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庆金专利>正文

润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63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润胡,属于乐器技术领域,所述润胡包括6根琴弦、竖供鸣箱、6个横供鸣箱、琴座和琴弓,竖供鸣箱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1个弦轴架,弦轴架上分别设有3个弦轴,6根琴弦的顶部分别固定弦轴上,6个横供鸣箱平分为上下两排固定于竖供鸣箱的底部,琴座固定于横供鸣箱的下侧,所述竖供鸣箱的上部设有弦槽,竖供鸣箱的正面上蒙有皮子,上压有竖音桥,所述6个横供鸣箱的端面上也分别蒙有皮子,并压有横音桥,6根琴弦从上向下压住竖音桥和横音桥后固定于琴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润胡,在演奏时由竖供鸣箱和6个横供鸣箱共同震动,可发出多种不同频率声音的复声。

Runh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胡
本技术涉及乐器
,具体涉及润胡。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弦乐器如京胡、二胡、小提琴等均为单声乐器,因为它们的供鸣箱都是单一的,而且在演奏时均为琴弓与单弦摩擦,引起供鸣箱震动发声,因此只能发出单一的声音,在使用单一的乐器进行演奏时无法发出复声的和弦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专利设计了一种演奏时能够发出复声的润胡,所述润胡包括6根直径不同的琴弦、竖供鸣箱、6个长度不同的横供鸣箱、琴座和琴弓,所述竖供鸣箱呈长杆状,其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1个弦轴架,两侧的弦轴架上分别设有3个弦轴,所述6根琴弦的顶部分别固定于两侧的弦轴上,所述6个横供鸣箱平分为上下两排固定于竖供鸣箱的底部,所述琴座固定于横供鸣箱的下侧,所述竖供鸣箱的上部设有弦槽,弦槽上开有6个穿孔,6根琴弦分别从穿孔中穿过,彼此不交叉,弦槽将6根琴弦束于竖供鸣箱的正面,所述弦槽的下方的竖供鸣箱的正面上蒙有皮子,上压有竖音桥,所述6个横供鸣箱的同一侧的端面上也分别蒙有皮子,6个横供鸣箱的蒙皮端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并压有横音桥,所述6根琴弦从上向下穿过弦槽压住竖音桥和横音桥后固定于琴座上。琴弓的弓毛从6根琴弦之间穿过,弓毛的内外联测各三根,在演奏时,弓毛可与6根琴弦进行摩擦,同时由竖供鸣箱和6个横供鸣箱共同震动发声,并且,琴弦的直径不同,弓毛在与不同的琴弦摩擦时产生的震动效果不同,6个直径不同的横供鸣箱和竖供鸣箱震动时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因此,本技术设计的润胡在演奏时是将7种不同的声音进行复合后发出的复声,演奏效果极佳。进一步的,所述弦轴架分别通过固定螺丝悬架在竖供鸣箱顶部的左右两侧,每侧的弦轴架上竖直排列有3个弦轴,左侧的3个弦轴由上到下依次固定第一琴弦、第二琴弦和第三琴弦,右侧的3个弦轴由上到下依次固定第四琴弦、第五琴弦和第六琴弦,所述弦槽的下侧的竖音桥上压有分弦槽,所述分弦槽上开有6道高低不同的凹槽,6根琴弦从弦槽穿过后分别穿过分弦槽上的6个凹槽。穿过分弦槽后6根琴弦位于不同的平面高度上,这样在拉琴弓时弓毛可以与6根琴弦分别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分弦槽上的6道凹槽分成左右两组,每组凹槽底部的位置从左到右依次升高,所述第三琴弦、第二琴弦和第一琴弦从左到右依次穿过左侧的一组凹槽,所述第四琴弦、第五琴弦和第六琴弦从左到右依次穿过右侧的一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横音桥上也开有6道高低不同的凹槽,横音桥上的6道凹槽的从左到右的高度顺序与分弦槽上的6道凹槽的高度顺序相反,所述6根琴弦在横音桥上的排列顺序与在分弦槽上的排列顺序相同。进一步的,所述6根琴弦的直径的大小顺序为:第三琴弦>第二琴弦=第一琴弦>第六琴弦>第五琴弦=第四琴弦。进一步的,所述横音桥包括一根大横桥梁和六根小竖桥梁,所述横音桥压在大横桥梁的中部,所述大横桥梁压住六根小竖桥梁,所述六根小竖桥梁的桥脚分别贴附在6个横供鸣箱端面的皮子上,大横桥梁和小竖桥梁将横音桥的震动分别传递给6个横供鸣箱,带动其震动发音。