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76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20
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包括直流电源、阳极电解室、修复室、阴极电解室和两根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阳极电解室和阴极电解室分别位于修复室的左侧和右侧,阳极电解室的右侧与修复室的左侧之间、阴极电解室的左侧与修复室的右侧之间均设有有机玻璃板;两根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分别设置在阳极电解室和阴极电解室内部,直流电源两根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解析,提高污染土壤中游离态重金属的含量,增强修复效果,电极可循环使用,并且其抗腐蚀性良好,修复能耗低,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修复效率高,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
本技术属于土壤修复重金属污染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对重金属矿产资源和化石燃料进行不合理的开采利用,产生的尾矿粉尘和重金属废渣进入土壤,造成矿区周边大量土地受到严重的重金属复合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和不被生物降解性,重金属通过食物链不断在生物体内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内蓄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电动修复法是一种新兴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修复周期短、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电动修复的原理是将电极插入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在土壤室两侧通以低压直流电形成电场,利用土壤颗粒孔隙以及电极室中的水或者外加电解质溶液作为导电介质,使水溶性污染物和吸附于土壤颗粒表层的污染物,在电场产生的电渗析、电迁移和电泳等电动力学效应下,根据所带不同电荷运动往不同电极方向,而达到电极附近的污染物通过沉淀/共沉淀、电镀或者离子交换萃取等方法被去除的目的。在电动修复土壤重金属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用石墨或者金属作电极时,在极酸或极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1)、阳极电解室(2)、修复室(3)、阴极电解室(4)和两根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n阳极电解室(2)和阴极电解室(4)分别位于修复室(3)的左侧和右侧,阳极电解室(2)的右侧与修复室(3)的左侧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一有机玻璃板(6),阴极电解室(4)的左侧与修复室(3)的右侧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二有机玻璃板(7);/n两根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分别设置在阳极电解室(2)和阴极电解室(4)内部,直流电源(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阳极电解室(2)内的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和阴极电解室(4)内的氧化石墨烯-不锈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1)、阳极电解室(2)、修复室(3)、阴极电解室(4)和两根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
阳极电解室(2)和阴极电解室(4)分别位于修复室(3)的左侧和右侧,阳极电解室(2)的右侧与修复室(3)的左侧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一有机玻璃板(6),阴极电解室(4)的左侧与修复室(3)的右侧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二有机玻璃板(7);
两根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分别设置在阳极电解室(2)和阴极电解室(4)内部,直流电源(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阳极电解室(2)内的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和阴极电解室(4)内的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修复室(3)内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电解室(S2)和第二电解室(S4),第一电解室(S2)和第二电解室(S4)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并将修复室(3)内部分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林张赛超刘蕾唐一凡黄子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