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光专利>正文

可穿戴式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2951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可穿戴式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包括内核系统,内核系统分别连接有:血氧及脉搏传感器,用于采集血氧和脉搏数据;人体体温传感器,用于采集体温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血氧及脉搏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蓝牙模块,用于与移动通信终端连接,用于将体温血氧及心率的实时数据传输到移动通信终端;后备电池系统,用于给监测终端提供电能;电源及USB接口电路,用于给后备电池系统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很容易的实时监测人体体温、血氧、脉搏,并通过蓝牙模块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移动通信终端,并上传至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方便医护人员实时从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获取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式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可穿戴式的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
技术介绍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其中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被称为人体四大生命体征。医护人员只有通过全面了解生命体征的意义并及时掌握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统计的生命体征病理数据可以作为医生临床诊断的数据支撑,对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人体生命体征的检测和监测必将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学科。便携式微型化设计可以方便个人、家庭的检测和检测,对我国因疆域辽阔导致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何在保证其性能的前提下缩小设备体积,这对我们各种控制芯片和制造工艺是个极大的考验。多参数智能化设计则使得对生命体征的检测和监测更加全面便捷,符合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步伐和智能机时代的要求。目前生命体征检测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电极或者传感器接触人体采集信号,容易对人体施加一定刺激,既对病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又容易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对于精神错乱、身体大面积烧伤等情况,无法用接触式检测的方式直接进行检测。因此研究不影响用户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检测应运而生,但此类技术目前不太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最终实现无创检测人体的生理信号。未来人体生命体征的检测和监测必然会向微型化便携式发展,而电池和功耗几乎是所有移动设备都不能忽略的问题。虽然嵌入式微处理器本身具有低功耗特点,当其嵌入到宿主系统以后其功耗就不得不考虑,因此真正做到低功耗成为未来生命体征检测需要不断面对的问题。至于电池,由于该类检测设备多大需要和人体接触,在如今苹果手机多次因电池出现事故后,移动设备电池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其次才是其容量、体积和充电效率等因素。这些无疑都会成为未来人体生命体征的检测和监测会遇到的苦难和挑战。在远程生命体征监测领域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如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国台湾各大学对于远程医疗的应用实现做出了研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能够真正推广成家用普及型产品的成果仍然没有。究其原因,主要是用户体验不佳,系统设计不完善,相关医院也没有一个综合数据平台作为支撑。政府层面也没有投入大的资金建立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造成了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体征数据档案仍然为空白。既适用于医院又适用于家庭和个人的人体生命体征监测手机系统具有人体生理信号检测和处理、信号特征提取和数据传输等功能,可以实现对人体的无创监测、诊断。具有可移动操作、使用简便、支持长时间连续工作、智能显示诊断结果、异常生理状况报警和无线数据传输等特点。此系统是穿戴式辅助医疗的发展方向,是基于生物医疗、计算机科学、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的产品,是将移动计算、医学传感以及通信技术等密切结合的一种新兴辅助医疗保健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的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可以很容易的实时监测人体体温、血氧、脉搏,并通过蓝牙模块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移动通信终端,并上传至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方便医生、护士、家人实时从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获取数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穿戴式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包括内核系统,所述内核系统分别连接有:血氧及脉搏传感器,用于采集血氧和脉搏数据;人体体温传感器,用于采集体温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血氧及脉搏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蓝牙模块,用于与移动通信终端连接,用于将体温血氧及心率的实时数据传输到移动通信终端;后备电池系统,用于给监测终端提供电能;电源及USB接口电路,用于给所述后备电池系统充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通过网络连接有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的网络将上述数据存储到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被授权用户可以实时访问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所述血氧及脉搏传感器、人体体温传感器设置在紧贴皮肤的那一面。