进一步的,所述6个横供鸣箱分为上下两排,上排3个供鸣箱中中间的最长为18cm,两侧的两个长度相同分别为13cm;下排的3个供鸣箱中中间的最长为26cm,两侧的两个长度相同分别为22cm。进一步的,所述竖供鸣箱和横供鸣箱通过一根长的丝杆固定,所述丝杆从竖供鸣箱的顶部向下竖直插入穿过中间的两个横供鸣箱中部使用螺母紧固固定。进一步的,所述6个横供鸣箱的上下两排分别通过两根螺栓水平穿过同排的3个横供鸣箱的中部进行固定,上下两排横供鸣箱之间分别通过两根螺栓穿过两侧的两个横供鸣箱的中部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的润胡具有以下进步,首先使用了6根直径不同的琴弦,在与弓毛摩擦时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震动,使供鸣箱发声多样;再者设计了竖供鸣箱和6个横供鸣箱,共同震动发声,7种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复合,使润胡可以演奏出和弦的复声;还有在分弦槽和横音桥上对6根琴弦的高低位置进行了有序的设计,使其在拉奏时更便于与6根琴弦充分接触。本技术设计的润胡,演奏音域更广,复声和弦发音,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润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分弦槽处的截面图图3是横音桥处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竖供鸣箱、2横供鸣箱、3琴弦、4弦轴架、5弦轴、6琴座、7弦槽、8分弦槽、9琴弓、11竖音桥、31第一琴弦、32第二琴弦、33第三琴弦、34第四琴弦、35第五琴弦、36第六琴弦、21第一横供鸣箱、22第二横供鸣箱、23三横供鸣箱、24第四横供鸣箱、25第五横供鸣箱、26第六横供鸣箱、27横音桥、28大横桥梁、29小竖桥梁、61弦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设计的润胡的一种实施例,润胡包括竖供鸣箱1、6个直径不同的横供鸣箱2、6根直径不同的琴弦3、琴座6和琴弓9。竖供鸣箱1整体呈杆状,长82cm,背部开有多个发声孔,采用竹子制作,其上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固定螺栓悬架有弦轴架4,每一侧的弦轴架4上都上下排列有3个弦轴5,弦轴5可转动紧固。竖供鸣箱1的上部正面设有弦槽7,弦槽7上排列有6个穿孔,弦槽7下侧的竖供鸣箱1上设有分弦槽8,分弦槽8上开有6道竖直方向的凹槽,参见图2所示,6道凹槽平分成2组,每组凹槽的底部高度由左到右逐渐升高,分弦槽8的6道凹槽的底部高度从左到右依次为:低、中、高、低、中、高;分弦槽8下压有竖音桥11,弦槽7下侧的竖供鸣箱1的正面蒙有一层莽皮,竖音桥11的桥脚压在莽皮上。竖音桥11、弦槽7和分弦槽8均采用竹片制作。6个横供鸣箱2分成上下两排,固定在竖供鸣箱1的底部,上边的一排横供鸣箱2由左到右依次为第一横供鸣箱21、第二横供鸣箱22和三横供鸣箱23,下边的一排横供鸣箱2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横供鸣箱24、第五横供鸣箱25、第六横供鸣箱26。横供鸣箱2由竹子制作,其同侧的端面上分别蒙有一层莽皮,另一侧开口,6个横供鸣箱蒙有莽皮的端面在同一竖直水平面上。横供鸣箱2的中部压有横音桥27,横音桥27下侧压有一根大横桥梁28,大横桥梁28下侧又压有6根小竖桥梁29,6根小竖桥梁29的桥脚分别压在6个横供鸣箱2的莽皮上。横音桥27上也开有6道凹槽,其宽度及开槽的位置与分弦槽8完全在同一竖直线上,横音桥27上的6道凹槽底部高度与分弦槽8上的6道凹槽底部高度的排列顺序完全相反,横音桥27的6道凹槽的底部高度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高、中、低、高、中、低。横音桥27、大横桥梁28、小竖桥梁29也都是采用竹片制作。上下两排横供鸣箱2分别通过两根螺栓从同排的三个横供鸣箱2的侧面中央位置穿过进行固定,上下两排横供鸣箱2之间分别通过两根螺栓从两侧的第一供鸣箱21和第四供鸣箱24、第三供鸣箱23和第六供鸣箱26的中部穿过将两排横供鸣箱2固定位一体。横供鸣箱2与竖供鸣箱1之间通过一根长丝杆连接,长丝杆从竖供鸣箱1的顶部竖直插入,穿过横供鸣箱2中间的第二横供鸣箱22和第五横供鸣箱25的中部后进行紧固。...

