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吹风开机瞬间的风量和风压过大,给用户惊吓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与外壳连接的手柄组件、风扇单元、加热单元、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单元用于抽吸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电吹风并从出风口吹出形成主风道,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该气流;所述风扇单元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该扇叶旋转的电机;其中,所述主风道包括沿外壳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区段,所述外壳内设有具有缺口的缺口筒,所述缺口沿外壳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缺口筒与外壳内部的筒状壁限定所述轴向区段。使电吹风在开机瞬间的风量和风压较小,给用户心理准备,然后风量和风压逐渐变大且趋于恒定便于快速烘干头发的电吹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吹风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吹风。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吹风包括外壳、导管,通过风扇单元抽吸进入电吹风内的气流包括在外壳和导管之间延伸的轴向区段,该气流大致呈环形,此种方式有利于外壳内的气流沿着外壳和导管的侧壁的导向快速的从电吹风吹出。但是此种方式,吹风机通电后,风扇单元抽吸进入电吹风内的气流会迅速的吹出,如果在使用时,出风口的位置正对人脸,电吹风吹出的气流扑面而来,尤其是大风量、大风压的电吹风,会使人受到惊吓、在气流的作用下暂时屏住呼吸;或者,在使出风口对准头发(长发女生可能先从发梢吹起)、头皮时,电吹风开机后,大风压的气流瞬间吹向头发、头皮,使头发、头皮瞬间承受较大的力,引起不适。先开小风档位,再切换成大风档位,操作又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同一档位下开机瞬间风量、风压较小,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风量、风压逐渐变大、稳定的一种电吹风,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与外壳连接的手柄组件、风扇单元、加热单元、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单元用于抽吸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电吹风并从出风口吹出形成主风道,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该气流;所述风扇单元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该扇叶旋转的电机;其中,所述主风道包括沿外壳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区段,所述外壳内设有具有缺口的缺口筒,所述缺口沿外壳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缺口筒与外壳内部的筒状壁限定所述轴向区段。<br>好处是,通过缺口筒的设置使轴向区段的气流在缺口处汇聚,增加轴向区段的储风体积,在电吹风启动瞬间,气流被风扇单元抽吸进入轴向区段且部分气流逐渐在缺口处汇聚或者通过缺口进入缺口筒的内部,其余气流沿缺口筒的外侧壁和筒状壁限定的方向从出风口吹出,使的电吹风启动瞬间风压、风量相对较小;电吹风启动完成,缺口处的气流/或者缺口筒内部空间被填满以后,此部分气流会在轴向区段的其余气流的带动下从出风口吹出,提高风压和风量,且缺口处的储存的气流能够平衡出风口处的风量和风压,使从出风口处吹出的风量和风压相对恒定。优选的,所述缺口自缺口筒的上游向其下游延伸,所述缺口的长度与缺口筒的长度之比不小于1/2。好处是,形成适当的储风区域,对电吹风启动瞬间的风量和风压进行缓冲。当两者长度之比小于1/2时,对电吹风启动瞬间的风量和风压的缓冲效果不明显。优选的,所述手柄组件与外壳连接处形成使两者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缺口延伸至连通口的上游侧。好处是,既能对电吹风启动瞬间的风量和风压进行缓冲,又不至于损失较多的风量和风压。优选的,所述手柄组件与外壳连接处形成使两者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缺口延伸至/越过连通口的下游侧;或者所述缺口延伸至连通口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好处是,增大储风区域面积,对电吹风启动瞬间的风量和风压进行缓冲。优选的,所述连通口与缺口错开设置。好处是,使连通口处的气流进入轴向区段,增大风量和风压。优选的,所述缺口位于外壳轴线的上方。好处是,当使用电吹风吹发时,外壳轴线上方的位置较其下方的位置相对远离头皮表面,出风口对应内部缺口的设置位置处风压和风量相对较小,使出风口风压和风量较大的位置较长时间对着头发,有利于快速烘干头发。优选的,所述缺口筒上设有使主风道的气流进入缺口筒的穿孔,所述穿孔和缺口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好处是,使气流进入缺口筒后经过最短的距离到达缺口处,促进缺口处储存气流的流动从出风口吹出,提高风量和风压。或者,所述缺口筒上设有使主风道的气流进入缺口筒的穿孔,所述穿孔位于缺口起始端的上游侧,且两者相对设置。好处是,保证从穿孔进入缺口筒的气流能够经过缺口处,促进缺口处储存气流的流动从出风口吹出,提高风量和风压。优选的,所述缺口筒的前端设有一辅助出风口,所述缺口筒内的气流从该辅助出风口吹出。好处是增大风量和风压。优选的,所述主风道包括由手柄组件限定的竖直区段,所述手柄组件与外壳连接处限定气流从竖直区段进入轴向区段的气流入口,所述连通口包括所述气流入口,所述缺口与气流入口错开设置。好处是,当风扇单元设置在手柄组件内时,外壳内的气流由手柄组件进入外壳内,缺口与气流入口错开设置是为了保证气流能够进入外壳内后在外壳内延伸从出风口吹出。优选的,所述缺口为使气流进入缺口筒内的穿孔。