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14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包括第一手提袋袋面,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三个通孔,且第一手提袋袋面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三个挂孔,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的另一侧连接有两个手提袋侧袋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隔物层、第二隔物层、第一魔术刺毛贴和第二魔术刺毛贴,在需要将物品分开装在手提袋内时,可以将第一隔物层与第二隔物层通过两个第一魔术刺毛贴相连接,从而使得手提袋内部可以设置隔层以分开装物,在不需要设置隔层时,则可以将第一隔物层和第二隔物层分别与第一手提袋袋面和第二手提袋袋面上设置的第二魔术刺毛贴粘贴,从而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
技术介绍
手提袋是一种简易的袋子,制作材料有纸张、塑料、无纺布工业纸板等。此类产品通常用在厂商盛放产品;也有在送礼时盛放礼品;还很多时尚前卫的西方人更将手提袋用做包类产品使用,可与其它装扮相匹配,所以越来越被年轻人所喜爱。手提袋还有被称为手挽袋、手袋等。手提袋的分类非常之多,按分类粗细的不同,可能有上百种不同的手提袋印刷类型,形态各异、五花八门,其功能作用、外观内容也各有千秋。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手提袋,但是这些手提袋普遍存在袋子内部没有隔层,不能分层装物,且手提绳和手提袋的连接处易发生撕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包括第一手提袋袋面,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三个通孔,且第一手提袋袋面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三个挂孔,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的另一侧连接有两个手提袋侧袋面,所述两个手提袋侧袋面远离第一手提袋袋面的一侧共同连接有第二手提袋袋面,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和第二手提袋袋面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穿绳孔,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一隔物层,所述第二手提袋袋面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二隔物层,所述第一隔物层远离第一手提袋袋面的一侧和第二隔物层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一魔术刺毛贴,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和第二手提袋袋面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魔术刺毛贴,所述第二手提袋袋面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设置有三个塑料挂钩,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第二手提袋袋面和两个手提袋侧袋面的底端共同连接有手提袋底袋面,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上开设的两个第一穿绳孔的内侧共同连接有第二手提绳,所述第二手提袋袋面上开设的两个第一穿绳孔的内侧共同连接有第一手提绳,所述第一手提绳和第二手提绳的外侧均连接有提手环,所述手提袋底袋面的顶端开设有四个第二穿绳孔,所述手提袋底袋面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承重绳,所述手提袋底袋面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承重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手提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承重绳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的一端和第二承重绳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手提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承重绳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的一端和第二承重绳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的一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提手环为柔软的记忆棉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隔物层和第二隔物层的宽度之和大于第一手提袋袋面到第二手提袋袋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隔物层和第二隔物层与第一手提袋袋面和第二手提袋袋面的底端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塑料挂钩和挂孔在同一水平面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手提绳和第二手提绳均与第二穿绳孔的内侧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隔物层、第二隔物层、第一魔术刺毛贴和第二魔术刺毛贴,在需要将物品分开装在手提袋内时,可以将第一隔物层与第二隔物层通过两个第一魔术刺毛贴相连接,从而使得手提袋内部可以设置隔层以分开装物,在不需要设置隔层时,则可以将第一隔物层和第二隔物层分别与第一手提袋袋面和第二手提袋袋面上设置的第二魔术刺毛贴粘贴,从而方便了人们的使用。2、通过挂钩、通孔和挂孔,可以在手提袋装物时,将手提袋的袋口闭合,从而避免手提袋内装的的物品过多时,物品会从手提袋的内部漏出,方便了人们的使用,通过在手提袋的底部设置第一承重绳和第二承重绳,可以避免传统手提袋的手提绳易于手提袋产生撕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中的第一手提袋袋面、手提袋侧袋面和第二手提袋袋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的底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手提袋袋面;2、通孔;3、第一穿绳孔;4、第一手提绳;5、挂孔;6、手提袋侧袋面;7、第二手提袋袋面;8、提手环;9、塑料挂钩;10、手提袋底袋面;11、第二穿绳孔;12、第一承重绳;13、第二承重绳;14、第一隔物层;15、第一魔术刺毛贴;16、第二魔术刺毛贴;17、第二隔物层;18、第二手提绳。