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脾脏外科手术的脾蒂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313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脾脏外科手术的脾蒂钳,包括钳头、钳背、拉伸杆、运动杆、无名指环、支撑架、固定卡块、固定环、调节旋钮、拇指环、销轴和波纹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钳头为不锈钢材质,左端设置有防滑纹,钳头的右端设置有螺纹接口,与钳背进行螺纹孔连接,拉伸杆为金属材质制成的可拉伸结构,两端均焊接有螺纹接头,一端与运动杆的螺纹接口连接,另一端与钳背右端的螺纹接口连接,支撑架为金属圆弧状结构,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无名指环右端,拇指环为未闭合的圆环结构,两端通过焊接固定有一个固定环,波纹卡槽为波浪式的卡槽结构,拇指环每一端上均设置有一个卡槽,且调节旋钮通过齿轮卡在卡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脾脏外科手术的脾蒂钳
本技术涉及一种脾蒂钳,具体为一种用于脾脏外科手术的脾蒂钳,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脾脏外科手术最基本的是脾切除术,且广泛应用于脾破裂、游走脾(异位脾)、脾局部感染或肿瘤、囊肿、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等引起充血性脾肿大等疾病,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能够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因子,是机体储血、造血、滤血、毁血的主要器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抗感染、抗肿瘤、内分泌及产生备解素及促吞噬肽等作用,奠基于目前对脾脏功能的了解以及切脾后所导致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的后果,在条件及疾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行脾保留手术,已是目前全球外科医师的共识,即“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年龄越小越优先保脾”。就市面上脾蒂钳而言,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钳头损坏不能更换,只能换把钳子,由于钳头是使用次数最多的元器件,在长时间使用后最容易损坏,其二、钳身过长,在手术时,需要进行狭窄空间的操作时,会造成阻碍,其三、没有支撑结构,在进行一些操作时用不上力,其四、拇指环过小,有的人拇指粗,不能便捷的取出和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脾脏外科手术的脾蒂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1)、钳背(2)、拉伸杆(3)、运动杆(4)、无名指环(5)、支撑架(6)、固定卡块(7)、固定环(8)、调节旋钮(9)、拇指环(10)、销轴(11)和波纹卡槽(12),所述钳头(1)、钳背(2)、拉伸杆(3)、运动杆(4)、无名指环(5)、支撑架(6)、固定卡块(7)和拇指环(10)构成该用于脾脏外科手术的脾蒂钳的主体结构,所述钳头(1)设置在钳背(2)的左侧,所述拉伸杆(3)设置在运动杆(4)的左端,所述无名指环(5)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运动杆(4)的右侧,且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支撑架(6)固定在无名指环(5)右端,所述固定卡块(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脾脏外科手术的脾蒂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1)、钳背(2)、拉伸杆(3)、运动杆(4)、无名指环(5)、支撑架(6)、固定卡块(7)、固定环(8)、调节旋钮(9)、拇指环(10)、销轴(11)和波纹卡槽(12),所述钳头(1)、钳背(2)、拉伸杆(3)、运动杆(4)、无名指环(5)、支撑架(6)、固定卡块(7)和拇指环(10)构成该用于脾脏外科手术的脾蒂钳的主体结构,所述钳头(1)设置在钳背(2)的左侧,所述拉伸杆(3)设置在运动杆(4)的左端,所述无名指环(5)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运动杆(4)的右侧,且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支撑架(6)固定在无名指环(5)右端,所述固定卡块(7)共设置有两个,且表面均设置有锯齿状波纹,且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运动杆(4)中部,所述固定环(8)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拇指环(10)的两端,所述调节旋钮(9)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设置在拇指环(10)上,所述拇指环(10)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运动杆(4)上,且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销轴(11)通过中轴和卡销两个部件组成,且中轴设置在钳背(2)右侧的螺纹通孔中,且通过卡销将中轴固定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许勇刘荣史东利倪奇赵之明胡明根高元兴唐文博潘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