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9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包括输入电压、充电电池,还包括场效应管以及三极管;输入电压正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三极管的基极和输入电压负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的栅极和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场效应管的漏极和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并联后与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稳压二极管是否有电压来控制三极管的关断进而控制场效应管管开通或关断,以控制输入电压与充电电池之间的关断。

A charging anti backflow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
技术介绍
充电电路与充电电池之间需要一个防倒灌电路,防止在没有充电的情况下,充电电路消耗电池的电量。现有技术中,充电电路与充电电池之间是串联一个二极管以防电池电量倒灌,但是由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大的缘故,造成功率损耗、发热都非常大,致使充电效率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充电电路中电流倒灌、充电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效率高的充电防倒灌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包括场效应管、稳压二极管以及三极管;所述输入电压正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三极管的基极和输入电压负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漏极与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与输入电压负极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优选的,还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优选的,所述场效应管为P沟道型场效应管;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是通过利用输入电压和充电电池之前的电压差检测充电器是否接入以控制MOS管的开通和关断,从而控制充电电路与充电电池之间的关断,防止了充电电池的电量倒灌回流到充电电路中,节约了充电电池的电量,提高了利用效率;且电路中元器件少,节约了电路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1的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2的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示意图,包括输入电压、稳压二极管、场效应管和三极管,输入电压正极Vin+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输入电压负极Vin-连接,输入电压负极Vin-通过导线与充电电池负极Bat-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充电电池的负极Bat-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并联后与充电电池的正极Bat+连接。本实施例中,场效应管Q2为P沟道型场效应管;所述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本实施例中,充电电池的充满电电压为12.6V,稳压二极管D1的稳压值需要大于12.6V,可选择13V的稳压二极管。充电时场效应管Q1是处于开通状态,当停止充电或者在断电时,输入电压两端(Vin+和Vin-)的电压、充电电池电压都低于稳压二极管的13V稳压值,因此三极管Q2截止,场效应管Q1关闭,起到了防倒灌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1的作用是限流,可根据第一二极管D1的工作电流取电阻值,防止电路中二极管的电压过大从而被击穿。本实施例中,第一二极管D1采用稳压二极管,可选择13V的稳压二极管,用于检测电路中是否有电压输入,若有且高于13.6V则导通三极管Q2(三极管有0.6V的压降),进而控制场效应管Q1的开启;若没有,即充电电池电压小于第一二极管D1的稳压值,则三极管Q2关断,从而控制场效应管Q1关闭,使得充电电池的电流不能倒灌到充电电路中,与单独使用二极管防倒灌对比,非常明显地提高了充电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2的作用是为第一二极管D1提供一个较小的工作电流,同时防止输入电压出现波动,导致电路中出现微小电流从而使三极管Q2导通进而闭合场效应管Q1,就会使得充电电池的电量倒灌回充电电路。本实施例中,第三电阻R3的两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漏极连接,在充电停止三极管Q2截止后,可防止场效应管Q1的漏极处于悬空状态的误导通;第四电阻R4连接在三级管Q2和场效应管Q1之间,可以调节场效应管Q1的开启速度及电压。实施例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示意图,场效应管Q3为N沟道型场效应管;所述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输入电压正极Vin+通过导线直接与充电电池正极Bat+连接,输入电压负极Vin-通过场效应管Q3与充电电池负极Bat-连接;即输入电压负极Vin-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3的源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三极管Q4的基级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输入电压正极Vin+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级与充电电池正极Bat+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充电电池负极Bat-连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包括输入电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场效应管、稳压二极管、电阻以及三极管;/n所述输入电压正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三极管的基极和输入电压负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漏极与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包括输入电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场效应管、稳压二极管、电阻以及三极管;
所述输入电压正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三极管的基极和输入电压负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漏极与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


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纯侯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神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