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717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2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绝缘的壳体,其包括一体形成的上壳体、下壳体以及柔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能够相对所述下壳体绕所述连接部转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装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形成收容空间;印刷电路板,其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若干导电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连接部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该电子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并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车载气囊的电子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应用于机动车的控制装置例如控制车载气囊的电子控制装置通常配备有适用于安装在机动车辆的结构部件上的外壳。支承实现功能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的印刷电路板容纳于由外壳构成的内部空间中,印刷电路板由外壳包覆施加保护,防止外界的撞击造成损坏,在例如车辆遭受撞击时依然可以可靠地启动车载气囊从而保护乘员的安全。电子控制装置的外壳还装配有用于接线的电连接器,其提供与传感器、执行器或者其它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组装电子控制装置的过程中,外壳、印刷电路板和电连接器分别由不同的制造商制造,组装程序复杂并且组装过程中由这些部件本身的公差累计而来的误差可能引起组装不合格进而导致电子控制装置不能正常工作,例如:电子控制装置会受到来自机动车内燃机的振动或者车辆行驶产生的振动,从而使得例如电连接器受到连接至其的线束的拉扯而可能导致电连接器相对于外壳的松动从而影响电子控制装置的正常工作,例如影响传感器准确地探测物理量。组装误差还会导致电子控制装置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性能的降低,比如防水性能达不到要求。因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控制装置组装程序复杂和组装过程中由多种部件本身的公差累计而来的误差引起组装不合格的问题。在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绝缘的壳体,其包括一体形成的上壳体、下壳体以及柔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能够相对所述下壳体绕所述连接部转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装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形成收容空间;印刷电路板,其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若干导电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连接部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包括底壁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体形成于底壁的边缘,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嵌入成型于所述连接块中,所述连接块的外周面上具有第三凸条;所述上壳体包括顶壁和围设于所述顶壁边缘的侧壁,在所述顶壁和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的靠近所述连接块的边缘处形成开口,所述侧壁和顶壁的位于所述开口处的边缘具有内折缘,所述侧壁和顶壁的内表面上具有平行于所述内折缘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内折缘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装在一起时,所述第三凸条卡合入所述第一凹槽。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部分别地位于所述底壁的相对边缘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所述底壁的至少一个边缘空缺。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还具有沿所述底壁的边缘向所述收容空间凸起的防水壁,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装在一起时所述防水壁位于所述侧壁的内侧,所述防水壁的外表面接合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二凸条,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装在一起时,所述防水壁止抵于所述第二凸条。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还具有若干个支脚,其分别一体成形于所述下壳体的底壁,所述支脚具有贯穿上下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装在一起时,所述上壳体的侧壁和位于所述侧壁处的内折缘止抵于所述支脚。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底壁的内表面上具有若干个支撑柱,其用于支撑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支撑柱具有热熔铆接头,所述支撑柱还铆接固定所述印刷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由塑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厚度为1.3mm至1.5mm,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为0.4mm至0.6mm。由以上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电子控制装置,通过上下壳体和电连接器的一体形成,实现了电子控制装置组成部件的集成,还简化了组装程序。同时,由于上下壳体以及电连接器之间一体形成,使组装完成后的电子控制装置具有良好的密闭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特征、特点、优点和益处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显示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壳体打开状态下不包含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壳体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3示出了具有直角平行六面体形或大致为方块体形状壳体的电子控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控制装置控制例如机动车辆的车载气囊的工作。该电子控制装置可以是设置在车辆相对安全的区域例如在驾驶员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通常被称为通道的区域中,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点燃车载气囊的点火装置的一种电子控制装置10。请参考图1和图2,电子控制装置10包括:壳体、印刷电路板20和电连接器30。壳体为通过塑料注塑成型的绝缘盒状结构,壳体优选地由玻纤增强聚丙烯制成,因此壳体容易变形且容易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壳体包括一体形成的上壳体11、下壳体12以及柔性的连接部13。连接部13连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能够相对下壳体12绕连接部13转动。为了便于转动,连接部13的厚度薄于上壳体11、下壳体12的厚度,其中,上壳体11、下壳体的厚度为1.3mm至1.5mm,连接部13的厚度为0.4mm至0.6mm。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组装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形成收容空间A。印刷电路板20为呈平面的器件,印刷电路板20包括设置于其上的控制车载气囊工作的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20安装在收容空间A中,壳体对印刷电路板20施加保护。电连接器30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和通讯,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32,若干导电端子32固定于壳体上。导电端子32包括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其中,第一连接部321伸出壳体外,第二连接部322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20。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21电连接至外部设备例如传感器类、执行器类设备。第二连接部322连接至印刷电路板20上的配线电路图案。下壳体12包括底壁121和连接块31,连接块31一体形成于底壁121的边缘处,连接块31与连接部13分别位于底壁121的相对边缘处,底壁121位于连接块31与连接部13之间的相对两个边缘全部或者部分没有设置与连接块31平齐的壁,亦即底壁121的至少一个边缘空缺。在安装印刷电路板20时,方便从空缺的边缘处操作和观察印刷电路板20。若干导电端子32嵌入成型于连接块31中,连接块31的外周面上具有第三凸条33,第三凸条33可以连续分布或者不连续分布。上壳体11包括顶壁111和围设于顶壁111边缘的侧壁112,在顶壁111和相对的两个侧壁112的靠近连接块31的边缘处形成开口B,侧壁112和顶壁111的位于开口B处的边缘具有内折缘113,侧壁112和顶壁111的内表面上具有平行于内折缘113的第一凸条114,第一凸条114和内折缘113形成的第一凹槽115,组装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时,第三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n绝缘的壳体,其包括一体形成的上壳体(11)、下壳体(12)以及柔性的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连接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能够相对所述下壳体(12)绕所述连接部(13)转动,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组装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形成收容空间(A);/n印刷电路板(20),其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A)内;/n若干导电端子(32),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电端子(32)包括第一连接部(321)及第二连接部(322),所述第一连接部(321)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连接部(322)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的壳体,其包括一体形成的上壳体(11)、下壳体(12)以及柔性的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连接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能够相对所述下壳体(12)绕所述连接部(13)转动,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组装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形成收容空间(A);
印刷电路板(20),其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A)内;
若干导电端子(32),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电端子(32)包括第一连接部(321)及第二连接部(322),所述第一连接部(321)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连接部(322)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包括底壁(121)和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一体形成于底壁(121)的边缘,所述若干导电端子(32)嵌入成型于所述连接块(31)中,所述连接块(31)的外周面上具有第三凸条(33);所述上壳体(11)包括顶壁(111)和围设于所述顶壁(111)边缘的侧壁(112),在所述顶壁(111)和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112)的靠近所述连接块(31)的边缘处形成开口(B),所述侧壁(112)和顶壁(111)的位于所述开口(B)处的边缘具有内折缘(113),所述侧壁(112)和顶壁(111)的内表面上具有平行于所述内折缘(113)的第一凸条(114),所述第一凸条(114)和所述内折缘(113)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15),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组装在一起时,所述第三凸条(33)卡合入所述第一凹槽(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1)与所述连接部(13)分别地位于所述底壁(121)的相对边缘处,所述连接块(31)与所述连接部(13)之间的所述底壁(121)的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康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