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葵专利>正文

一种座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2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座具,它包括座面(2)和带旋转装置的靠背(6),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6)的旋转轴轴线的位置是位于靠背(6)与人体背部接触的最前点向前的5~20公分、并从高于座面(2)0~10公分至座位软垫(1)底边缘的区域内。(*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新形涉及一种座具,特别是一种带有旋转靠背的座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飞机、办公室等使用的带有可旋转靠背的椅子、沙发中,其靠背旋转的共同特点是靠背的旋转轴位于靠背与座位板面结合的部位附近,这类靠背在向后倾仰时,靠背不能与人的背部同步移动。这是由于椅子或沙发靠背的倾仰设计多是从使靠背可倾仰的角度出发的,其靠背的旋转轴线与人体的髋关节转动轴线偏移较大,使用者在身体向后倾仰时,靠背与人体背部产生较大的滑移,而使使用者的上衣被上拖,还会导致靠背舒适点的位置偏离,给使用者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带有同步背倾仰靠背的座具,其靠背的旋转轴线与人体的髋关节转动轴线基本重合。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座具,它包括座面和带旋转装置的靠背,其特点是所述靠背的旋转轴轴线的位置是位于靠背与人体背部接触的最前点向前的5~20公分、并从高于座面0~10公分至座位软垫底边缘的区域内。其设计要点是使靠背的旋转轴线与人体的髋关节转动轴线基本重合,当人体随靠背向后倾仰时,背部与靠背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滑动。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靠背的旋转轴为实轴,在座面两侧向上设有旋转支架,所述靠背通过刚性连杆与旋转支架铰接,在座具支架与靠背之间还设有靠背锁定及复位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靠背与人体腰部接触的部位还设有一个水平向的自转轴,所述的刚性连杆一端与自转轴铰接,刚性连杆的另一端与旋转支架铰接,在靠背底部与座面接触的边缘之间设有限制靠背自转的限位装置。从而限制靠背与座面之间的对位关系,保持在旋转时,任何角度下,靠背与座面不脱离。靠背的自转轴可以设置在靠背的背面中间部位的一点,也可以设置在靠背两侧的中间部位设为两点。通过设置的自转轴,靠背即可绕实轴公转,还能绕自转轴自转,这样,人在向后做倾仰运动时,就可以不用再向后倾很大的角度,就能使身体放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靠背的旋转轴为虚轴,在靠背与座位支架之间设置有调角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调角装置为一独立调角器,调角器其中一个臂上至少固定有一条与靠背的旋转轴线同心的圆弧形轨道,相应的臂上至少设有一个沿轨道运动的构件,在两臂之间还设有靠背锁定及复位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调角装置为在其靠背或座位支架上至少固定有一条与靠背的旋转轴线同心的圆弧形轨道,相应的在座位支架或靠背上至少设有一个沿轨道运动的构件,在座具支架与靠背之间还设有靠背锁定及复位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圆弧形轨道为滑槽或齿条,所述的沿轨道运动的构件相应的为滑块、滑轮或齿轮。其靠背相对座面的倾仰旋转运动是靠滑块、滑轮或齿轮在圆弧形的轨道内运动来实现的。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靠背与人体腰部接触的部位还设有一个水平向的自转轴,自转轴通过与其铰接的连杆与所述的圆弧形轨道连接,在靠背底部与座面接触的边缘之间设有限制靠背自转的限位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调角装置设有固定在座位支架上的与靠背的旋转轴线同心的圆弧形轨道,所述的圆弧形轨道从座面向上设置,在靠背与人体腰部接触的部位还设有一个水平向的自转轴,自转轴安装在所述的圆弧形轨道内,在靠背底部与座面接触的边缘之间设有限制靠背自转的限位装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靠背的旋转轴线与人体的髋关节转动轴线基本重合,当人体随靠背向后倾仰时,人体背部与靠背同步向后倾仰,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滑动,因而靠背舒适点位置保持准确,使用者的上衣也不会被上拖,增加了人体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采用实轴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采用实轴加自转轴的结构原理图。图3为采用虚轴带独立调角器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图3加自转轴的结构原理图。图5为圆弧形轨道与靠背固定的虚轴式结构原理图。图6为圆弧形轨道与座具支架固定的虚轴式结构原理图。图7为采用虚轴加自转轴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座具,它包括座面2和带旋转装置的靠背6,所述靠背6的旋转轴轴线的位置是位于靠背6与人体背部接触的最前点向前的5~20公分、并从高于座面20~10公分至座位软垫1底边缘的区域内。其设计要点是使靠背6的旋转轴线与人体的髋关节转动轴线基本重合,当人体随靠背向后倾仰时,背部与靠背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滑动。靠背的旋转轴7为实轴,在座面两侧向上设有旋转支架8,所述靠背6通过刚性连杆5与旋转支架8铰接,在座具支架3与靠背6之间还设有靠背锁定及复位装置4。实施例二,上述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靠背6与人体腰部接触的部位还设有一个水平向的自转轴10,所述的刚性连杆5一端与自转轴10铰接,刚性连杆5的另一端与旋转支架8铰接,在靠背6底部与座面2接触的边缘之间设有限制靠背自转的限位装置9。靠背的自转轴可以设置在靠背的背面中间部位的一点,也可以设置在靠背两侧的中间部位设为两点。通过设置的自转轴,靠背即可绕实轴公转,还能绕自转轴自转,这样,人在向后做倾仰运动时,就可以不用再向后倾很大的角度,就能使身体放平。实施例三,一种座具,它包括座面2和带旋转装置的靠背6,所述靠背6的旋转轴轴线的位置是位于靠背6与人体背部接触的最前点向前的5~20公分、并从高于座面20~10公分至座位软垫1底边缘的区域内。其设计要点是使靠背的旋转轴线与人体的髋关节转动轴线基本重合,当人体随靠背向后倾仰时,背部与靠背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滑动。靠背的旋转轴为虚轴,在靠背6与座位支架3之间设置有调角装置。实施例四,上述的实施例三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调角装置为一独立调角器11,调角器11其中一个臂上至少固定有一条与靠背6的旋转轴线同心的圆弧形轨道13,相应的臂上至少设有一个沿轨道运动的构件12,在两臂之间还设有靠背锁定及复位装置14。实施例五,上述的实施例三中,如图5所示,所述的靠背的旋转轴为虚轴,在其靠背6上至少固定有一条与靠背6的旋转轴线同心的圆弧形滑槽13,相应的在座位支架上至少设有一个沿滑槽运动的滑块、滑轮,在座具支架与靠背之间还设有靠背锁定及复位装置4。实施例六,上述的实施例三中,如图6所示,在其座位支架上至少固定有一条与靠背6的旋转轴线同心的圆弧形齿条13,相应的在靠背6上至少设有一个沿齿条运动的齿轮12,在座具支架2与靠背6之间还设有靠背锁定及复位装置4。实施例七,上述的实施例三中,如图4所示,在靠背6与人体腰部接触的部位还设有一个水平向的自转轴16,自转轴16通过与其铰接的连杆17与所述的圆弧形轨道13连接,在靠背6底部与座面2接触的边缘之间设有限制靠背自转的限位装置15。实施例八,上述的实施例三中,如图7所示,所述的调角装置设有固定在座位支架3上的与靠背6的旋转轴线同心的圆弧形轨道19,所述的圆弧形轨道19从座面2向上设置,在靠背6与人体腰部接触的部位还设有一个水平向的自转轴18,自转轴18安装在所述的圆弧形轨道19内,在靠背6底部与座面2接触的边缘之间设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葵
申请(专利权)人:林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