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距栽种用定点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959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37
一种等距栽种用定点工具,包括转筒、呈矩形的转动架、拉杆,所述转筒转动穿装于所述转动架的第一横杆,所述拉杆安装于所述转动架的第二横杆,所述转筒侧壁可拆卸等距插装有若干打点桩,所述转筒两端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转筒侧壁阵列开设有若干插孔,所述打点桩等距间隔插装于所述插孔。转筒行进过程中,每相距同样的距离打点桩便插入土里,在厢面留下等距的坑位,以此实现定点目的,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装置体型较小,不会对厢面垒土造成重压,适用于大型栽种机无法适用的场所。

A fixed point tool for equidistant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距栽种用定点工具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等距栽种用定点工具。
技术介绍
农业栽种过程中,既要高效利用耕地面积,又不能加剧作物之间的遮蔽影响,因此,需要对各作物的种植间距进行控制。现有的农耕机械设备,大都是体型庞大的重型机械,虽然能实现等距栽种及其他自动化功能,但是适用范围较小,较适用于幅员辽阔的平原等大场地,对于大棚或温室等小空间则完全不适用。另外,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栽种前大都会进行翻土施肥,或开厢垄土,利用植物根系生长,特别是农作物套种时,大都会对土壤进行分层分区。如果采用农耕机械则可能将土壤压实,破坏土壤的层次,不利于套种作物生长,不能达到套种方法增产增收的目标。目前,针对农耕机械不适用的场所,特别是在厢面定距打点,大都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实现定距,效率较低,需要设计一种工具满足小场所的定距栽种需求,减轻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等距栽种用定点工具,适用于在小场所等距栽种农作物,可快捷实现在厢面等距定点,提高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等距栽种用定点工具,包括转筒、呈矩形的转动架、拉杆,所述转筒转动穿装于所述转动架的第一横杆,所述拉杆安装于所述转动架的第二横杆,所述转筒侧壁可拆卸等距插装有若干打点桩,所述转筒两端设置有环形挡板。进一步地,所述转筒侧壁阵列开设有若干插孔,所述打点桩等距间隔插装于所述插孔。进一步地,所述拉杆设置为弧形的伸缩杆。所述拉杆一端设置有转动套,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转动套转动穿装于所述第二横杆。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套与第二横杆之间安装有耐磨橡胶套。所述转动套与第二横杆贯穿开设有螺孔,用于插装螺钉将两者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底面安装有万向轮。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在圆柱形转筒外壁等距安装打点桩,转筒行进过程中,每相距同样的距离打点桩便插入土里,在厢面留下等距的坑位,以此实现定点目的,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装置体型较小,不会对厢面垒土造成重压,适用于大型栽种机无法适用的场所。2、对定点工具的细节进行了优化,打点桩插装位置可调节,扩大适用范围;转筒两端设置环形挡板,将转筒限位跨坐于厢面,避免行程偏移,打点线性度更好;拉杆可伸缩可转动,增强使用舒适性,便于收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转筒,10-插孔,11-环形挡板,2-打点桩,3-转动架,31-第一横杆,32-第二横杆,4-拉杆,40-转动套,41-螺孔,5-把手,6-螺钉,7-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等距栽种用定点工具,包括转筒1、呈矩形的转动架3、拉杆4,所述转筒1转动穿装于所述转动架3的第一横杆31,所述拉杆4安装于所述转动架3的第二横杆32,所述转筒1侧壁可拆卸等距插装有若干打点桩2,所述转筒1两端设置有环形挡板11。打点桩2等距设置,通过拉杆4拉动转筒1行进时,每隔一段距离打点桩2便插入土面,并留下定位坑。打点桩2可拆卸,根据栽种间距调整打点桩2的排列位置,增强装置的适用性,可重复适用于不同间距的栽种工序。转筒1两端设置的环形挡板11卡在厢面两侧的厢沟,使转筒1限位落入厢面,行进过程中始终跨坐于厢面,沿着厢面行进不偏移,打点线性度更好。转动架3的三条边为一体结构,安装时,首先将转筒1穿装于第一横杆31,拉杆4安装于第二横杆32,然后将转动架3的第四边焊接固定(如图中阴影部位为焊接点)。进一步地,所述转筒1侧壁阵列开设有若干插孔10,所述打点桩2等距间隔插装于所述插孔10。打点桩2插入端与插孔10尺寸匹配,插装时通过敲打卡紧,拆卸时用工具撬出,根据栽种间距将打点桩2插装于合适的位置。转筒1和/或打点桩2可采用木质材料或塑料材质等延展性较好的轻质材料。进一步地,所述拉杆4设置为弧形的伸缩杆,根据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调节拉杆4长度,以更好地推动转筒1转动,增强使用舒适性。所述拉杆4一端设置有转动套40,另一端设置有把手5,所述转动套40转动穿装于所述第二横杆32。拉杆4可转动,便于收纳,使用完成后,将拉杆4向转筒1方向旋转并拢,使用时再转动至45°方向推动转筒1。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套40与第二横杆32之间安装有耐磨橡胶套。所述转动套40与第二横杆32贯穿开设有螺孔41,用于插装螺钉6将两者固定。为了避免推动过程中拉杆4与第二横杆32之间打滑晃动,增设弹性材质的橡胶套,一方面增强耐磨性,另一方面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打滑。进一步地,在打点过程中,插装螺钉6将拉杆4固定;打点完成后收纳装置,拆除螺钉6即可转动拉杆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杆32的两端底面安装有万向轮7,增设两个万向轮7,与转筒1形成三角形式,推动时行进更平稳,同时也可减小总体摩擦力,更省力。具体实施过程:(1)根据栽种间距在转筒1侧壁插装好打点桩2,将转筒1置于厢面上,两端的环形挡板11位于厢面两侧的厢沟内;(2)转动拉杆4位于右上45°方向,使转动套40于第二横杆32的螺孔41贯通,插入螺钉6将两者固定,然后根据使用者身高调整拉杆4长度;(3)手持把手5或采用小型驱动装置,拖动转筒1转动行进,打点桩2在土面留下等距的坑位,转筒1不停行进完成整个厢面的打点;(4)取出螺钉6,转动拉杆4,使弧形的拉杆4并拢于转筒1外壁,将装置收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距栽种用定点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筒(1)、呈矩形的转动架(3)、拉杆(4),所述转筒(1)转动穿装于所述转动架(3)的第一横杆(31),所述拉杆(4)安装于所述转动架(3)的第二横杆(32),所述转筒(1)侧壁可拆卸等距插装有若干打点桩(2),所述转筒(1)两端设置有环形挡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距栽种用定点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筒(1)、呈矩形的转动架(3)、拉杆(4),所述转筒(1)转动穿装于所述转动架(3)的第一横杆(31),所述拉杆(4)安装于所述转动架(3)的第二横杆(32),所述转筒(1)侧壁可拆卸等距插装有若干打点桩(2),所述转筒(1)两端设置有环形挡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距栽种用定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侧壁阵列开设有若干插孔(10),所述打点桩(2)等距间隔插装于所述插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距栽种用定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设置为弧形的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鹤冰熊艳向华丰张生张洪成吴培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