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29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诊脉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诊脉仪,旨在解决现有诊脉仪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粗细的手腕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诊脉仪包括壳体、形成在壳体内的容纳手腕的腔体、设置于腔体与壳体内壁之间的气囊组件、控制器以及与气囊组件连接的气泵组件,气囊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气囊和一个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配置有气压传感器,第二气囊朝向腔体的一侧设置有诊脉传感器,控制器能够控制气泵组件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中的任一个单独进行充气。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充入不同量的气体,使气囊组件能够产生较大范围的变形量,从而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粗细的手腕。

Pulse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诊脉仪
本技术涉及诊脉
,具体提供了一种诊脉仪。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被研发出来。其中,诊脉仪的研发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医诊疗水平。诊脉仪通常在其壳体内设置一个气囊,气囊上设置传感器,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放气使其变形以便传感器与手腕接触或者脱离,进而使传感器与手腕接触时对脉象信息进行采集。通过传感器采集脉象信息,提高了获取脉象信息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医生通过不准确的脉象信息对身体的健康状况作出错误的判定。不过,对于手腕过细的人,诊脉仪的气囊充气后无法将传感器完全贴附地抵靠至腕部,对于手腕过粗的人,诊脉仪的气囊充气后传感器对腕部产生较大的压力,造成手腕不适。也就是说,现有的诊脉仪存在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粗细的手腕的问题。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诊脉仪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粗细的手腕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诊脉仪,所述诊脉仪包括壳体、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容纳手腕的腔体、设置于所述腔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气囊组件、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气囊组件连接的气泵组件,所述气囊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气囊和一个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分别配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气囊朝向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有诊脉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气泵组件对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中的任一个单独进行充气。在上述诊脉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泵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气泵,所述多个第一气泵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中的每一个一一对应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气泵至少用于对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充气。在上述诊脉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泵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气泵,所述多个第二气泵中的每一个也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中的每一个一一对应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气泵用于加快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放气。在上述诊脉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上均设置有一个进出气口,每个所述进出气口通过三通阀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对应的第一气泵连接,所述出气口与对应的第二气泵连接。在上述诊脉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气泵为能够进行充气和放气的两用泵。在上述诊脉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一气囊围绕所述腔体设置。在上述诊脉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一气囊包括多个连通的充气空腔。在上述诊脉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囊组件配置有恢复单元,以便在放气的过程中加快所述第一气囊恢复至初始状态的速度。在上述诊脉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恢复单元包括设置于最内层的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弹性件;或者所述恢复单元包括设置于最内层的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以及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气囊之间的多个弹性件。在上述诊脉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两端叠置的弧形弹性条。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容纳手腕的腔体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气囊和一个第二气囊,控制器能够控制气泵组件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中的任一个单独进行充气。通过这样的设置,每个气囊无需充过多的气体便能够使气囊组件产生较大的变形,具有较大的变形范围,并且第二气囊在充气后表面的曲率较小,能够与手腕实现良好贴合,并且手腕受力比较均匀,避免了仅有一个气囊的诊脉仪在气囊设置的变形范围较小的情况下无法适用不同粗细手腕的问题以及在气囊设置的变形范围较大的情况下气囊在充气后表面的曲率较大造成手腕受力不均而影响诊脉传感器准确度和手腕舒适度的问题,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粗细的手腕,扩大了诊脉仪的适用范围,解决了现有诊脉仪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粗细的手腕的问题。此外,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协同作用,能够使诊脉传感器以合适的力度抵靠至腕部的桡动脉测量区域,在保证脉象信息采集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气囊组件对手腕的夹持舒适度。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气泵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气泵,每个第一气泵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中的每一个一一对应地连接,至少用于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充气。采用多个第一气泵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一一对应地连接,能够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同时进行充气,缩短了充气时间,提高了充气效率,优化了使用体验。优选地,气泵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气泵,每个第二气泵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中的每一个也一一对应地连接,第二气泵用于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中的每一个加快放气。通过多个第二气泵的设置,能够加快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放气速度,在诊脉传感器获取脉象后能够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快速地恢复至初始状态,便于手腕及时从腔体内移出,进一步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诊脉仪的结构示意图一(气囊处于初始状态);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诊脉仪的结构示意图二(气囊处于工作状态);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诊脉仪中气囊组件、气泵、电磁阀、气压传感器、三通、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诊脉仪中第一气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诊脉仪中第一气囊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壳体;2、腔体;31、第一气囊;311、充气空腔;32、第二气囊;4、诊脉传感器;51、充气气泵;52、微型真空泵;53、气压传感器;54、三通;55、电磁阀;6、控制器;7、弧形弹性条;8、手腕;81、桡动脉血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技术的诊脉仪中的第一气囊的个数为3个,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本技术的诊脉仪中的第一气囊的个数可以是1个、2个、4个、5个或者更多个等。显然,调整后的技术方案仍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诊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诊脉仪包括壳体、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容纳手腕的腔体、设置于所述腔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气囊组件、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气囊组件连接的气泵组件,/n所述气囊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气囊和一个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分别配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气囊朝向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有诊脉传感器,/n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气泵组件对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中的任一个单独进行充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诊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诊脉仪包括壳体、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容纳手腕的腔体、设置于所述腔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气囊组件、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气囊组件连接的气泵组件,
所述气囊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气囊和一个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分别配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气囊朝向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有诊脉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气泵组件对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中的任一个单独进行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气泵,所述多个第一气泵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中的每一个一一对应地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气泵至少用于对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充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诊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气泵,所述多个第二气泵中的每一个也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中的每一个一一对应地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气泵用于加快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放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诊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上均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渤尉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博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开曼群岛;K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