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5548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步骤一:确定带束鼓的中心位置;选择冠带条的缠绕模式;步骤二:允许自定义缠绕而不允许自动计算,则按照工艺需要对供冠带条缠绕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进行人工手动设置,带束鼓按照人工设置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旋转和平移,将冠带条缠绕形成冠带层工艺轮廓;步骤三:不允许自定义缠绕而允许自动计算,则只要输入贴合总宽、冠带条宽度、重叠量;自动计算出带束鼓的起始位置和供冠带条缠绕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控制带束鼓按算出的工艺参数旋转和平移,将冠带条缠绕形成工艺轮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满足大部分冠带层的贴合工艺轮廓的计算,并可减少人工计算和调试的时间;8个区间工艺参数全由人工设置的非自动计算方式,使用户可自行编制各种不规律的冠带缠绕工艺轮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中冠带条缠绕堆叠形成轮胎构件的工艺方法,特别是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半钢轮胎通常在带束层与胎面之间需要贴合一层尼龙冠带条(以下称为冠带条)。冠带条贴合的工艺种类繁多,冠带条的宽度也有差异,以往轮胎生产的厂商需要针对不同的工艺表编写不同的控制程序,编程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无法满足所有的工艺要求,用户很难试验特殊的冠带层工艺轮廓。若采取多区域共用一套程序的方案则需要人工计算去设定需要的冠带层轮廓,虽有足够的灵活性,但是对工人有更高的要求,也需要耗费更多时间,且当前道工序提供的冠带条宽度出现偏差时,通常不能及时发现并做出精确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可适应不同的冠带层缠绕轮廓工艺所需,自动计算冠带条起始位置以及冠带条在各缠绕区间的步距与圈数,减少人工计算和调试的时间。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包括冠带条和用于缠绕冠带条的带束鼓,其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带束鼓的中心位置;选择冠带条的缠绕模式;步骤二:允许自定义缠绕而不允许自动计算,则按照工艺需要对供冠带条缠绕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进行人工手动设置,带束鼓按照人工设置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旋转和平移,将冠带条缠绕形成冠带层工艺轮廓;步骤三:不允许自定义缠绕而允许自动计算,则只要输入贴合总宽、冠带条宽度、重叠量;通过程序自动计算出带束鼓的起始位置和供冠带条缠绕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带束鼓按照自动计算出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旋转和平移,将冠带条缠绕形成冠带层工艺轮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中,一旦冠带条的宽度有偏差,可通过人工重新输入冠带条的宽度,由程序自动重新计算并修正带束鼓的起始位置和供冠带条缠绕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如此设计,可以快速解决前道工序提供的冠带条宽度出现偏差时通常不能及时做出精确调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缠绕模式包括对称缠绕模式和自定义模式;所述的对称缠绕模式是8个区间以带束鼓的中心位置左右对称的缠绕,对称缠绕模式有平铺缠绕、S型缠绕、不连续缠绕三种,对称缠绕模式下,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和带束鼓的起始位置由程序自动计算得出;自定义模式是冠带条在8个区间的对称缠绕或非对称缠绕,自定义模式下,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及工艺参数和带束鼓的起始位置需人工手动设置。