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菌丝培养和出菇两用大棚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菌丝培养和出菇两用大棚,同时涉及该食用菌菌丝培养和出菇两用大棚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贵州是个冰雹灾害比较严重的区域,而食用菌棒需要遮阳,通常的遮阳大棚都是平顶的,一但下冰雹,就会在遮阳棚顶堆积,达到一定的重量后,就会把遮阳棚压垮,造成外遮阳棚、内塑料棚、层架以及菌棒压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食用菌生产者带来灾难。且食用菌出菇期适宜的温度是10℃-26℃,遮阳度香菇是三分阳七分阴、红托竹荪一分阳九分阴、毛木耳二分阳八分阴、平菇三分阳七分阴,以往的食用菌大棚大多是采用普通的塑料膜,透光度过大,夏天高温期容易造成菌棒被太阳灼伤,严重影响菌棒质量和降低出菇产量,近年来,也有使用黑白塑料膜,由于不透光,在出菇期又由于光照不足,导致菇脚变长,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不会把遮阳棚压垮,不会造成外遮阳棚、内塑料棚、层架以及菌棒压坏,透光度可调节,棚内温度过高时,可以降低棚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菌丝培养和出菇两用大棚,其特征在于,基础桩(6)上安装有立柱(5),立柱(5)连接顶架(3),顶架(3)连接立柱(4),顶架(3)上面覆盖有遮阳网(2),下面有内棚A(6)、内棚B(8),遮阳网(2)连接脱模线(1),顶架(3)上面顶端安装有喷水管(9),喷水管(9)连接温控式电磁闸(10)一端,温控式电磁闸(10)另一端连接进水管(7),温控式电磁闸(10)中部连接感应探头(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菌丝培养和出菇两用大棚,其特征在于,基础桩(6)上安装有立柱(5),立柱(5)连接顶架(3),顶架(3)连接立柱(4),顶架(3)上面覆盖有遮阳网(2),下面有内棚A(6)、内棚B(8),遮阳网(2)连接脱模线(1),顶架(3)上面顶端安装有喷水管(9),喷水管(9)连接温控式电磁闸(10)一端,温控式电磁闸(10)另一端连接进水管(7),温控式电磁闸(10)中部连接感应探头(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和出菇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棚A(6)、内棚B(8)相同,分别包括塑料膜A(12)、主拱管(15),主拱管(15)上面覆盖塑料膜B(13),左右两侧覆盖塑料膜C(14),前后两端头覆盖塑料膜A(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丝培养和出菇两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膜A(12)是黑白塑料膜、绿白塑料膜、长寿塑料膜、塑料格子膜中的一种,塑料膜B(13)是黑白塑料膜、绿白塑料膜、长寿塑料膜、塑料格子膜中的一种,塑料膜C(14)为黑白塑料膜、绿白塑料膜、长寿塑料膜、塑料格子膜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丝培养和出菇两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3)是人字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和出菇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网(2)是网状,可以卷起和盖下,塑料膜A(12)、塑料膜B(13)、塑料膜C(14)可以卷起和盖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和出菇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9)上设置有若干弧型排列的喷头(16)。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和出菇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格子膜遮阳度60%--90%,长寿塑料膜遮阳度5%--10%,黑白塑料膜遮阳度100%,绿白塑料膜遮阳度50%--60%。
8.一种食用菌菌丝培养和出菇两用大棚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一种食用菌菌丝培养大棚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感应探头的连接
把感应探头(11)插在菌棒上,放在内棚的菌棒层架上层;
2)温度设定
内棚温度可根据各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的要求,感应探头(11)感应使温控式电磁闸(10)打开的温度设定在18-26℃,关闭温度设定在17-25℃,当内棚层架上层的菌棒温度达到设定温度18-26℃时,感应探头(11)感应连通电源将温控式电磁闸(10)打开,喷水管(9)上的喷头(16)喷水,当内棚层架上层的菌棒温度到17-25℃时,感应探头(11)感应关闭电源,温控式电磁闸(10)关闭,喷水管(9)上的喷头(16)停止喷水即可;
3)外棚光照补给
内棚需要光照时,通过拉动脱模线(1)将遮阳网(2)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孟谈,姚庭永,郭国雄,陈祖瑶,周金忠,文静,王思丽,陈莉,高如军,陈孟栋,陈孟元,吴立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