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容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654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06
一种双层容器组合,适用于容装流体,并包含界定出容器空间的外容器,以及内容器。该内容器包括位于该容器空间中且围绕界定出能容装该流体的容装空间的内器壁,以及由该内器壁往上延伸的内延伸壁。该内延伸壁不能分离地连接该外容器,并界定出连通于该容装空间及外界间的连通通道。该内器壁具有不能分离地连接该外容器的固定壁段,以及连接该固定壁段且主要以能变形的材质构成的变形壁段。该变形壁段能于该流体被吸取时变形而与该外容器分离以相配合改变该容装空间的容积。该固定壁段不能分离地连接该外容器而限制了该内容器的变形量,从而能解决以往内容器塞住吸管导致该流体无法被吸取的问题。

Double layer container comb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容器组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装流体的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内外两容器的双层容器组合。
技术介绍
参阅图1、2,一种双层容器组合,包含一外一内设置的一外容器11与一内容器12。该外容器11界定出一容器空间111,且底部形成有一能供空气流入该容器空间111的气缝112。该内容器12以能变形的塑胶材质构成,顶端部位不能分离地连接该外容器11,并界定出一适用于容装一流体13的容装空间121。该双层容器组合适用于搭配一个插设于该容装空间121中的吸管14使用。使用者从该容装空间121吸出该流体13时,空气能由该气缝112流入该容器空间111,此时气压作用于该内容器12,能使该内容器12相配合地变形并进而推挤该流体13,从而能便于该流体13被吸出,然而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该流体13的流体量变少,此时该内容器12的变形量将随之变大,并将于气压作用下呈现如图2所示的状态。于图2所示的状态下,该内容器12将会塞住该吸管14底部,此时该流体13将无法被吸取出来,造成使用上的障碍,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容器组合,适用于容装流体,包含界定出容器空间的外容器,以及内容器,该外容器形成有位于底部且连通于该容器空间与外界间的进气通道,该内容器包括位于该容器空间中且围绕界定出能容装该流体的容装空间的内器壁,以及由该内器壁往上延伸的内延伸壁,该内延伸壁不能分离地连接该外容器,并界定出连通于该容装空间及外界间的连通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内器壁具有不能分离地连接该外容器且实质上位于该进气通道前后两相反侧的其中一侧的固定壁段,以及连接该固定壁段且主要以能变形的材质构成并实质上位于该进气通道前后两相反侧的另外一侧的变形壁段,该变形壁段能于该流体被吸取时变形而与该外容器分离以相配合改变该容装空间的容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容器组合,适用于容装流体,包含界定出容器空间的外容器,以及内容器,该外容器形成有位于底部且连通于该容器空间与外界间的进气通道,该内容器包括位于该容器空间中且围绕界定出能容装该流体的容装空间的内器壁,以及由该内器壁往上延伸的内延伸壁,该内延伸壁不能分离地连接该外容器,并界定出连通于该容装空间及外界间的连通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内器壁具有不能分离地连接该外容器且实质上位于该进气通道前后两相反侧的其中一侧的固定壁段,以及连接该固定壁段且主要以能变形的材质构成并实质上位于该进气通道前后两相反侧的另外一侧的变形壁段,该变形壁段能于该流体被吸取时变形而与该外容器分离以相配合改变该容装空间的容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容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内器壁具有内底壁部,以及连接于该内底壁部及该内延伸壁间的内围壁部,该内底壁部与该内围壁部相配合界定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程
申请(专利权)人:威玛精密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