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保温容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模块的热量传递至电源模块而造成电源模块内电池的损坏、使用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电源仓将电源与换热件进行隔离,以使电源与换热件非接触式连接,避免换热件的热量传递至电源,从而使电源的温度升高,造成电源的损坏、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容器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温容器。
技术介绍
水杯、饭盒等容器是常用的用于盛装饮品、食物的日用品。为了能够对盛装在内的饮品、食物进行快速加热和保温,容器上通常设置加热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电源模块对加热模块进行供电,以使加热模块能够对食物进行加热。但是,现有的加热模块往往是与电源模块集成一体的,在加热模块在对食物进行加热时,热量会传递至电源模块,使电源模块的温度上升,造成电源模块内电池的损坏、使用寿命的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温容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模块的热量传递至电源模块而造成电源模块内电池的损坏、使用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容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其中,所述保温容器还包括换热件、电源以及电源仓,所述换热件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用于对所述容器本体内的食物进行制热或制冷,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电源仓并对所述换热件供电,所述电源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并将所述电源与所述换热件隔离。作为改进,所述换热件包括第一换热件,所述第一换热件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底壁外侧。作为改进,所述保温容器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并置于所述第一换热件以及所述电源仓之间,用以安装所述第一换热件。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支架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换热件收纳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支架还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电源仓相配合。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支架的外表面设有隔热层。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连接单元,所述电源通过连接单元与所述换热件之间电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为触片结构、触点结构及插线结构中的一种。作为改进,所述换热件还包括第二换热件,所述第二换热件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的侧壁外侧,并沿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向开口处延伸。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换热件间隔或连续周向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侧壁的外侧。作为改进,所述保温容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接于所述容器本体外,所述电源仓与所述容器本体或外壳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温容器,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电源仓将电源与换热件进行隔离,以使电源与换热件之间非接触式连接,避免换热件的热量传递至电源,从而能够避免电源的温度升高,造成电源的损坏、使用寿命缩短;换热件和电源仓均设于容器本体外,不与杯内的水直接接触,避免沾附于其表面的灰尘污染杯内的水。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保温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保温容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保温容器具有第二换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保温容器具有触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保温容器具有触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保温容器具有插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的保温容器的控制流程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保温容器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00、保温容器;10、容器本体;11、侧壁;12、底壁;20、换热件;21、第一换热件;22、第二换热件;30、电源;31、电源仓;32、安装座;40、固定支架;41、第一安装槽;42、第二安装槽;43、隔热层;44、连接单元;441、触片结构;442、触点结构;443、插线结构;50、安装筒;51、腔体;60、外壳;70、杯盖;80、电路控制板;81、温度传感器;82、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但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本申请的技术创造、目前所描述的实施例或优选方式中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一种保温容器100,具体为一种保温杯,所述保温容器100能够盛装液体(水)。具体地,所述保温容器100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10,以及能够盖设于所述容器本体10的开口处杯盖70,所述容器本体10包括侧壁11以及底壁12,所述侧壁11与所述底壁12围设成容置空间(图未示),所述容置空间内容置液体,所述杯盖70对所述容器本体10的容置空间进行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杯盖70具有内螺纹(图未示),容器本体10朝向杯盖70的一端具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图未示),杯盖70的内螺纹能够旋入到容器本体10的外螺纹,以使杯盖70固定在容器本体10上。当然,杯盖70也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图未示)等固定在容器本体10上,容器本体10与杯盖70之间的连接方式还有多种,只要能够将杯盖70盖合于容器本体10上即可,在此不一一阐述。其中,所述容器本体10与所述杯盖70均呈圆柱状,所述容器本体10的轴线与所述杯盖70的轴线大体重合设置。当然,所述容器本体10的轴线与所述杯盖70的轴线也可以不重合设置。优选地,所述保温容器100还包括外壳60,所述外壳60套接于所述容器本体10外。其中,外壳60与容器本体10之间形成保温腔,保温腔能够减缓容器本体10内液体的温度散发到空气,以延长容器本体10内的液体保温时间,并能够避免外壳60的温度升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腔为真空设置,能够使容器本体10的液体保温时间更久。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保温腔内还可以填充其它气体。进一步的,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保温容器100还包括换热件20、电源30以及电源仓31,所述换热件20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10,用于对所述容器本体10内的液体进行制热或制冷,所述电源30安装于所述电源仓31并对所述换热件20供电,所述电源仓31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10或所述外壳60,并将所述电源30与所述换热件20隔离。可以理解的是,电源仓31具有安装电源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容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还包括换热件、电源以及电源仓,所述换热件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用于对所述容器本体内的食物进行制热或制冷,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电源仓并对所述换热件供电,所述电源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并将所述电源与所述换热件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容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还包括换热件、电源以及电源仓,所述换热件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用于对所述容器本体内的食物进行制热或制冷,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电源仓并对所述换热件供电,所述电源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并将所述电源与所述换热件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包括第一换热件,所述第一换热件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底壁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并置于所述第一换热件以及所述电源仓之间,用以安装所述第一换热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换热件收纳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敏,
申请(专利权)人:郑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