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及配电台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79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及配电台区,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划分为四个区域:进线区、负荷出线区、电能治理区和能量管理区;进线区中设置有进线开关;负荷出线区中设置有出线开关;电能治理区中设置有电能质量调节设备;能量管理区中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与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内部整体分区和结构清晰,在配电台区出现问题或故障时便于查找问题所在,利于后期维护。

Distribution compensation integrated device and distribution area based on distribution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及配电台区
本技术属于电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及配电台区。
技术介绍
配电台区,一般指电力系统中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配电台区作为单台配电变压器到用户的供电区域,能够实现电能分配,持续提供电给用户,保证一个区域的正常用电。配电台区内一般包括变压器和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04129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柱上式一体化智能配电台区,该柱上式一体化智能配电台区包括变压器和低压配电箱(即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低压配电箱包括无功补偿单元、进线单元、多个出线单元、电能计量单元、电压/电流监测模块等多个模块/单元。而且,各个省区为响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号召,对农网及老城区实施了台区改造,改造项目主要包括配电部分的升级及加装三相不平衡治理单元,这无疑增加了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中的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由于设备数量较多,安装分散、凌乱,布置无规则,随意布置,在配电台区出现问题或故障时不便于查找问题所在,不便于维护。<br>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进线区、负荷出线区、电能治理区和能量管理区;/n所述进线区中设置有进线开关,用于与变压器二次侧相连;/n所述负荷出线区中设置有出线开关,用于与台区内对应的负载相连以为负载供电;/n所述电能治理区中设置有电能质量调节设备,所述电能质量调节设备包括三相不平衡治理单元、谐波治理单元和无功补偿单元;/n所述能量管理区中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与控制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进线开关所在进线线路上、出线开关所在各出线支路上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采样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控制连接所述电能质量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进线区、负荷出线区、电能治理区和能量管理区;
所述进线区中设置有进线开关,用于与变压器二次侧相连;
所述负荷出线区中设置有出线开关,用于与台区内对应的负载相连以为负载供电;
所述电能治理区中设置有电能质量调节设备,所述电能质量调节设备包括三相不平衡治理单元、谐波治理单元和无功补偿单元;
所述能量管理区中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与控制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进线开关所在进线线路上、出线开关所在各出线支路上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采样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控制连接所述电能质量调节设备、进线开关和出线开关,还具有用于与各个负载、主站进行数据交互的通信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各出线支路上的电能计量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电能质量调节设备之间、控制器与各个负载之间均采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无线通信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通信方式为HPLC通信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配电台区的配电补偿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式为LoRa通信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浩然甘江华马骏高鹏李新元程兴邦刘超赵玲吴道阳吕海超曹智慧化楠詹金果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