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颌外科患者的正颌-正畸联合矫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矫正装置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颌外科患者的正颌-正畸联合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透明弹性材料活动矫正装置,它是一序列连续的矫治装置,通过不断的小范围牙移动达到牙齿的矫治目的,该矫治器不仅可以控制矫治力的大小,而且可以控制矫治力作用的时间,不同的阶段仅某些牙齿可以移动,而另外的牙齿作为支抗,从而完成牙齿的矫正。然而对于矫正患者而言,其矫正方法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矫正方法,其具体为:在Ⅰ期功能性矫正主要是阻断或矫正骨骼畸形,协调上下颌骨的关系,Ⅱ期固定正畸矫正主要是排齐整平内收牙列,调整咬合关系,但是两期分开治疗不仅治疗的疗程长,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的主动性。因此结合以上信息,若是利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优点并配合适配性矫正装置的使用,或许可以对正颌、正畸进行联合矫正治疗,从而大幅缩减传统矫正的矫正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改善现有矫正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颌外科患者的正颌-正畸联合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颌牵引组件(1)、矫治器组件(2);/n所述颌牵引组件(1)包括头部佩戴器(3)、颌部矫治机构(4),所述颌部矫治机构(4)包括上颌矫正载板(41)、下颌矫正载板(42),并通过滑块(48)与其两侧设有的调节载板(11)滑轨连接,所述两个滑块(48)分别与双螺纹杆(47)一侧螺纹连接,所述双螺纹杆一端设有第三矫正调节钮(46),所述两个调节载板(11)分别通过可调杆件与头部佩戴器(3)两侧连接活动;所述滑块(48)与上颌矫正载板(41)、下颌矫正载板(42)转动连接且其外侧设有可以转动微调上颌矫正载板(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颌外科患者的正颌-正畸联合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颌牵引组件(1)、矫治器组件(2);
所述颌牵引组件(1)包括头部佩戴器(3)、颌部矫治机构(4),所述颌部矫治机构(4)包括上颌矫正载板(41)、下颌矫正载板(42),并通过滑块(48)与其两侧设有的调节载板(11)滑轨连接,所述两个滑块(48)分别与双螺纹杆(47)一侧螺纹连接,所述双螺纹杆一端设有第三矫正调节钮(46),所述两个调节载板(11)分别通过可调杆件与头部佩戴器(3)两侧连接活动;所述滑块(48)与上颌矫正载板(41)、下颌矫正载板(42)转动连接且其外侧设有可以转动微调上颌矫正载板(41)、下颌矫正载板(42)转动的第一矫正调节钮(12),所述下颌矫正载板(42)下侧通过连接杆件设有颌托(43);
所述可调杆件包括头部杆件(13)和颌部杆件(14),其两者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并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一调节钮(15),所述头部杆件(13)与头部佩戴器(3)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并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二调节钮(16),所述颌部杆件(14)与调节载板(11)固定连接,所述头部杆件(13)、颌部杆件(14)均由两部分伸缩连接组成,其中部设有用于调节长度的第三调节钮(17);
所述矫治器组件(2)包括个性化矫治器(21)、矫治板(22),所述矫治板(22)设有两组,分别与所述上颌矫正载板(41)、下颌矫正载板(42)中间配设有通槽转块(44)滑动连接,所述通槽转块(44)与上颌矫正载板(41)、下颌矫正载板(42)的通孔(45)两侧壁通过转动轴连接,通槽转块(44)后侧表面设有用于驱动矫治板(22)运动的第二矫正调节钮(23),所述第二矫正调节钮(23)通过调节齿轮(24)与矫治板(22)中部设有的齿槽(25)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颌外科患者的正颌-正畸联合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佩戴器(3)内下部设有用于辅助固定头部的束紧带(31),头部佩戴器(3)两侧设有用于与颌部连接固定的颌部连接带(32),头部佩戴器(3)前端面上设有第四调节钮(33),所述第四调节钮(33)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束紧带(31)连接,头部佩戴器(3)一端侧面设有第五调节钮(34),所述第五调节钮(34)通过转动轴与所述颌部连接带(3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颌外科患者的正颌-正畸联合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紧带(31)、颌部连接带(32)、颌托(43)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