本专利技术对于上述三种对称缠绕模式,采用自动计算算出带束鼓的起始位置和冠带条在8个区间的步距和缠绕圈数,以实现平铺缠绕、S型缠绕、不连续缠绕的冠带层工艺轮廓的快速计算;而对于自定义模式,则保留人工输入带束鼓的起始位置和冠带条在8个区间的步距和缠绕圈数,无法自动计算,以便用户自行编制各种不规律的冠带缠绕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贴合总宽为带束鼓上的带束层供冠带条层叠缠绕贴合的总宽度,所述的重叠量为相邻两圈冠带条的重叠量;所述的8个区间由带束层贴合总宽划分成区间1~区间8;区间1~区间4和区间5~区间8以带束鼓的中心位置对称;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为各个区间带束鼓轴向移动的步距、旋转缠绕冠带条的缠绕圈数;所述的步距为带束鼓每转一圈鼓的轴向位移量。即通过带束鼓的旋转控制和轴向步移控制,使冠带条在区间1~区间8的带束层上缠绕堆叠形成冠带层工艺轮廓。本专利技术在对称缠绕模式下,在贴合总宽内以中心位置为中线对称地自动划分边部缠绕宽度或/和中部缠绕宽度;边部缠绕宽度内的冠带条的重叠量为边部重叠量,中部缠绕宽度内的冠带条的重叠量为中部缠绕宽度内的中部重叠量;若边部重叠量与中部重叠量不一致,则设定边部缠绕宽度和中部缠绕宽度的数值,同时设定边部重叠量和中部重叠量数值;若边部重叠量与中部重叠量一致,则设定边部缠绕宽度的值为0,边部重叠量不起作用,需设定重叠量中部数值。如此设计是针对分区段缠绕,若带束层上边沿至中间的冠带条缠绕的重叠量一致,则不设定边部缠绕宽度和边部重叠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平铺缠绕中,冠带条从带束层边沿上开始连续贴合,区间1~区间4和区间5~区间8以中心位置呈镜像对称;边部缠绕宽度的值不为0时,起始位置=CL+(RW-W)/2;区间1:步距=0;区间1:缠绕圈数=0~1,用户未设置系统自动设置成0.75;区间2:步距=JEO-W;区间2:缠绕圈数=(JEW-W/2)/区间2步距,取绝对值;区间3:步距=JFO-W;区间3:缠绕圈数=(RW/2-JEW)/区间3步距;区间4:步距=0;区间4:缠绕圈数=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平铺缠绕中,冠带条(40)从带束层(30)边沿上开始连续贴合,区间1~区间4和区间5~区间8以中心位置(CL)呈镜像对称;边部缠绕宽度(JEW)的值为0时,起始位置=CL+(RW-W)/2;区间1:步距=0;区间1:缠绕圈数=0~1,用户未设置系统自动设置成0.75;区间2:步距=JFO-W;区间2:缠绕圈数=(RW-W)/2/区间2步距;取绝对值;区间3:步距=0;区间3:缠绕圈数=0;区间4:步距=0;区间4:缠绕圈数=0。本专利技术自动计算模式,只需要输入贴合总宽、冠带条宽度、重叠量,由程序自动对带束层分区,自动计算带束鼓起始位置、带束鼓的轴向步移量和旋转量,使冠带条按带束鼓的轴向步移量和旋转量把冠带条缠绕贴合在各区间,以在带束层上平铺缠绕地形成一层冠带层轮廓。因区间1~区间4和区间5~区间8以中心位置呈镜像对称,因此,区间5~区间8的冠带条缠绕轮廓与和区间1~区间4的的冠带条缠绕轮廓是对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S型缠绕中,冠带条从带束层内侧开始缠绕,区间1~区间4和区间5~区间8以中心位置呈镜像对称;起始位置=CL+(RW+W)/2-JEW;区间1:步距=0;区间1:缠绕圈数=0~1,根据不同客户灵活设置,用户未设置系统自动设置成0;区间2:步距=W-JEO;区间2:缠绕圈数=(JEW-W)/区间2步距;区间3:步距=0;区间3:缠绕圈数=0~1根据不同客户灵活设置,用户未设置系统自动设置成0.75;区间4:步距=JFO-W;区间4:缠绕圈数=(RW-W)/2/区间3步距,取绝对值。上述S型缠绕是通过程序自动计算出带束鼓的起始位置、在区间1~区间4带束鼓的轴向步移的步距和旋转量,又因区间5~区间8与区间1~区间4对称,因此可以自动算出冠带条在带束层上S形缠绕的工艺轮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不连续缠绕中,冠带条从带束层由边沿向中间缠绕开始贴合,不连续,区间1~区间4和区间5~区间8以中心位置(CL)呈镜像对称;起始位置=CL+(RW-W)/2;区间1:步距=0;区间1:缠绕圈数=0~1,根据不同客户灵活设置,用户未设置系统自动设置成0.75;区间2:步距=JEO-W;区间2:缠绕圈数=(JEW-W)/区间2步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包括冠带条(40)和用于缠绕冠带条(40)的带束鼓(20),其步骤如下:/n步骤一:确定带束鼓(20)的中心位置(CL);选择冠带条(40)的缠绕模式;/n步骤二:允许自定义缠绕而不允许自动计算,则按照工艺需要对供冠带条(40)缠绕