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所述内核系统为MSP430F2274芯片。MSP430系列单片机内核系统是整个监测终端的核心,包括CPU、RAM、ROM及输入输出接口。在处理器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其体积、功耗、性能等方面的因素。终端需要实现数据传输和人机交互,要求处理器具备强大的处理和运算能力,为减少外围元件数量和体积尽量选择具有A/D转换功能的处理器。综合以上因素,选择MSP430F2274芯片作为CPU,该处理器是TI公司优秀的单片机系统,具备16位运算能力,具有UART、GPIO、I2C、SPI、USB等接口,方便与其他各个模块相连接。具有多达32Kflash及1KRAM,能够满足一般嵌入式系统要求,电源供电电压2.0-3.6VDC,适合电池供电,多达32个I/O端口,端口供电电压为3.3V,待机状态电流可以达到0.1uA以下,非常适合低功耗、便携式终端要求。作为本技术的再一种优选,所述储存模块采用W25Q128FVSG芯片作为数据存储芯片。W25Q128FVSG具有128MBIT存储能力,是低功耗,大容量的存储器,SPI模式存取,1uA低功耗待机和4mA低功耗工作电流也非常适合便携式设备的应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所述电源及USB接口电路采用MicroUSB接口模式,负责充电接口;采用BQ24090芯片为电池充电管理芯片。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所述后备电池系统采用300mA.H3.7V聚合物锂电池组,采用S-8211及S19926DY提供电池充放电保护功能。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所述人体体温传感器为红外测温传感器,通过红外激光发射接收电路,实现人体体表温度的检测功能。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所述蓝牙模块为DA14580蓝牙模块。有益效果:便携式人体体温、血氧、脉搏监测终端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面向家庭、社区及医院的新型人体生命体征实时监测设备,它能为用户提供时间更长、活动空间更大、方式更灵活的基于人体体温、血氧和脉搏的生命体征监测服务,提高了普通人群体征监护的便利性。由于近年来移动网络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该设备可以以成本低、体积小、应用灵活方便的面目出现。通过移动互联网+云数据库平台实现大量的高危人群的重要生命体征数据的长期存储和积累,对于我国建立一个通用的互联网生命体征基础大数据平台起到一个良好的开端。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存储模块的存储电路图;图3为电源及USB接口电路图;图4为后备电池系统的电路图;图5为电源开关电路图;图6为红外测温传感器电路图;图7为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式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系统,所述内核系统分别连接有:/n血氧及脉搏传感器,用于采集血氧和脉搏数据;/n人体体温传感器,用于采集体温数据;/n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血氧及脉搏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n蓝牙模块,用于与移动通信终端连接,用于将体温血氧及心率的实时数据传输到移动通信终端;/n后备电池系统,用于给监测终端提供电能;/n电源及USB接口电路,用于给所述后备电池系统充电;/n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通过网络连接有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的网络将上述数据存储到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被授权用户可以实时访问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n所述血氧及脉搏传感器包括脉搏波传感电路和血氧检测电路,所述脉搏波传感电路通过两级运算放大电路将脉搏波进行放大,获得脉搏数据信号;所述血氧检测电路通过红外反射低分辨率图像传感器实现体表毛细血管的血氧浓度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系统,所述内核系统分别连接有:
血氧及脉搏传感器,用于采集血氧和脉搏数据;
人体体温传感器,用于采集体温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血氧及脉搏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
蓝牙模块,用于与移动通信终端连接,用于将体温血氧及心率的实时数据传输到移动通信终端;
后备电池系统,用于给监测终端提供电能;
电源及USB接口电路,用于给所述后备电池系统充电;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通过网络连接有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的网络将上述数据存储到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被授权用户可以实时访问云服务器及数据中心;
所述血氧及脉搏传感器包括脉搏波传感电路和血氧检测电路,所述脉搏波传感电路通过两级运算放大电路将脉搏波进行放大,获得脉搏数据信号;所述血氧检测电路通过红外反射低分辨率图像传感器实现体表毛细血管的血氧浓度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及脉搏传感器、人体体温传感器设置在紧贴皮肤的那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光吴双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光吴双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