一种新型双端反应性聚醚分散剂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5865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端反应性聚醚分散剂合成方法,直链脂肪醇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加入混合酸性催化剂反应;加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的其中一种,控温反应,反应完成后降温,进行老化1~2h,随后缓慢加入相当于聚醚分子量当量1.1~1.4摩尔比的环氧氯丙烷,继续反应至降温至室温,加入相当于环氧氯丙烷当量1.1~1.4摩尔比的氢氧化钾,磷酸调pH,精制出料;取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缓慢滴加三甲胺,进行聚醚反应,得到新型双端反应性聚醚分散剂。双端均具有反应性的聚醚,其中一端含有烯丙基,可以与不饱和化合物反应,另一端含有硅烷偶联剂,可以与无机物进行反应,可以运用于各种含有无机填料,尤其是微纳结构填料的乳液与中间体合成分散。

Synthesis of a new type of two terminal reactive polyether dispers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端反应性聚醚分散剂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散剂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双端反应性聚醚分散剂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填料是聚合物成型工艺中赋予聚合物特殊的功能性,而纳米填料是今年来材料学研究最多的热点材料。纳米粒子通常具有表面能较高,易于自发团聚形成大颗粒从而降低能量恢复到低能量稳定状态的特性,而团聚的纳米粒子不仅会丧失其应有的功能性,还会在聚合物中形成缺点位点,从而影响聚合物的力学性能与外观性状。一般的,纳米粒子在合成时便会加入表面活性剂提高纳米粒子分散系的稳定性,常见的纳米粒子稳定剂主要包括羧酸类(如油酸,油酸盐),聚醚类(吐温、斯潘)以及酰胺类等,这类表面活性剂一般通过螯合-空间位阻的协同作用,共同分散纳米粒子,然而由于这类表面活性剂不具备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因此会影响聚合物成型后相应复合材料的性能,需要予以克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端反应性聚醚分散剂合成方法,本专利合成了一种端环氧基封端的烯丙醇聚醚,随后通过三甲胺为催化剂,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用,获得羟基仲胺基聚醚烯丙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端反应性聚醚分散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直链脂肪醇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加入混合酸性催化剂反应;/n步骤2:加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的其中一种,控温反应,反应完成后降温,进行老化1~2h,随后缓慢加入相当于聚醚分子量当量1.1~1.4摩尔比的环氧氯丙烷,继续反应至降温至室温,加入相当于环氧氯丙烷当量1.1~1.4摩尔比的氢氧化钾,磷酸调pH,精制出料;/n步骤3:取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缓慢滴加三甲胺,进行聚醚反应,得到新型双端反应性聚醚分散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端反应性聚醚分散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直链脂肪醇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加入混合酸性催化剂反应;
步骤2:加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的其中一种,控温反应,反应完成后降温,进行老化1~2h,随后缓慢加入相当于聚醚分子量当量1.1~1.4摩尔比的环氧氯丙烷,继续反应至降温至室温,加入相当于环氧氯丙烷当量1.1~1.4摩尔比的氢氧化钾,磷酸调pH,精制出料;
步骤3:取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缓慢滴加三甲胺,进行聚醚反应,得到新型双端反应性聚醚分散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端反应性聚醚分散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尚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