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进行人工手动设置,带束鼓(20)按照人工设置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旋转和平移,将冠带条(40)缠绕形成冠带层工艺轮廓;/n步骤三:不允许自定义缠绕而允许自动计算,则只要输入贴合总宽(RW)、冠带条宽度(W)、重叠量;通过程序自动计算出带束鼓(20)的起始位置和供冠带条(40)缠绕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带束鼓(20)按照自动计算出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旋转和平移,将冠带条(40)缠绕形成冠带层工艺轮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包括冠带条(40)和用于缠绕冠带条(40)的带束鼓(20),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确定带束鼓(20)的中心位置(CL);选择冠带条(40)的缠绕模式;
步骤二:允许自定义缠绕而不允许自动计算,则按照工艺需要对供冠带条(40)缠绕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进行人工手动设置,带束鼓(20)按照人工设置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旋转和平移,将冠带条(40)缠绕形成冠带层工艺轮廓;
步骤三:不允许自定义缠绕而允许自动计算,则只要输入贴合总宽(RW)、冠带条宽度(W)、重叠量;通过程序自动计算出带束鼓(20)的起始位置和供冠带条(40)缠绕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带束鼓(20)按照自动计算出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旋转和平移,将冠带条(40)缠绕形成冠带层工艺轮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在步骤三中,一旦冠带条(40)的宽度(W)有偏差,可通过人工重新输入冠带条(40)的宽度(W),由程序自动重新计算并修正带束鼓(20)的起始位置和供冠带条(40)缠绕的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
所述的缠绕模式包括对称缠绕模式和自定义模式;
所述的对称缠绕模式是8个区间以带束鼓(20)的中心位置(CL)左右对称的缠绕,对称缠绕模式有平铺缠绕、S型缠绕、不连续缠绕三种,对称缠绕模式下,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和带束鼓(20)的起始位置由程序自动计算得出;
自定义模式是冠带条(40)在8个区间的对称缠绕或非对称缠绕,自定义模式下,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及工艺参数和带束鼓(20)的起始位置需人工手动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
所述的贴合总宽(RW)为带束鼓(20)上的带束层(30)供冠带条(40)层叠缠绕贴合的总宽度,所述的重叠量为相邻两圈冠带条(40)的重叠量;
所述的8个区间由带束层(30)贴合总宽(RW)划分成区间1~区间8;区间1~区间4和区间5~区间8以带束鼓(20)的中心位置(CL)对称;8个区间的工艺参数为各个区间带束鼓(20)轴向移动的步距、旋转缠绕冠带条(40)的缠绕圈数;所述的步距为带束鼓(20)每转一圈鼓的轴向位移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计算多种冠带条工艺轮廓的方法,
在对称缠绕模式下,在贴合总宽(RW)内以中心位置(CL)为中线对称地自动划分边部缠绕宽度(JEW)或/和中部缠绕宽度(JFW);边部缠绕宽度(JEW)内的冠带条(40)的重叠量为边部重叠量(JEO),中部缠绕宽度(JFW)内的冠带条(40)的重叠量为中部缠绕宽度(JFW)内的中部重叠量(JFO);
若边部重叠量(JEO)与中部重叠量(JFO)不一致,则设定边部缠绕宽度(JEW)和中部缠绕宽度(JFW)的数值,同时设定边部重叠量(JEO)和中部重叠量(JFO)数值;
若边部重叠量(JEO)与中部重叠量(JFO)一致,则设定边部缠绕宽度(JEW)的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泽良李炜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洪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