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21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床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包括折叠支架、布面以及设置于折叠支架后方两侧的调节高度组件,所述布面周边连接第一折叠组件的上端面以及调节高度组件的上端面;所述折叠支架包括至少两组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与第二折叠组件并排设置,两两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之间的两侧均设置第三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与第二折叠组件之间的两侧均设置第四折叠组件;所述调节高度组件包括调节组件以及调节管,所述调节组件一端与第四折叠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管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管穿过第二折叠组件,所述调节管在调节组件作用下转动,实现调节管末端高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
本技术涉及折叠床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
技术介绍
现有折叠床,仅仅是可以能够折叠,但是由于折叠床的布面并非硬质材料,受力的地方会稍微向下凹陷,因此在躺着的时候需要垫上枕头,而且枕头的高度要比平时高,才能弥补向下凹陷的深度,然而,折叠床之所以诞生,是因为其收合后占用面积小,便于携带的优点,但是当携带的同时需要带枕头,会大大降低其便携的优点,特别是,如果在外出时,枕头忘记带,则躺着折叠床上的人会及其难受;再者,现有的折叠床只能平躺,没有类似躺椅的功能。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克服现有的缺陷;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包括折叠支架、布面以及设置于折叠支架后方两侧的调节高度组件,所述布面周边连接第一折叠组件的上端面以及调节高度组件的上端面;所述折叠支架包括至少两组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与第二折叠组件并排设置,两两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之间的两侧均设置第三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与第二折叠组件之间的两侧均设置第四折叠组件;所述调节高度组件包括调节组件以及调节管,所述调节组件一端与第四折叠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管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管穿过第二折叠组件,所述调节管在调节组件作用下转动,实现调节管末端高度的调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并排设置两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座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座上方的第一连接座,两组第一连接组件之间设置呈交叉布置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中部铰接,且两者上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座连接,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并排设置两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座以及设置于第二支撑座上方的第二连接座,两组第二连接组件之间设置呈交叉布置的第三连接管与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与第四连接管中部铰接,且两者上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座连接,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折叠组件包括第五连接管与第六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与第六连接管中部铰接,且两者上端分别与相邻两组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座连接,下端分别与相邻两组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一支撑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折叠组件包括第七连接管与第八连接管,所述第七连接管与第八连接管中部铰接,且两者上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二连接座连接,下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二支撑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第八连接管两侧的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的一端之间转动连接第八连接管,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调节管,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长条孔,所述调节管穿过长条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上均设置限位凸台。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管另一端还套设有第三连接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调节高度组件,使得调节管在调节组件作用下转动,实现调节管末端高度的调整,当调节组件向上转动时,调节管末端的高度下降,且比第一折叠组件上端面略高,此时,人平躺在布面上,头部会向上稍稍倾斜,类似枕头的作用;当调节组件向下转动时,调节管末端的高度继续上升,此时,人可以像躺在躺椅上,上半身整体会向上倾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折叠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局部视图(体现折叠床的状态一:平躺);图3为本技术折叠床的局部视图(体现折叠床的状态二:斜躺,类似躺椅结构);图4为本使用新型折叠床收合的示意图。标号说明:01-折叠支架,02-调节高度组件,10-第一折叠组件,11-第一支撑座,12-第一连接座,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20-第二折叠组件,21-第二支撑座,22-第二连接座,221-长条孔,23-第三连接管,24-第四连接管,30-第三折叠组件,31-第五连接管,32-第六连接管,40-第四折叠组件,41-第七连接管,42-第八连接管,50-调节组件,51-第一连接片,511-限位凸台,52-第二连接片,60-调节管,70-第三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4,是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的示意图,其包括折叠支架01、布面(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于折叠支架01后方两侧的调节高度组件02,布面周边连接第一折叠组件10的上端面以及调节高度组件02的上端面。折叠支架01包括至少两组第一折叠组件10、第二折叠组件20,第一折叠组件10与第二折叠组件20并排设置,两两第一折叠组件10之间的两侧均设置第三折叠组件30,第一折叠组件10与第二折叠组件20之间的两侧均设置第四折叠组件40。调节高度组件02包括调节组件50以及调节管60,调节组件50一端与第四折叠组件4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管60转动连接,调节管60穿过第二折叠组件20,调节管60在调节组件50作用下转动,实现调节管60末端高度的调整。具体的,第四折叠组件40包括第七连接管41与第八连接管42,第七连接管41与第八连接管42中部铰接,且两者上端、下端分别与第一折叠组件10和第二折叠组件20的上端、下端连接,因此,折叠支架01撑开时,第八连接管42呈倾斜状态,而且调节管60穿过第二折叠组件20的上端,当调节组件50在第八连接管42向上转动时,调节管60末端的高度下降,且比第一折叠组件10上的布面要高,此时,人平躺在布面上,头部会向上稍稍倾斜,类似枕头的作用;当调节组件50在第八连接管42向下转动时,调节管60末端的高度继续上升,此时,人可以像躺在躺椅上,上半身整体会向上倾斜。参阅图1,详细对折叠支架01与调节高度组件02的具体结构进行阐述:第一折叠组件10包括并排设置两组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座11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座11上方的第一连接座12,两组第一连接组件之间设置呈交叉布置的第一连接管13与第二连接管14,第一连接管13与第二连接管14中部铰接,且两者上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座12连接,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座11连接。第二折叠组件20包括并排设置两组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座21以及设置于第二支撑座21上方的第二连接座22,两组第二连接组件之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支架、布面以及设置于折叠支架后方两侧的调节高度组件,所述布面周边连接第一折叠组件的上端面以及调节高度组件的上端面;/n所述折叠支架包括至少两组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与第二折叠组件并排设置,两两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之间的两侧均设置第三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与第二折叠组件之间的两侧均设置第四折叠组件;/n所述调节高度组件包括调节组件以及调节管,所述调节组件一端与第四折叠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管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管穿过第二折叠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支架、布面以及设置于折叠支架后方两侧的调节高度组件,所述布面周边连接第一折叠组件的上端面以及调节高度组件的上端面;
所述折叠支架包括至少两组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与第二折叠组件并排设置,两两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之间的两侧均设置第三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与第二折叠组件之间的两侧均设置第四折叠组件;
所述调节高度组件包括调节组件以及调节管,所述调节组件一端与第四折叠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管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管穿过第二折叠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并排设置两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座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座上方的第一连接座,两组第一连接组件之间设置呈交叉布置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中部铰接,且两者上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座连接,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并排设置两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座以及设置于第二支撑座上方的第二连接座,两组第二连接组件之间设置呈交叉布置的第三连接管与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与第四连接管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贺慧赵虎
申请(专利权)人:迈瑞仕厦门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