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春妮专利>正文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的全自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62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的全自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端四角均固接有万向轮,所述外壳的顶端固接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的上表面设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的右端与外壳活动相连,所述保护机构的内壁设有清洁机构,所述外壳的内腔固接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底端设有管道,所述粉碎机构与外壳相固接。该厨余垃圾处理的全自动装置,通过电机、连杆、轴套和刀片等的配合使用,从而提高处理装置的实用性和自动化,通过圆板、连接座、连接板和弹簧等的配合使用,防止粉碎后的残渣飞溅出整体装置会人员造成伤害,通过万向轮和外壳等的配合使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A fully automatic device for kitchen wast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的全自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厨余垃圾处理
,具体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的全自动装置。
技术介绍
厨余垃圾处理装置能有效的将厨房中各种食物垃圾,如:小块猪骨头、剩饭、残羹、等等,粉碎研磨成糊浆状液体,通过管道随水自然排出,从而达到清洁环境,排除异味等效果,能明显净化居家环境与公众环境,能有效缓解大量食物垃圾减少城市垃圾处理站的压力,但是现有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在使用后对装置内腔的清理很不方便,装置内腔残留的厨余垃圾很容易在装置内发霉,产生细菌,并且对于一些骨头类的残食粉碎效果不理想,导致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实用性受到很大限制,对于人的保护不够全面,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的全自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在使用后对装置内腔的清理很不方便,装置内腔残留的厨余垃圾很容易在装置内发霉,产生细菌,并且对于一些骨头类的残食粉碎效果不理想,导致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实用性受到很大限制,对于人的保护不够全面,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的全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底端四角均固接有万向轮(8),所述外壳(1)的顶端固接有橡胶垫圈(9),所述橡胶垫圈(9)的上表面设有保护机构(7),所述橡胶垫圈(9)的上表面与保护机构(7)相贴合,所述保护机构(7)的右端与外壳(1)活动相连,所述保护机构(7)的内壁设有清洁机构(6),所述清洁机构(6)与保护机构(7)活动相连,所述外壳(1)的内腔固接有内壳(2),所述内壳(2)的底端设有管道(3),所述管道(3)从右至左依次贯穿内壳(2)和外壳(1)与活塞(4)相套接,所述管道(3)的外壁与外壳(1)和内壳(2)均固接,所述活塞(4)与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的全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底端四角均固接有万向轮(8),所述外壳(1)的顶端固接有橡胶垫圈(9),所述橡胶垫圈(9)的上表面设有保护机构(7),所述橡胶垫圈(9)的上表面与保护机构(7)相贴合,所述保护机构(7)的右端与外壳(1)活动相连,所述保护机构(7)的内壁设有清洁机构(6),所述清洁机构(6)与保护机构(7)活动相连,所述外壳(1)的内腔固接有内壳(2),所述内壳(2)的底端设有管道(3),所述管道(3)从右至左依次贯穿内壳(2)和外壳(1)与活塞(4)相套接,所述管道(3)的外壁与外壳(1)和内壳(2)均固接,所述活塞(4)与管道(3)过盈配合,所述内壳(2)的底端设有粉碎机构(5),所述粉碎机构(5)与内壳(2)活动相连,所述粉碎机构(5)与外壳(1)相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的全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5)包括电机(501)、底垫(502)、连杆(503)、第一轴承(504)、轴套(505)和刀片(506),所述电机(501)的左端固接有底垫(502),所述底垫(502)的左端与外壳(1)相固接,所述电机(501)的输出轴与连杆(503)相固接,所述连杆(503)贯穿内壳(2)与轴套(505)相固接,所述连杆(503)通过第一轴承(504)与内壳(2)活动相连,所述轴套(505)的外壁固接有刀片(5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的全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刀片(506)沿轴套(505)轴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妮
申请(专利权)人:林春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