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艾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372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艾灸仪只能进行一种艾灸疗法的弊端,提供一种智能艾灸仪,包括支架、连接臂、艾条夹持机构,所述连接臂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连接臂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连接臂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艾条夹持机构做上下来回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艾条夹持机构做圆周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支架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的控制器。该智能艾灸仪能够进行温和灸、雀啄灸及回旋灸三种艾灸疗法,功能较多,且能够自动对患者进行艾灸,解放了护士的双手。

Intelligent moxibustion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艾灸仪
本技术属于艾灸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艾灸仪。
技术介绍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中艾条灸的常用方法是悬灸,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及回旋灸,目前完成艾灸治疗的过程基本上还是依靠人工完成,在医疗资源较为紧张的国内,全部依靠护士对患者进行艾灸治疗会占用护士大量的时间,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机械结构实现自动艾灸功能就变得十分必要,现有技术中的艾灸仪往往只能进行温和灸、雀啄灸及回旋灸中的其中一种艾灸方式,而不同患者往往需要不同的艾灸疗法,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医院必须采购大量的艾灸设备才能满足需要,但是这会极大的增加医院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艾灸仪只能进行一种艾灸疗法的弊端,提供一种智能艾灸仪,该智能艾灸仪能够进行温和灸、雀啄灸及回旋灸三种艾灸疗法,功能较多,且能够自动对患者进行艾灸,解放了护士的双手。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艾灸仪,包括支架、连接臂、艾条夹持机构,所述连接臂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连接臂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连接臂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艾条夹持机构做上下来回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当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臂转动至任意角度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艾条夹持机构移动的路径始终与艾条夹持机构上夹持的艾条平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艾条夹持机构做圆周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支架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的控制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臂转动能控制艾条夹持机构的高度能使艾条夹持机构夹持的艾条够靠近患者,当艾条夹持机构保持不动,艾条的点燃处靠近患者皮肤一寸左右时,本技术能够对患者进行温和灸的疗法;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艾条夹持机构做上下来回移动时,艾条夹持机构夹持的艾条会在逐渐靠近患者皮肤、逐渐远离患者皮肤两个过程中切换,此时本技术能够对患者进行雀啄灸的疗法,当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都不动,第三驱动机构驱动艾条夹持机构做圆周运动时,本技术对患者进行回旋灸的疗法。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臂包括固定座、上杆、活动板和下杆,上杆和下杆互相平行,上杆的长度与下杆的长度相等,上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活动板铰接,下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活动板铰接,上杆与固定座的铰接处位于下杆与固定座的铰接处的正上方,所述上杆与活动板的铰接处位于下杆与活动板的铰接处的正上方,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活动板竖直设置。这样设置的连接臂,相当于固定座、上杆、活动板和下杆之间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接臂无论如何转动,活动板的朝向始终不变,能够保持艾条夹持机构夹持的艾条始终朝向一个方向。作为优选,所述上杆和下杆之间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活动板平行,加强杆一端与上杆铰接,另一端与下杆铰接。加强杆的设置能够增加连接臂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上杆与固定座之间通过设置固定轴实现铰接,该固定轴与上杆垂直且固定连接,该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活动板固定连接。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驱动机构中的第一电机驱动连接臂转动对艾条夹持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时,能够使活动板的朝向始终不变,进而能够艾条夹持机构夹持的艾条始终朝向一个方向。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活动板上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上啮合有只能沿着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齿条,该齿条竖直设置,齿条上固定连接有只能沿着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滑动架,滑动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该滑动架固定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三齿轮、齿条驱动滑动架能够沿着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进而能够控制艾条夹持机构以及夹持的艾条能够做来回往复的直线运动,使艾条能够一起一落的进行灸治,从而使本技术能够对患者进行雀啄灸的疗法。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对滑动架起到导向作用的导向套,所述滑动架套接在导向套内且只能在导向套内上下移动。导向套能够保证滑动架只沿着长度方向移动,保证了本技术进行雀啄灸时的准确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架上的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上固定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转轴竖直设置,第三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向外侧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艾条夹持机构固定设置在连接杆外端部。所述连接杆呈V形结构,且连接杆的开口角度为120-150°,所述第三电机驱动连接杆转动时,连接杆的开口背对连接杆的转动方向。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调整好艾条夹持机构的位置后,第二驱动机构不动,通过第三驱动机构上设置的第三电机能够驱动艾条夹持机构做圆周运动,进而控制艾条做圆周运动,从而使本技术能够对患者进行回旋灸的疗法。作为优选,所述艾条夹持机构包括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下端铰接有至少两个夹持臂,夹持臂上设有驱动所有夹持臂互相靠拢对艾条起到夹持作用的弹性部件。夹持臂与弹性部件配合能够对艾条起到夹持作用,实现对艾条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架上还固定连接有一个用于监测艾条长度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受控制器控制,控制器内设有能作出反馈的单片机。该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通过超声波传感器能够监测艾条的长度以及位置。当该传感器检测到艾条燃烧变短能够及时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控制第二驱动机构调整艾条夹持机构的位置,进而驱动艾条靠近患者,使艾条的燃烧处于患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艾灸过程的有效性。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的左键和右键,按下左键能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臂向上转动,按下右键能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臂向下转动,控制器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器内部还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控制器、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提供电力的蓄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对患者进行温和灸、雀啄灸及回旋灸三种艾灸疗法,功能较多,可根据需要悬着不同的艾灸疗法,能够自动对患者进行艾灸,解放了护士的双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标记:1、支架,2、连接臂,3、艾条夹持机构,4、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第三驱动装置,7、控制器,8、固定座,9、上杆,10、活动板,11、下杆,12、固定轴,13、第一齿轮,14、第一电机,15、第二齿轮,16、加强杆,17、第二电机,18、第三齿轮,19、齿条,20、滑动架,21、导向套,22、第一连接座,23、第三电机,24、连接杆,25、第二连接座,26、夹持臂,27、弹性部件,28、传感器,29、左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连接臂、艾条夹持机构,所述连接臂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连接臂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连接臂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艾条夹持机构做上下来回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当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臂转动至任意角度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艾条夹持机构移动的路径始终与艾条夹持机构上夹持的艾条平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艾条夹持机构做圆周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支架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的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连接臂、艾条夹持机构,所述连接臂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连接臂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连接臂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艾条夹持机构做上下来回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当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臂转动至任意角度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艾条夹持机构移动的路径始终与艾条夹持机构上夹持的艾条平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艾条夹持机构做圆周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支架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固定座、上杆、活动板和下杆,上杆和下杆互相平行,上杆的长度与下杆的长度相等,上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活动板铰接,下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活动板铰接,上杆与固定座的铰接处位于下杆与固定座的铰接处的正上方,所述上杆与活动板的铰接处位于下杆与活动板的铰接处的正上方,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活动板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和下杆之间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活动板平行,加强杆一端与上杆铰接,另一端与下杆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与固定座之间通过设置固定轴实现铰接,该固定轴与上杆垂直且固定连接,该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活动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艳程卫珍张志鑫徐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