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08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传送机、第二传送机和筛选箱,所述工作台一端通过安装设置第一传送机,所述工作台另一端设置第二传送机,所述工作台内一侧通过焊接架安装筛选箱,所述筛选箱一侧顶部通过螺栓安装筛料网,筛料网一侧通过隔板设置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一侧通过螺栓安设刨刀板,所述回收槽内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毛刷辊,所述回收槽一端设置防护槽,所述防护槽内通过螺栓安装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毛刷辊的转动轴连接。可更好的的归类食用菌的价值,大大提高食用菌后期食用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
本技术涉及筛选
,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在面对食用价值较高的食用菌(如松茸、羊肚菌、鸡枞菌等)时,传统的筛选除杂装置较粗简,不能良好的对其规格价值进行分类,没有良好的除杂机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人员可开启转动电机驱动毛刷辊进行转动工作,当面对食用菌表面泥土不易去除时,人员可通过转动的毛刷辊对食用菌进行刷除工作,当面对食用菌上具有不必要的根基或腐坏部位,人员可通过刨刀板对不必要的根基或腐坏部位进行刨除排至回收料室内,通过第二传送带设置的小菌道、中菌道和大菌道,筛选人员可依据食用菌的大小进行小、中、大依次分放,从而更好的的归类食用菌的价值,大大提高食用菌后期食用的品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传送机、第二传送机和筛选箱,所述工作台一端通过安装设置第一传送机,所述工作台另一端设置第二传送机,所述工作台内一侧通过焊接架安装筛选箱,所述筛选箱一侧顶部通过螺栓安装筛料网,筛料网一侧通过隔板设置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一侧通过螺栓安设刨刀板,所述回收槽内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毛刷辊,所述回收槽一端设置防护槽,所述防护槽内通过螺栓安装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毛刷辊的转动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送机上通过转轴卷设置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表面通过硅胶条依次隔设小菌道、中菌道和大菌道。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一侧站槽位,所述工作台另一侧顶部通过螺栓设置摄像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机上通过转轴卷设置第一传送带。进一步地,所述刨刀板一端设置电子称,所述筛选箱内底部为回收料室,所述回收料室内表面涂覆银离子层,所述筛料网、刨刀板底部和回收槽均与回收料室贯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站槽位便于筛选人员站立对第一传送机上第一传送带送至的食用菌进行筛选除杂工作,通过筛料网的设置,如递送至的食用菌尾部粘附泥土,人员可利用筛料网对食用菌的尾部的泥土进行剥落或依附筛料网轻轻敲落,可有效防止食用菌在清洁时掉落回收料室内,回收槽用于投落品质不合格的食用菌至回收料室内,且通过转动电机和毛刷辊的设置,人员可开启转动电机驱动毛刷辊进行转动工作,当面对食用菌表面泥土不易去除时,人员可通过转动的毛刷辊对食用菌进行刷除工作,当面对食用菌上具有不必要的根基或腐坏部位,人员可通过刨刀板对不必要的根基或腐坏部位进行刨除排至回收料室内,通过第二传送带设置的小菌道、中菌道和大菌道,筛选人员可依据食用菌的大小进行小、中、大依次分放,从而更好的的归类食用菌的价值,大大提高食用菌后期食用的品质。2.通过摄像头的设置,可对筛选人员的操作进行监控记录,且筛筛选人员可通过电子称对食用菌的重量进行称重,进而更好的对食用菌的重量规格进行判别,在面对食用价值较高的食用菌时,提高人员对食用菌的食用价值的分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的筛选箱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的筛选箱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第一传送机;3、第二传送机;4、筛选箱;5、第一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7、摄像头;8、大菌道;9、中菌道;10、小菌道;11、筛料网;12、回收槽;13、刨刀板;14、毛刷辊;15、防护槽;16、转动电机;17、电子称;18、回收料室;19、站槽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包括工作台1、第一传送机2、第二传送机3和筛选箱4,所述工作台1一端通过安装设置第一传送机2,所述工作台1另一端设置第二传送机3,所述工作台1内一侧通过焊接架安装筛选箱4,所述筛选箱4一侧顶部通过螺栓安装筛料网11,筛料网11一侧通过隔板设置回收槽12,所述回收槽12一侧通过螺栓安设刨刀板13,所述回收槽12内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毛刷辊14,所述回收槽12一端设置防护槽15,所述防护槽15内通过螺栓安装转动电机16,所述转动电机16的驱动端与毛刷辊14的转动轴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传送机3上通过转轴卷设置第二传送带6,所述第二传送带6表面通过硅胶条依次隔设小菌道10、中菌道9和大菌道8。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第二传送带6设置的小菌道10、中菌道9和大菌道8,筛选人员可依据食用菌的大小进行小、中、大依次分放,从而更好的的归类食用菌的价值。其中,所述工作台1一侧站槽位19,所述工作台1另一侧顶部通过螺栓设置摄像头7。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摄像头7的设置,可对筛选人员的操作进行监控记录。其中,所述第一传送机2上通过转轴卷设置第一传送带5。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传送机2用于传送未经筛选的食用菌至工作台1上。其中,所述刨刀板13一端设置电子称17,所述筛选箱4内底部为回收料室18,所述回收料室18内表面涂覆银离子层,所述筛料网11、刨刀板13底部和回收槽12均与回收料室18贯穿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回收槽12用于投落品质不合格的食用菌至回收料室18内。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工作时,人员站于站槽位19,利用筛料网11对递送至的尾部粘附泥土的食用菌进行剥落或依附筛料网11轻轻敲落,可有效防止食用菌在清洁时掉落回收料室18内,回收槽12用于投落品质不合格的食用菌至回收料室18内,且通过转动电机16和毛刷辊14的设置,人员可开启转动电机16驱动毛刷辊14进行转动工作,当面对食用菌表面泥土不易去除时,人员可通过转动的毛刷辊14对食用菌进行刷除工作,当面对食用菌上具有不必要的根基或腐坏部位,人员可通过刨刀板13对不必要的根基或腐坏部位进行刨除排至回收料室18内,通过第二传送带6设置的小菌道10、中菌道9和大菌道8,筛选人员可依据食用菌的大小进行小、中、大依次分放,从而更好的的归类食用菌的价值,大大提高食用菌后期食用的品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包括工作台(1)、第一传送机(2)、第二传送机(3)和筛选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一端通过安装设置第一传送机(2),所述工作台(1)另一端设置第二传送机(3),所述工作台(1)内一侧通过焊接架安装筛选箱(4),所述筛选箱(4)一侧顶部通过螺栓安装筛料网(11),筛料网(11)一侧通过隔板设置回收槽(12),所述回收槽(12)一侧通过螺栓安设刨刀板(13),所述回收槽(12)内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毛刷辊(14),所述回收槽(12)一端设置防护槽(15),所述防护槽(15)内通过螺栓安装转动电机(16),所述转动电机(16)的驱动端与毛刷辊(14)的转动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包括工作台(1)、第一传送机(2)、第二传送机(3)和筛选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一端通过安装设置第一传送机(2),所述工作台(1)另一端设置第二传送机(3),所述工作台(1)内一侧通过焊接架安装筛选箱(4),所述筛选箱(4)一侧顶部通过螺栓安装筛料网(11),筛料网(11)一侧通过隔板设置回收槽(12),所述回收槽(12)一侧通过螺栓安设刨刀板(13),所述回收槽(12)内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毛刷辊(14),所述回收槽(12)一端设置防护槽(15),所述防护槽(15)内通过螺栓安装转动电机(16),所述转动电机(16)的驱动端与毛刷辊(14)的转动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筛选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机(3)上通过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贵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