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1583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如下结构式(I)的配合物:

A bis [tris (2-methyl-2-phenylpropyl) tin] 2,3-pyrazine dicarboxylat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配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自从Brown首次发现有机锡羧酸酯(CH3CO2SnPh3)具有抑制小鼠肿瘤生物活性以来,对有机锡羧酸酯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已知的有机锡化合物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毒性,因而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研究表明有机锡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性及生物活性既与直接与锡原子相连的烃基结构有关,也与配体的性质有关。通过分子设计优化有机锡配合物结构,从而调节其毒性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平衡,是目前人们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将烃基或配体功能化能极大地改变锡原子的配位方式,进而影响有机锡配合物的生物活性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研究表明有机锡化合物的毒性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毒性越大,而大位阻烃基锡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因此,合成新型大位阻烃基锡配合物,并对其结构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众所周知,氮杂环是医药、农药和功能材料等的重要且常见的结构单元,它们大多数与生命体系密切相关,所以研究此类配体的有机锡衍生物的结构不仅可以为揭示的抗癌机理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能为开发新型药物提供可能的分子设计方案。含氮杂原子羧酸是一种重要的羧酸配体,合成新型含氮杂环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中国专利CN101402650B公开了一种二丁基锡与喹啉甲酸配合物在制备治疗胃癌、鼻咽癌、人肝癌或白血病的药物中应用。基于氧化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是经实验证明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物质,且2-甲基-2-苯基丙基具有较大空间位阻和较大分子量等特点,本专利技术选择氧化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与杂环羧酸配体2,3-吡嗪二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得到了对A549(人肺癌细胞),Hela(人宫颈癌细胞),HGC-27(人胃癌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强的配合物,为开发抗癌药物提供了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上述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上述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其为如下结构式(I)的配合物:(I)。本专利技术的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核磁共振谱,结果如下:元素分析(C66H80N2O4Sn2):理论值:C,65.91;H,6.70;N,2.33。测定值:C,65.96;H,6.75;N,2.31。IR(KBr,v/cm-1):3057.17(m),2962.66(s),2862.36(m),1680.00(s),1662.64(s),1598.99(w),1554.63(w),1492.90(m),1442.75(m),1384.89(w),1348.24(s),1323.17(s),1276.88(w),1226.73(w),1188.15(m),1159.22(m),1099.43(m),1074.35(m),1028.06(w),929.69(w),881.47(w),831.32(w),766.60(s),742.59(m),700.16(s),619.15(m),586.36(w),553.57(m),501.49(w),432.05(w)。1HNMR(CDCl3,500MHz)δ(ppm):8.66(s,2H),7.33-7.29(m,12H),7.26-7.23(m,6H),7.13-7.11(m,12H),1.45-1.16(m,48H)。13CNMR(CDCl3,125MHz)δ(ppm):168.81,151.01,147.59,143.84,128.38,125.79,125.34,37.70,37.53,32.91。119SnNMR(CDCl3,186MHz)δ(ppm):110.25。本专利技术的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的结构特点是:分子中的中心锡与配位原子形成扭曲四面体构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种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的制备方法,在250mL圆底烧瓶中,按顺序依次氧化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及溶剂甲苯,装上Dean-Stark分水器,112~120℃加热回流反应6~12h。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滤液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得粉色固体,用乙醇重结晶,即为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两者的物质的量比为1:(1~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溶剂甲苯用量为每毫摩尔氧化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加25~35毫升。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一种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申请人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确认研究,确认该配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生物活性,也就是说上述配合物的用途是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地说就是在制备抗人肺癌药物、人宫颈癌药物、人胃癌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对人肺癌细胞、人宫颈癌细胞、人胃癌细胞等显示出良好的抗癌活性,可以其为原料制备抗肺癌、抗宫颈癌、抗胃癌药物。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铂类抗癌药物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具有抗癌活性高、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为开发抗癌药物提供了新途径。附图说明图1为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的IR谱图。图2为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的1HNMR谱图。图3为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的13CNMR谱图。图4为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的119SnNMR谱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应注意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的制备:在250mL圆底烧瓶中,按顺序依次加入氧化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1.0523g(1mmol)、2,3-吡嗪二甲酸0.1681g(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为如下结构式(I)的配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为如下结构式(I)的配合物:



(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一种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2,3-吡嗪二甲酸酯,其红外光谱数据:FT-IR(KBr,v/cm-1):3057.17(m),2962.66(s),2862.36(m),1680.00(s),1662.64(s),1598.99(w),1554.63(w),1492.90(m),1442.75(m),1384.89(w),1348.24(s),1323.17(s),1276.88(w),1226.73(w),1188.15(m),1159.22(m),1099.43(m),1074.35(m),1028.06(w),929.69(w),881.47(w),831.32(w),766.60(s),742.59(m),700.16(s),619.15(m),586.36(w),553.57(m),501.49(w),432.05(w);其核磁谱数据:1HNMR(CDCl3,500MHz)δ(ppm):8.66(s,2H),7.33-7.29(m,12H),7.26-7.23(m,6H),7.13-7.11(m,12H),1.45-1.16(m,48H);13CNMR(CDCl3,125M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明张复兴冯泳兰邝代治庾江喜蒋伍玖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