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659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二竖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竖板,所述铁芯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铁芯的下方设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下方内部安装有调整装置,所述圆盘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动力装置。该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通过第一电机、槽轮、皮带轮、线轮、线缆、圆盘和铁芯之间的配合,使通过螺杆和圆盘圆心之间的位置调整即可实现线缆的松紧状态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缠线过程中因线缆松紧状态不好影响缠线效果的问题,通过L型杆、横杆、第一竖板、铁芯和把手之间的配合,使辊轮可在铁芯的外壁进行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铁芯转动过程中采用滑动限制易造成磨损的问题。

An automatic winding device of ring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绕线
,具体为一种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常用的变压器铁芯一般都是用硅钢片制做的,硅钢是一种含硅的钢,其含硅量在0.8~4.8%,由硅钢做变压器的铁芯,是因为硅钢本身是一种导磁能力很强的磁性物质,在通电线圈中,它可以产生较大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可以使变压器的体积缩小,虽然现有技术能够实现铁芯的绕线处理,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在缠线过程中因线缆松紧状态不好影响缠线效果的问题,同时仍存在在铁芯转动过程中采用滑动限制易造成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缠线过程中因线缆松紧状态不好影响缠线效果的问题,同时仍存在在铁芯转动过程中采用滑动限制易造成磨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二竖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竖板,右侧所述第二竖板的上方内部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左侧上方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铁芯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和第二竖板(7),所述底板(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竖板(7),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第二竖板(7)的上方内部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4),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的左侧上方放置有铁芯(8),所述铁芯(8)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2),所述铁芯(8)的下方设有圆盘(6),所述圆盘(6)的下方内部安装有调整装置(5),所述圆盘(6)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动力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和第二竖板(7),所述底板(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竖板(7),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第二竖板(7)的上方内部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4),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的左侧上方放置有铁芯(8),所述铁芯(8)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2),所述铁芯(8)的下方设有圆盘(6),所述圆盘(6)的下方内部安装有调整装置(5),所述圆盘(6)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动力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3)槽轮(301)、支杆(302)、皮带轮(303)、垫块(304)、第一电机(305)、皮带(306)、套板(307)、第一轴承(308)和第一转轴(309),所述第一电机(305)的下方通过垫块(304)与底板(1)固定相连,所述圆盘(6)的外侧设有多个槽轮(301),所述槽轮(301)与圆盘(6)相贴合,所述槽轮(301)的内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第一转轴(309),所述第一转轴(309)的前方均通过第一轴承(308)与套板(307)转动相连,所述套板(307)的外侧均通过支杆(302)与第二竖板(7)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转轴(309)的后侧固接有皮带轮(303),所述皮带轮(303)的外壁均通过皮带(306)相互连通,右侧下方所述第一转轴(309)的后侧与第一电机(305)的输出轴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槽轮(301)均以圆盘(6)的圆心为基准呈中心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铁芯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包括电机箱(401)、第二齿轮(402)、第一齿轮(403)、第二轴承(404)、第二转轴(405)和第二电机(406),所述电机箱(401)固接在第二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邦雄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雄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