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渗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用于引流;承托管,环绕连接在所述引流管的中部特定位置,用于承托开合控制装置;开合控制装置,活动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沿趋向引流管引流入口的第一方向运动时引导开合装置展开,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引导所述开合装置闭合;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远离所述引流管引流入口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所述开合装置靠近所述引流管引流入口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靠近时所述开合装置展开,所述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远离时所述开合装置闭合,可以防止穿刺孔渗液,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小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节约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渗漏引流管
本公开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漏引流管。
技术介绍
胸腹穿刺引流是现代医疗常用的缓解患者脏器异常积液的一种方式,可以简单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拯救患者生命。在提出本公开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穿刺孔常出现渗液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颇大,每日需多次换药,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换药产生的费用亦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渗漏引流管。具体地,所述防渗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用于引流;承托管,环绕连接在所述引流管的中部特定位置,用于承托开合控制装置;开合控制装置,活动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沿趋向引流管引流入口的第一方向运动时引导开合装置展开,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引导所述开合装置闭合;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远离所述引流管引流入口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所述开合装置靠近所述引流管引流入口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靠近时所述开合装置展开,所述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远离时所述开合装置闭合。可选地,所述开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合控制装置;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防渗漏膜,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或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多组,环绕所述开合控制装置;和/或所述防渗漏膜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可选地,所述防渗漏膜展开后半径为2.5厘米;和/或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距离所述引流管的引流入口18厘米;和/或所述承托管由硬质塑料制成;和/或所述开合控制装置由硬质塑料制成。可选地,所述开合控制装置与所述承托管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可选地,所述开合控制装置套接在所述承托管上,并通过所述开合控制装置上的卡笋与所述承托管上的滑动槽和卡槽相连接。可选地,所述引流管接近引流入口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可选地,所述引流管接近引流入口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和/或所述引流管的引流出口分为第一出口导管和第二出口导管。可选地,还包括:引流袋,固定在所述引流管的引流出口上,用于存储引流液。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引流管,用于引流;承托管,环绕连接在所述引流管的中部特定位置,用于承托开合控制装置;开合控制装置,活动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沿趋向引流管引流入口的第一方向运动时引导开合装置展开,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引导所述开合装置闭合;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远离所述引流管引流入口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所述开合装置靠近所述引流管引流入口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靠近时所述开合装置展开,所述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远离时所述开合装置闭合,从而防止穿刺孔渗液,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小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节约费用。通过所述开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合控制装置;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防渗漏膜,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从而使开合装置方便地展开和闭合。通过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或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从而实现灵活的开合方式。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多组,环绕所述开合控制装置;和/或所述防渗漏膜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防渗漏。通过所述防渗漏膜展开后半径为2.5厘米;和/或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距离所述引流管的引流入口18厘米;和/或所述承托管由硬质塑料制成;和/或所述开合控制装置由硬质塑料制成,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医护人员的操作便捷性。通过所述开合控制装置与所述承托管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开合控制装置和所述承托管可靠连接,并灵活运动以引导所述开合装置的开合。通过所述开合控制装置套接在所述承托管上,并通过所述开合控制装置上的卡笋与所述承托管上的滑动槽和卡槽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开合控制装置和所述承托管可靠连接,并灵活运动以引导所述开合装置的开合。通过所述引流管接近引流入口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从而方便医护人员控制所述引流管的长度。通过所述引流管接近引流入口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和/或所述引流管的引流出口分为第一出口导管和第二出口导管,从而保证引流通畅。通过引流袋,固定在所述引流管的引流出口上,用于存储引流液,从而防止引流液溢出,方便使用。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防渗漏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开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防渗漏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防渗漏引流管的立体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防渗漏引流管的立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它们。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省略了与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无关的部分。在本公开中,应理解,诸如“包括”或“具有”等的术语旨在指示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且不欲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存在或被添加的可能性。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在提出本公开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穿刺孔常出现渗液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颇大,每日需多次换药,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换药产生的费用亦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引流管,用于引流;承托管,环绕连接在引流管的中部特定位置,用于承托开合控制装置;开合控制装置,活动连接到承托管,开合控制装置沿趋向引流管引流入口的第一方向运动时引导开合装置展开,开合控制装置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引导开合装置闭合;开合装置,开合装置远离引流管引流入口的一端连接到开合控制装置,开合装置靠近引流管引流入口的另一端连接到承托管,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靠近时开合装置展开,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远离时开合装置闭合,从而防止穿刺孔渗液,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小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节约费用。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防渗漏引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引流管,用于引流;/n承托管,环绕连接在所述引流管的中部特定位置,用于承托开合控制装置;/n开合控制装置,活动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沿趋向引流管引流入口的第一方向运动时引导开合装置展开,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引导所述开合装置闭合;/n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远离所述引流管引流入口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所述开合装置靠近所述引流管引流入口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靠近时所述开合装置展开,所述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远离时所述开合装置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管,用于引流;
承托管,环绕连接在所述引流管的中部特定位置,用于承托开合控制装置;
开合控制装置,活动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沿趋向引流管引流入口的第一方向运动时引导开合装置展开,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引导所述开合装置闭合;
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远离所述引流管引流入口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合控制装置,所述开合装置靠近所述引流管引流入口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靠近时所述开合装置展开,所述开合装置的两端相互远离时所述开合装置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合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合控制装置;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承托管,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
防渗漏膜,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或
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阜东,程芳,王继明,熊明芳,
申请(专利权)人:陈阜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