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43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包括皮带扣本体、果岭叉,皮带扣本体包括面盖、连接皮带的底壳,面盖和底壳在一端相铰接并在另一端通过第一磁铁磁力吸合盖合,底壳上设有第一凹槽,并在相邻底壳和面盖铰接的一侧设有匹配果岭叉插入第一凹槽的开口,在第一凹槽内沿开口向内延伸有匹配果岭叉插入的插入槽,插入槽的底面设有第二磁铁,果岭叉在插入插入槽后能被第二磁铁吸合固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皮带扣本体上设置插入槽方便果岭叉的收纳携带,并通过磁铁的吸合在内部隐藏固定果岭叉,同时通过磁铁的磁吸来开合面盖,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
本技术涉及皮带扣,尤其是一种方便取用、收纳、携带果岭叉的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
技术介绍
高尔夫运动在都市生活中是越来越流行,在享受大自然以及运动乐趣的时候,也会有各种礼仪规则需要人们在运动时予以注意。高尔夫球在被打到果岭上后,其落地的重力都会对果岭上的草造成一定损坏,为了不影响后续人们的使用以及草的生长,人们都会携带果岭叉对落球后的球印进行修整,但现有的果岭叉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有携带不便的问题,在专利CN204745567U中公开了一种将果岭叉收纳在皮带扣中的技术手段,但该专利中在人们弯腰或不经意间都会触碰到果岭叉而导致果岭叉的掉落,同时还有使用弹簧与弹珠来将果岭叉予以固定防止其掉落的技术,但弹簧在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卡顿现象,从而影响到果岭叉顺畅的插入或拔出,造成取用果岭叉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取用、收纳、携带果岭叉的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包括皮带扣本体、果岭叉,所述皮带扣本体包括面盖、连接皮带的底壳,所述面盖和底壳在一端相铰接并在与铰接相对的一端通过第一磁铁磁力吸合盖合,所述底壳在对应于面盖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壳在相邻底壳和面盖铰接的一侧设有匹配果岭叉插入第一凹槽的开口,并在第一凹槽内沿开口向内延伸有匹配果岭叉插入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底面设有第二磁铁,所述果岭叉是在果岭叉插入插入槽后能被第二磁铁吸合固定的果岭叉。作为优选,所述开口是T型形状的开口,所述果岭叉包括扁平的手柄部、两个从手柄部头部延伸出的与手柄部处于同一平面的相平行的叉脚,所述手柄部的尾部对应于开口的下部延伸有凸起。作为优选,所述手柄部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能与第二磁铁磁吸的第三磁铁。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凹槽底面上设有凸柱,所述第三磁铁上设有匹配凸柱穿过的通孔。作为优选,所述插入槽的底面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磁铁安装在第三凹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上间隔插入槽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安装有第四磁铁,所述第四磁铁上磁性吸合一高尔夫马克。作为优选,所述高尔夫马克在对应于第四磁铁的表面上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安装有能与第四磁铁相磁吸的第五磁铁,所述果岭叉上设置有匹配高尔夫马克放入的第六凹槽。作为优选,所述面盖和底壳上均设置有安装有第一磁铁的第七凹槽,两个所述第七凹槽内的第一磁铁相互磁性吸合。作为优选,所述插入槽的外侧壁设有定位柱,所述面盖上设有能能匹配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作为优选,所述底壳和面盖均是条形的并在长边上相铰接和磁吸盖合,所述底壳底部的两端对应设有卡扣和支架,所述支架与底壳形成有使皮带穿过的条形孔,所述面盖的边缘上设有相间隔的带有第一轴孔的用于铰接的铰接柱,所述底壳上设有匹配铰接柱插入铰接的铰接槽,所述铰接槽的侧壁上设有对应于第一轴孔的第二轴孔,所述底壳和面盖通过穿过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轴相铰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中皮带扣本体由一端相铰接相对的另一端磁吸盖合的底壳和面盖构成,底壳上设置有凹槽,在底壳和面盖之间就形成可以放置物品的容置空间,而磁吸和铰接的方式在方便将面盖打开的同时也不会使面盖脱落,进而方便拿取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物品,同时在凹槽内又设置有匹配果岭叉插入的插入槽,果岭叉插入插入槽后,就被隐藏并通过磁铁的吸合固定在底壳和面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解决了容易掉落和无意间碰落的问题,方便了果岭叉的收纳携带,同时还可以通过从开口处拿取果岭叉,或者通过面盖和底壳之间的磁吸打开面盖来拿取,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取用,解决了果岭叉卡堵的问题,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底壳