【技术保护点】
1.润胡,其特征在于,所述润胡包括6根直径不同的琴弦、竖供鸣箱、6个长度不同的横供鸣箱、琴座和琴弓,所述竖供鸣箱呈长杆状,其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1个弦轴架,两侧的弦轴架上分别设有3个弦轴,所述6根琴弦的顶部分别固定于两侧的弦轴上,所述6个横供鸣箱平分为上下两排固定于竖供鸣箱的底部,所述琴座固定于横供鸣箱的下侧,所述竖供鸣箱的上部设有弦槽将6根琴弦束于竖供鸣箱的正面,所述弦槽的下方的竖供鸣箱的正面上蒙有皮子,上压有竖音桥,所述6个横供鸣箱的同一侧的端面上也分别蒙有皮子,6个横供鸣箱的端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并压有横音桥,所述6根琴弦从上向下穿过弦槽压住竖音桥和横音桥后固定于琴座上,所述琴弓的弓毛从琴弦之间穿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润胡,其特征在于,所述润胡包括6根直径不同的琴弦、竖供鸣箱、6个长度不同的横供鸣箱、琴座和琴弓,所述竖供鸣箱呈长杆状,其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1个弦轴架,两侧的弦轴架上分别设有3个弦轴,所述6根琴弦的顶部分别固定于两侧的弦轴上,所述6个横供鸣箱平分为上下两排固定于竖供鸣箱的底部,所述琴座固定于横供鸣箱的下侧,所述竖供鸣箱的上部设有弦槽将6根琴弦束于竖供鸣箱的正面,所述弦槽的下方的竖供鸣箱的正面上蒙有皮子,上压有竖音桥,所述6个横供鸣箱的同一侧的端面上也分别蒙有皮子,6个横供鸣箱的端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并压有横音桥,所述6根琴弦从上向下穿过弦槽压住竖音桥和横音桥后固定于琴座上,所述琴弓的弓毛从琴弦之间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胡,其特征在于,所述弦轴架分别通过固定螺丝悬架在竖供鸣箱顶部的左右两侧,每侧的弦轴架上竖直排列有3个弦轴,左侧的3个弦轴由上到下依次固定第一琴弦、第二琴弦和第三琴弦,右侧的3个弦轴由上到下依次固定第四琴弦、第五琴弦和第六琴弦,所述弦槽下侧的竖音桥上压有分弦槽,所述分弦槽上开有6个高低不同的凹槽,所述6根琴弦从弦槽穿过后分别穿过分弦槽上的6个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弦槽上的6道凹槽平分成左右两组,每组凹槽底部的位置从左到右依次升高,所述第三琴弦、第二琴弦和第一琴弦从左到右依次穿过左侧的一组凹槽,所述第四琴弦、第五琴弦和第六琴弦从左到右依次穿过右侧的一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金
申请(专利权)人:陈庆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