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玉彪专利>正文

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3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包括:电刷本体、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连接于电刷本体底端的两侧且与电刷本体导通,电刷本体底端的中间设有孔,圆孔位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中间,圆孔内设有第三导线,第三导线包裹设有绝缘层,绝缘层设于圆孔与第三导线之间;第三导线远离电刷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器。电刷本体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磨损到第三导线的预埋端时,先将第三导线的绝缘层的表皮磨穿,然后第三导线与电刷本体或铜排连通,此时第三导线带电,报警器此时为工作状态,报警器发出蜂鸣声,提醒用户应该立即更换电刷本体,已达到滑触线电刷本体极限磨损的情况。

Sliding contact wire for automatic alarm of brush limit 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
本技术涉及集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
技术介绍
滑触线是一种向移动电器供电的装置,供电电缆是镶嵌在绝缘护套内的铜排,绝缘护套有一面开口,移动电器与电刷相连,在保持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沿铜排表面移动,铜排输出的电力,经电刷与铜排相接触的表面,将电流传向用电器。无电缆滑触线(替代施工梯电缆)使用的集电器,集电器上的电刷磨损的时候,通常需要拆下集电器再进行测量,这种办法效率较低,操作性不高,也给产品使用者带来困扰。后来提出了比较直观的观察电刷磨损情况,即在电刷上做打点标记,磨损到标记处时电刷则需要立刻更换。但集电器上未设置电刷磨损的自动报警装置,维修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查看,而电刷设置在集电器的壳内,维修人员很难直接观察到使用情况,还是给产品使用者带来困扰;为了防患于未然,须在可能出现故障的前期,即对磨损的电刷进行更换,为此要能够主动得知电刷的磨损程度,以便在电刷达到事先确定的磨损程度时,及时更换电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当电刷磨损到一定程度时能够自动报警,提醒用户及时更换电刷的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包括:电刷本体、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刷本体底端的两侧且与所述电刷本体导通,所述电刷本体底端的中间设有孔,所述圆孔位于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中间,所述圆孔内设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包裹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圆孔与所述第三导线之间;所述第三导线远离所述电刷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器。优选的,所述圆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插入所述电刷本体的深度。优选的,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警示灯或声光报警器。优选的,述电刷本体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由上至下延伸,且所述凹槽平行于所述圆孔的轴线。优选的,所述电刷本体底端的两侧设有凸出的第三圆台,所述第三圆台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外侧。优选的,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夹持块、夹套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镶嵌固定于所述圆孔内,所述夹套包括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所述第一圆台由大端向小端收缩的方向和第二圆台由大端向小端收缩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三导线穿过所述夹套;所述夹持块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夹持块内设有第一圆锥孔,所述第一圆锥孔与所述第一圆台相配合;所述锁紧螺母设有内螺纹和第二圆锥孔,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夹持块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二圆锥孔与所述第二圆台相配合,所述第二圆锥孔的大端与所述内螺纹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夹套上设有切槽,所述切槽沿着所述夹套纵向切割。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电刷本体在烧结成型时预留圆孔,烧结成型后,将完全包裹绝缘层的第三导线预埋在圆孔里,这样可确保第三导线的预埋端不能直接裸露与电刷接触;然后现将第三导线的另一端与报警器的火线连接,报警器另一端接零线,报警器此时为不工作状态;电刷本体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磨损到第三导线的预埋端时,先将第三导线的绝缘层的表皮磨穿,然后第三导线与电刷本体或铜排连通,此时第三导线带电,报警器此时为工作状态,报警器发出蜂鸣声,提醒用户应该立即更换电刷本体,已达到滑触线电刷本体极限磨损的情况。因此电刷本体设置在集电器的壳内,无需拆下集电器进行定期观察,可自动报警,确保用户的正常使用,同时也方便区分电刷故障。另外电刷本体上安装第三导线,省时省力,并且联接牢靠,即使在集电器的移动过程中,第三导线也不易脱落,可以确保用户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的左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锁紧装置的结构设计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夹套的外形结构示意图;11-电刷本体;12-第一导线;13-第二导线;14-第三导线;15-圆孔;17-凹槽;18-第三圆台;19-夹持块;20-夹套;21-锁紧螺母;22-第一圆台;23-第二圆台;24-第一圆锥孔;25-第二圆锥孔;26-切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包括:电刷本体11、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所述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刷本体11底端的两侧且与所述电刷本体11导通,所述电刷本体11底端的中间设有圆孔15,所述圆孔15位于所述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的中间,所述圆孔15内设有第三导线14,所述第三导线14包裹设有绝缘层16,所述绝缘层16设于所述圆孔15与所述第三导线14之间;所述第三导线14远离所述电刷本体11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器。电刷本体11的顶端与铜排压紧接触且在铜排的表面移动,铜排将电力输入,经由电刷本体11及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输入至用电器;通常电刷本体磨损掉11mm时就应该更换,电刷本体11在烧结成型时预留圆孔15,烧结成型后,将完全包裹绝缘层16的第三导线14预埋在圆孔15里,这样可确保第三导线14的预埋端不能直接裸露与电刷接触。然后现将第三导线14的另一端与报警器的火线连接,报警器另一端接零线,报警器此时为不工作状态。电刷本体11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磨损到第三导线14的预埋端时,先将第三导线14的绝缘层16的表皮磨穿,然后第三导线14与电刷本体或铜排连通,此时第三导线带电,报警器此时为工作状态,报警器发出蜂鸣声,提醒用户应该立即更换电刷本体,已达到滑触线电刷本体极限磨损的情况。为了避免集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圆孔15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插入所述电刷本体11的深度。这样先将第三导线14的绝缘层16的表皮磨穿,第三导线14与电刷本体或铜排连通并报警电刷本体极限磨损的情况,避免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磨损时出现故障,因此圆孔15的深度决定电刷本体11的磨损极限。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警示灯或声光报警器。所述电刷本体11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长度由上至下延伸,且所述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刷本体(11)、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所述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刷本体(11)底端的两侧且与所述电刷本体(11)导通,所述电刷本体(11)底端的中间设有圆孔(15),所述圆孔(15)位于所述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的中间,所述圆孔(15)内设有第三导线(14),所述第三导线(14)包裹设有绝缘层(16),所述绝缘层(16)设于所述圆孔(15)与所述第三导线(14)之间;/n所述第三导线(14)远离所述电刷本体(11)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刷本体(11)、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所述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刷本体(11)底端的两侧且与所述电刷本体(11)导通,所述电刷本体(11)底端的中间设有圆孔(15),所述圆孔(15)位于所述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的中间,所述圆孔(15)内设有第三导线(14),所述第三导线(14)包裹设有绝缘层(16),所述绝缘层(16)设于所述圆孔(15)与所述第三导线(14)之间;
所述第三导线(14)远离所述电刷本体(11)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15)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13)插入所述电刷本体(11)的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警示灯或声光报警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刷极限磨损自动报警的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本体(11)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长度由上至下延伸,且所述凹槽(17)平行于所述圆孔(15)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彪陈振坤沙懋华江旗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