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底壳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面盖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果岭叉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果岭叉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高尔夫马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皮带扣本体2-果岭叉20-手柄部21-叉脚22-第六凹槽200-凸起201-第二凹槽202-第三磁铁2010-凸柱2020-通孔3-面盖30-第七凹槽31-定位孔32-铰接柱320-第一轴孔4-底壳40-第一凹槽41-第四凹槽42-卡扣43-支架44-条形孔45-铰接槽400-开口410-第四磁铁450-第二轴孔5-第一磁铁6-插入槽60-第二磁铁61-第三凹槽62-定位柱7-高尔夫马克70-第五凹槽700-第五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本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技术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至图8中所示,一种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包括皮带扣本体1、果岭叉2,所述皮带扣本体1包括面盖3、连接皮带的底壳4,所述面盖3和底壳4在一端相铰接并在与铰接相对的一端通过第一磁铁5磁力吸合盖合,面盖3作为装饰面板来使用,底壳4则用来连接并固定皮带使用,所述面盖3和底壳4上均设置有安装有第一磁铁5的第七凹槽30,两个所述第七凹槽30内的第一磁铁5相互磁性吸合,将第一磁铁5安装固定在第七凹槽30内,就避免了第一磁铁5安装固定不牢固而在开合过程中脱落问题的产生,同时将其固定在凹槽内也就便于了其他部件的设置,所述底壳4在对应于面盖3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40,在面盖3和底壳4相盖合后就会形成可以放置物品的容置空间,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则意味着铰接和磁吸是设置于相对的两端的,面盖3和底壳4在一端相铰接,面盖3就可以相对于底壳4转动,而在另一端两者之间是通过磁铁磁力吸合盖合的,既能保持盖合的稳定性又能很方便的将面盖3打开来拿取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物品,在将面盖3打开后也不会使面盖3脱落,所述底壳4在相邻底壳4和面盖3铰接的一侧设有匹配果岭叉2插入第一凹槽40的开口400,也就意味着开口400的大小是与果岭叉2的大小是相匹配的,通过开口400果岭叉2就能很方便的插入第一凹槽40,而开口400位置的设置就使得果岭叉2插入第一凹槽40的方向是与面盖3转动方向相垂直的,就不会对彼此产生影响,并在第一凹槽40内沿开口400向内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扣本体、果岭叉,所述皮带扣本体包括面盖、连接皮带的底壳,所述面盖和底壳在一端相铰接并在与铰接相对的一端通过第一磁铁磁力吸合盖合,所述底壳在对应于面盖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壳在相邻底壳和面盖铰接的一侧设有匹配果岭叉插入第一凹槽的开口,并在第一凹槽内沿开口向内延伸有匹配果岭叉插入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底面设有第二磁铁,所述果岭叉是在果岭叉插入插入槽后能被第二磁铁吸合固定的果岭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扣本体、果岭叉,所述皮带扣本体包括面盖、连接皮带的底壳,所述面盖和底壳在一端相铰接并在与铰接相对的一端通过第一磁铁磁力吸合盖合,所述底壳在对应于面盖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壳在相邻底壳和面盖铰接的一侧设有匹配果岭叉插入第一凹槽的开口,并在第一凹槽内沿开口向内延伸有匹配果岭叉插入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底面设有第二磁铁,所述果岭叉是在果岭叉插入插入槽后能被第二磁铁吸合固定的果岭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是T型形状的开口,所述果岭叉包括扁平的手柄部、两个从手柄部头部延伸出的与手柄部处于同一平面的相平行的叉脚,所述手柄部的尾部对应于开口的下部延伸有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能与第二磁铁磁吸的第三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底面上设有凸柱,所述第三磁铁上设有匹配凸柱穿过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果岭叉的高尔夫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槽的底面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磁铁安装在第三凹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冬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昕风采运动用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