好处是,电吹风启动瞬间,气流先通过穿孔进入缺口筒内部,降低启动瞬间的风量和风压;使用一定时间后,风量、风压逐渐升高且逐步恒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吹风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示例中图1中S所指的剖视图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又一示例中图1中S所指的剖视图2。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另一示例中图1中S所指的剖视图3。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示例中缺口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缺口筒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缺口筒的又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缺口筒另一结构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缺口筒又一结构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缺口筒再又一结构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封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辅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换向通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换向通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外壳;2、手柄组件;3、加热单元;301、云母片;3011、悬空端;302、发热丝;4、第一进风口;5、第一出风口,6、轴向区段;7、缺口筒;701、缺口;702、穿孔;703、第二缺口;8、筒状壁;9、连通口;10、气流入口;11、辅助出风口;12、开放端;13开放部;14、延伸部;15、第二缺口;16、开口;17、出风构件;171、阻隔件;172、外圈;173、筋条;18、非封闭管道;19、第一部分;20、第二部分;21、阻隔片;22、辅风道;2201、入口段;2202、出口段;23、第二出风口;24、混合气流出口;25、换向通路;26、导风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6所示,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1、与外壳1连接的手柄组件2、风扇单元、加热单元3、第一进风口4和第一出风口5;所述风扇单元用于抽吸气流从第一进风口4进入电吹风并从第一出风口5吹出形成主风道,所述加热单元3用于加热该气流;所述风扇单元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该扇叶旋转的电机(风扇单元在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主风道包括沿外壳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区段6,所述外壳1内设有具有缺口701的缺口筒7,所述缺口筒7与外壳1内部的筒状壁8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与外壳连接的手柄组件、风扇单元、加热单元、进风口和出风口;/n所述风扇单元用于抽吸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电吹风并从出风口吹出形成主风道,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该气流;/n所述风扇单元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该扇叶旋转的电机;/n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包括沿外壳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区段,所述外壳内设有具有缺口的缺口筒,所述缺口筒与外壳内部的筒状壁限定所述轴向区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与外壳连接的手柄组件、风扇单元、加热单元、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风扇单元用于抽吸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电吹风并从出风口吹出形成主风道,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该气流;
所述风扇单元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该扇叶旋转的电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包括沿外壳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区段,所述外壳内设有具有缺口的缺口筒,所述缺口筒与外壳内部的筒状壁限定所述轴向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沿缺口筒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缺口的长度与缺口筒的长度之比不小于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与外壳连接处形成使两者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缺口延伸至连通口的上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与外壳连接处形成使两者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缺口延伸至/越过连通口的下游侧;或者所述缺口延伸至连通口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金明,叶志文,肖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