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侧键、移动终端侧键结构和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861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1:09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侧键、移动终端侧键结构和移动终端,其中,移动终端侧键包括:按键载体;按键载体包括具有按压面的按键键帽和设置于按键键帽背离按压面一侧的软胶部,软胶部背离按键键帽一侧的表面中部形成有用于与按键柔性电路板配合的按键导电基、用于与按键柔性电路板朝向按键键帽的表面相抵的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其中,沿按键载体的长度方向,按键导电基位于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之间,且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与软胶部具有一体式结构。本申请公开的移动终端侧键,可有效地解决移动终端侧键晃动的问题。

A mobile terminal side key, a mobile terminal side key structure and a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侧键、移动终端侧键结构和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侧键、移动终端侧键结构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作为可随时携带并使用的电子产品,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很多移动终端,用户在使用时,由于侧键容易晃动,而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侧键,可有效解决移动终端侧键晃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侧键终端,包括:按键载体;所述按键载体包括具有按压面的按键键帽和设置于所述按键键帽背离所述按压面一侧的软胶部,所述软胶部背离所述按键键帽一侧的表面中部形成有用于与按键柔性电路板配合的按键导电基、用于与按键柔性电路板朝向所述按键键帽的表面相抵的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其中,沿所述按键载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按键导电基位于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软胶部具有一体式结构。本技术中的移动终端侧键,在软胶部朝向按键柔性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且位于中部的按键导电基的两侧,当侧键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弹性支撑部与第二弹性支撑部能够支撑按键键帽,保证侧键不晃动,当用户按压侧键时,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产生形变,在支撑按键键帽的同时也不会影响侧键的行程。因此,本技术中的移动终端侧键,通过设置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可以有效地解决侧键的晃动问题。此外,由于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可选择的与软胶部具有一体式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节约成本。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凸起,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凸起,且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与所述软胶部均具有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的凸起具有牛角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的牛角尖的弯折方向均背离所述按键导电基。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的牛角尖的弯折方向均朝向所述按键导电基。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的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或者硅胶。优选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侧键结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侧键和按键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按键柔性电路板朝向所述按键载体的一侧具有用于与所述按键导电基配合的金属弹片导电膜。优选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和上述所述的移动终端侧键结构,其中,所述按键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侧键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侧键,包括:按键载体;按键载体包括具有按压面的按键键帽1和设置于按键键帽1背离按压面一侧的软胶部2,软胶部2背离按键键帽1一侧的表面中部形成有用于与按键柔性电路板7配合的按键导电基3、用于与按键柔性电路板7朝向按键键帽1的表面相抵的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其中,沿按键载体的长度方向,按键导电基3位于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之间,且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中的至少一个与软胶部2具有一体式结构。本技术中的移动终端侧键,在软胶部2朝向按键柔性电路板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且位于中部的按键导电基3的两侧,当侧键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弹性支撑部5与第二弹性支撑部6能够支撑按键键帽1,保证侧键不晃动,当用户按压侧键时,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产生形变,在支撑按键键帽1的同时也不会影响侧键的行程。因此,本技术中的移动终端侧键,通过设置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可以有效地解决侧键的晃动问题。此外,由于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可选择的与软胶部2具有一体式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节约成本。进一步地,第一弹性支撑部5包括至少一个凸起,第二弹性支撑部6包括至少一个凸起,且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与软胶部2均具有一体式结构。例如,由于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不一定会准确地按压侧键的中部,而是偏侧键的一端,可在对应的一端设置两个凸起,另一端设置一个凸起,可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更好地保证侧键不晃动。当然,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也可均设置一个凸起。此外,由于第一弹性支撑部5与第二弹性支撑部6与软胶部2均具有一体成型结构,还可避免另外增加辅助支撑部导致成本增加,因此,节约了成本。进一步,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的凸起具有牛角状结构,具体地,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的牛角尖的弯折方向可均背离按键导电基3,当用户按压侧键时,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均向背离按键导电基3的方向变形;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的牛角尖的弯折方向也可均朝向按键导电基3,当用户按压侧键时,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均朝向按键导电基3的方向变形。上述方案中,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均可在保证侧键不晃动的情况下,不影响侧键的使用行程。具体地,第一弹性支撑部5和第二弹性支撑部6的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或者硅胶,普遍使用,且弹性好。基于同一思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侧键结构,包括上述提及的移动终端侧键和按键柔性电路板7,其中,按键柔性电路板7朝向按键载体的一侧具有用于与按键导电基3配合的金属弹片导电膜4。基于同一思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8和上述的移动终端侧键结构,其中,按键柔性电路板7设置于壳体8上,壳体8可用于支撑该移动终端侧键结构。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侧键,其特征在于,包括:/n按键载体;/n所述按键载体包括具有按压面的按键键帽和设置于所述按键键帽背离所述按压面一侧的软胶部,所述软胶部背离所述按键键帽一侧的表面中部形成有用于与按键柔性电路板配合的按键导电基、用于与按键柔性电路板朝向所述按键键帽的表面相抵的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其中,沿所述按键载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按键导电基位于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软胶部具有一体式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侧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键载体;
所述按键载体包括具有按压面的按键键帽和设置于所述按键键帽背离所述按压面一侧的软胶部,所述软胶部背离所述按键键帽一侧的表面中部形成有用于与按键柔性电路板配合的按键导电基、用于与按键柔性电路板朝向所述按键键帽的表面相抵的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其中,沿所述按键载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按键导电基位于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软胶部具有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侧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凸起,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凸起,且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与所述软胶部均具有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侧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和第二弹性支撑部的凸起具有牛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竹苗
申请(专利权)人: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