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醉酒后坐位体位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206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醉酒后坐位体位固定器,包括座椅、升降杆和底座,所述座椅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且升降杆的下方安装有底座,并且底座的中部贯穿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滑轮,所述座椅的上方安装有扶手,且扶手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的外侧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位于扶手的内部,且活动轴的表面安装有连接齿轮,并且连接齿轮的右侧设置锥齿轮。该醉酒后坐位体位固定器设置有凹槽、限位板和卡柱,在对醉酒者的手臂进行限位时可将其手臂放置到凹槽内,通过连接杆的转动带动限位板进行移动,通过卡柱对限位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通过限位板将醉酒者的手臂固定在凹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醉酒后坐位体位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座椅
,具体为一种醉酒后坐位体位固定器。
技术介绍
醉酒者由于受到酒精的作用,会导致意识的不清醒,人失去了自我防护的能力,如在传统的座椅上落座后由于身体下意识的活动可能会导致座椅翻倒,同时在醉酒者自己起来后容易发生倾倒,故需要配合坐位体位固定器进行使用,但现有的固定器在进行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便之处:1、现有的坐位体位固定器一般是直接对醉酒者的手臂进行固定,防止其从座椅上走开,一般是采用扎带等方式对其手臂进行固定,固定较为繁琐,且在后续拆除时较为麻烦,降低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2、现有的坐位体位固定器在对将醉酒者固定到座椅上后,不方便对座椅进行移动,不便于对醉酒者进行转运,降低了装置实用性。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坐位体位固定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醉酒后坐位体位固定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坐位体位固定器一般是采用扎带等方式对其手臂进行固定,固定较为繁琐,且在后续拆除时较为麻烦,并且不方便对座椅进行移动,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醉酒后坐位体位固定器,包括座椅(1)、升降杆(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2),且升降杆(2)的下方安装有底座(3),并且底座(3)的中部贯穿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板(5),且安装板(5)的下表面设置有滑轮(6),所述座椅(1)的上方安装有扶手(7),且扶手(7)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8),并且连接板(8)的外侧安装有活动轴(9),所述活动轴(9)位于扶手(7)的内部,且活动轴(9)的表面安装有连接齿轮(10),并且连接齿轮(10)的右侧设置锥齿轮(11),所述锥齿轮(11)的上方连接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上方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醉酒后坐位体位固定器,包括座椅(1)、升降杆(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2),且升降杆(2)的下方安装有底座(3),并且底座(3)的中部贯穿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板(5),且安装板(5)的下表面设置有滑轮(6),所述座椅(1)的上方安装有扶手(7),且扶手(7)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8),并且连接板(8)的外侧安装有活动轴(9),所述活动轴(9)位于扶手(7)的内部,且活动轴(9)的表面安装有连接齿轮(10),并且连接齿轮(10)的右侧设置锥齿轮(11),所述锥齿轮(11)的上方连接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上方固定有限位板(13),所述扶手(7)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块(14),且固定块(14)的内部安装有卡柱(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醉酒后坐位体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301),且底座(3)的下侧表面开设有凹口(302),并且凹口(302)的高度大于安装板(5)和滑轮(6)的高度之和。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元红江润禾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