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口腔持续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386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口腔持续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吸出件、负压管和固定带,包括吸头和定位件,吸头设置在定位件的一侧,吸头上设有多个吸孔,定位件的中部设有贯穿的通孔;负压管的内端穿过所述通孔并置于吸头内,末端连接负压吸引器;定位件上设有固定条孔,固定带穿过固定条孔与新生儿通过头戴式、挂耳式或粘贴于脸部皮肤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吸头代替负压管作为与口腔接触的部件,吸头上设有多个吸孔,大大弱化了口腔内壁的吸附压力,减小了新生儿口腔内壁的损伤概率,安全性提高,舒适性也更高;不需要医护人员全程陪护,医护人员调节好负压吸引器的压力即可,可间隔时间来观察,操作方便,操作难度降低。

A kind of suction device of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in the mouth of newbo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口腔持续负压吸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口腔持续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一些患有危重症疾病的新生儿口腔内存在大量分泌物,易导致呼吸道阻塞,发生窒息。此时通常需要在新生儿的口腔内放置负压管连接负压吸引器,将口腔内的多余分泌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通气。负压吸引通常需要用到负压管和负压吸引器,将负压管插入新生儿的口腔内。而现有负压吸引管的结构非常简单,存在以下缺陷:(1)医护人员需要控制负压管的插入深度及部位,吸引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全程看护;(2)由于负压的吸力不易控制,需要注意不能吸力过大或较长时间不移动位置,新生儿的口腔内壁容易在负压吸引下破损。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新生儿口腔负压吸引器进行改进,以方便操作,保证有效吸引口腔内的分泌物,防止损伤口腔黏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新生儿口腔负压吸引器存在操作不便,吸引不彻底,容易引起新生儿口腔内壁破损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生儿口腔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口腔持续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吸出件,包括吸头和定位件,所述吸头设置在所述定位件的一侧,所述吸头上设有多个吸孔,所述定位件的中部设有贯穿的通孔;/n负压管,内端穿过所述通孔并置于所述吸头内,末端连接负压吸引器;/n固定带,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固定条孔,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固定条孔与新生儿通过头戴式、挂耳式或粘贴于脸部皮肤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口腔持续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出件,包括吸头和定位件,所述吸头设置在所述定位件的一侧,所述吸头上设有多个吸孔,所述定位件的中部设有贯穿的通孔;
负压管,内端穿过所述通孔并置于所述吸头内,末端连接负压吸引器;
固定带,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固定条孔,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固定条孔与新生儿通过头戴式、挂耳式或粘贴于脸部皮肤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口腔持续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置于所述定位件的中心,所述定位件的厚度为20~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口腔持续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孔包括置于所述吸头的外圆周的侧孔,和置于所述吸头的顶端的中心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口腔持续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两侧设有对称的翅片,所述固定条孔设置在所述翅片上,且所述固定条孔为弧形,且向新生儿的口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