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报警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报警器,包括自动报警器本体和外壳,自动报警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环,两个固定环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插杆,两个插杆的杆壁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方杆,U形方杆的杆壁活动套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与自动报警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U形方杆的杆壁固定套接有挡块,U形方杆的杆壁活动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块和支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自动报警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启动机构,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自动报警器日常维护的便捷性,同时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自动报警器外壳打开过程省时省力。
An automatic al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报警器
本技术涉及报警器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报警器。
技术介绍
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报警器分为机械式报警器和电子报警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密不可分。现有的自动报警器在安装使用后经常需要对其进行日常维护,但一般自动报警器的外壳拆卸过程过于繁琐不便,费时费力,影响自动报警器日常维护的便捷性,同时增加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自动报警器的外壳拆卸过程过于繁琐不便,费时费力,影响自动报警器日常维护的便捷性,同时增加了维护人员工作难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自动报警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报警器,包括自动报警器本体和外壳,所述自动报警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的杆壁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方杆,所述U形方杆的杆壁活动套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自动报警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方杆的杆壁固定套接有挡块,所述U形方杆的杆壁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块和支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自动报警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启动机构,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优选的,所述启动机构包括与自动报警器本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电磁铁,其中一个所述插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铁块,所述自动报警器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关。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的两个限位环,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与自动报警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自动报警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侧壁与U形方杆的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自动报警器本体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优选的,所述U形方杆、限位环、固定环和插杆的材质均为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报警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自动报警器,通过设置有电磁铁、铁块、弹簧和插杆,当需要打开自动报警器外壳对其进行维护的时候,首先通过开关启动电磁铁,然后电磁铁发出的磁力吸住铁块,在此过程中,铁块带动插杆脱离限位环,同时两个插杆通过U形方杆进行连接同步运动,且弹簧受到拉伸并产生恢复力,之后拉动外壳,且外壳上的套筒与连接杆分离,进行实现打开外壳的目的,打开过程简单快捷,省时省力,该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自动报警器日常维护的便捷性,同时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自动报警器外壳打开过程省时省力。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自动报警器日常维护的便捷性,同时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自动报警器外壳打开过程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报警器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自动报警器本体、2外壳、3固定环、4插杆、5U形方杆、6支撑板、7挡块、8弹簧、9启动机构、91电磁铁、92铁块、93开关、10连接机构、101限位环、102套筒、103连接杆、11伸缩杆、12防尘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自动报警器,包括自动报警器本体1和外壳2,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环3,两个固定环3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插杆4,两个插杆4的杆壁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方杆5,U形方杆5的杆壁活动套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上表面与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U形方杆5的杆壁固定套接有挡块7,U形方杆5的杆壁活动套接有弹簧8,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挡块7和支撑板6的外壁固定连接,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启动机构9,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10。启动机构9包括与自动报警器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电磁铁91,其中一个插杆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铁块92,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关93,该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自动报警器日常维护的便捷性。连接机构10包括与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的两个限位环101,外壳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套筒102,套筒10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03,连接杆103的侧壁与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的侧壁与U形方杆5的外壁固定连接,伸缩杆11能够保障U形方杆5移动的稳定性。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2,防尘网12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到自动报警器内部,保障自动报警器内部洁净。U形方杆5、限位环101、固定环3和插杆4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具有较强的强度和硬度,且价格较为便宜,电磁铁91通过开关9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能够保证在工作时得到供电量的支持,此电性连接为现有技术,且属于本领域人员惯用技术手段,因此不加以赘述。本技术中,当需要打开自动报警器外壳2对其进行维护的时候,首先通过开关93启动电磁铁91,然后电磁铁91发出的磁力吸住铁块92,在此过程中,铁块92带动插杆4脱离限位环101,同时两个插杆4通过U形方杆5进行连接同步运动,且弹簧8受到拉伸并产生恢复力,之后拉动外壳2,且外壳2上的套筒102与连接杆103分离,进行实现打开外壳2的目的,打开过程简单快捷,省时省力,该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自动报警器日常维护的便捷性,同时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自动报警器外壳打开过程省时省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报警器,包括自动报警器本体(1)和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环(3),两个所述固定环(3)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插杆(4),两个所述插杆(4)的杆壁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方杆(5),所述U形方杆(5)的杆壁活动套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上表面与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方杆(5)的杆壁固定套接有挡块(7),所述U形方杆(5)的杆壁活动套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挡块(7)和支撑板(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启动机构(9),所述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报警器,包括自动报警器本体(1)和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环(3),两个所述固定环(3)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插杆(4),两个所述插杆(4)的杆壁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方杆(5),所述U形方杆(5)的杆壁活动套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上表面与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方杆(5)的杆壁固定套接有挡块(7),所述U形方杆(5)的杆壁活动套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挡块(7)和支撑板(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启动机构(9),所述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机构(9)包括与自动报警器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电磁铁(91),其中一个所述插杆(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铁块(92),所述自动报警器本体(1)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兵,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言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