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包括第一手提袋袋面1,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三个通孔2,且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三个挂孔5,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另一侧连接有两个手提袋侧袋面6,两个手提袋侧袋面6远离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共同连接有第二手提袋袋面7,第一手提袋袋面1和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穿绳孔3,第一手提袋袋面1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一隔物层14,第二手提袋袋面7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二隔物层17,第一隔物层14远离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和第二隔物层17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一魔术刺毛贴15,第一手提袋袋面1和第二手提袋袋面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魔术刺毛贴16,第二手提袋袋面7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设置有三个塑料挂钩9,第一手提袋袋面1、第二手提袋袋面7和两个手提袋侧袋面6的底端共同连接有手提袋底袋面10,第一手提袋袋面1上开设的两个第一穿绳孔3的内侧共同连接有第二手提绳18,第二手提袋袋面7上开设的两个第一穿绳孔3的内侧共同连接有第一手提绳4,第一手提绳4和第二手提绳18的外侧均连接有提手环8,手提袋底袋面10的顶端开设有四个第二穿绳孔11,手提袋底袋面10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承重绳12,手提袋底袋面10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承重绳13。在图4中:第一手提绳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承重绳12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一端和第二承重绳13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手提绳1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承重绳12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端和第二承重绳13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端相连接,从而在手提袋内装物且用手提第一手提绳4和第二手提绳18时,第一手提绳4和第二手提绳18与第二手提袋袋面7和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受力点在手提袋底袋面10上,从而避免第一手提绳4和第二手提绳18与第二手提袋袋面7和第一手提袋袋面1发生撕裂。在图1中:提手环8为柔软的记忆棉材质的构件,从而人们可以舒适的手提第一手提绳4和第二手提绳18。在图3中:第一隔物层14和第二隔物层17的宽度之和大于第一手提袋袋面1到第二手提袋袋面7之间的距离,第一隔物层14和第二隔物层17与第一手提袋袋面1和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包括第一手提袋袋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三个通孔(2),且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三个挂孔(5),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另一侧连接有两个手提袋侧袋面(6),所述两个手提袋侧袋面(6)远离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共同连接有第二手提袋袋面(7),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和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穿绳孔(3),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一隔物层(14),所述第二手提袋袋面(7)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二隔物层(17),所述第一隔物层(14)远离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和第二隔物层(17)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一魔术刺毛贴(15),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和第二手提袋袋面(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魔术刺毛贴(16),所述第二手提袋袋面(7)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设置有三个塑料挂钩(9),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第二手提袋袋面(7)和两个手提袋侧袋面(6)的底端共同连接有手提袋底袋面(10),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上开设的两个第一穿绳孔(3)的内侧共同连接有第二手提绳(18),所述第二手提袋袋面(7)上开设的两个第一穿绳孔(3)的内侧共同连接有第一手提绳(4),所述第一手提绳(4)和第二手提绳(18)的外侧均连接有提手环(8),所述手提袋底袋面(10)的顶端开设有四个第二穿绳孔(11),所述手提袋底袋面(10)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承重绳(12),所述手提袋底袋面(10)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承重绳(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加提拉舒适度的手提袋,包括第一手提袋袋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三个通孔(2),且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三个挂孔(5),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另一侧连接有两个手提袋侧袋面(6),所述两个手提袋侧袋面(6)远离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共同连接有第二手提袋袋面(7),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和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穿绳孔(3),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一隔物层(14),所述第二手提袋袋面(7)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二隔物层(17),所述第一隔物层(14)远离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和第二隔物层(17)靠近第二手提袋袋面(7)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一魔术刺毛贴(15),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和第二手提袋袋面(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魔术刺毛贴(16),所述第二手提袋袋面(7)靠近第一手提袋袋面(1)的一侧的顶部等距离设置有三个塑料挂钩(9),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第二手提袋袋面(7)和两个手提袋侧袋面(6)的底端共同连接有手提袋底袋面(10),所述第一手提袋袋面(1)上开设的两个第一穿绳孔(3)的内侧共同连接有第二手提绳(18),所述第二手提袋袋面(7)上开设的两个第一穿绳孔(3)的内侧共同连接有第一手提绳(4),所述第一手提绳(4)和第二手提绳(18)的外侧均连接有提手环(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都林堂孟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五福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