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控制的高效通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50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控制的高效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通信电平转换电路、SIM卡座电路和MCU;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二电源模块电性相连,用以将12V电压转化为5V电压;第二电源模块与MCU电性相连,用以将5V电压转换成3.3V电压为MCU供电;第三电源模块通过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与通信模块电性相连;SIM卡座电路与通信模块电性相连;通信电平转换电路分别与通信模块和MCU电性相连,用以将通信模块的串口电平和MCU的串口电平进行匹配,实现通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搭建电路,解决通信过程电平不匹配的问题,减小通信延迟,提高数据的可靠性,确保数据高效稳定的进行传输。

An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circuit based on message queu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控制的高效通信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是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控制的高效通信电路。
技术介绍
当前,依托智能手机APP、小程序进行服务购买、服务启用的新型消费模式在市场上被广泛应用,如各类共享类衍生产品。用户在使用服务过程中,需要通过手机端操作,启用设备,获取设备所能提供的服务。因而,相互之间的通信电路作为连接终端使用用户、软件端、设备智能控制板的重要桥梁,其是否高效、是否快速便捷、是否安全,都对产品所提供的服务起着重要作用。产品服务的好坏,与通信是否畅通,消息处理是否迅速息息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控制的高效通信电路,通过搭建电路,解决通信过程电平不匹配的问题,减小通信延迟,提高数据的可靠性,确保数据高效稳定的进行传输。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控制的高效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通信电平转换电路、SIM卡座电路和MCU;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电性相连,用以将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外接的12V电压转化为5V电压并传输到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MCU电性相连,用以将所述5V电压转换成3.3V电压为所述MCU供电;所述第三电源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电性相连,用以为所述通信模块提供电能;SIM卡座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电性相连;所述通信电平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MCU电性相连,用以将通信模块的串口电平和MCU的串口电平进行匹配,实现通信;所述SIM卡座电路与外部智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和所述MCU均与外部设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MCU的型号为STM32F103ZET6。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所采用的芯片型号为4G-N720MiniPCIe。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搭建电路,解决通信过程电平不匹配的问题,减小通信延迟,提高数据的可靠性,确保数据高效稳定的进行传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电源模块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电源模块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电源模块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SIM卡座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通信电平转换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通信模块电路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MCU及其外围电路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控制的高效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通信电平转换电路、SIM卡座电路和MCU;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电性相连,用以将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外接的12V电压转化为5V电压并传输到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MCU电性相连,用以将所述5V电压转换成3.3V电压为所述MCU供电;所述第三电源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电性相连,用以为所述通信模块提供电能;SIM卡座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电性相连;所述通信电平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MCU电性相连,用以将通信模块的串口电平和MCU的串口电平进行匹配,实现通信;所述SIM卡座电路与外部智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和所述MCU均与外部设备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CU的型号为STM32F103ZET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所采用的芯片型号为4G-N720MiniPCIe。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电源模块将直流12V电压经过LM2596S稳压芯片降压到5V电压,二极管和电感的作用是在LM2596关断状态时输出电流能连续,加压经电容滤波后输出5V电压。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二电源模块连接,如图2所示,第二电源模块将直流5V电压经过AMS1117-3.3稳压芯片降压到3.3V电压,电容滤波后输出3.3V电压给MCU供电,保证MCU稳定可靠的工作。如图3所示,第三电源模块将外接设备的直流12V电压经过AMS1117-3.3稳压芯片降压到3.3V电压,二极管和电感的作用是在LM2596关断状态时输出电流能连续,加压经电容滤波后输出3.3V电压给通信模块专用供电,保证通信连接的稳定可靠。如图4所示,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其中D6使用TVS,可以防止电源浪涌对模块的损坏。C24电解电容可以提高电源的瞬间大电流续流能力,平滑供电电源的电压波动。此外在靠近模块的电源管脚还要增加0.1μF、100pF和33pF的滤波电容,有助于降低高频干扰。SIM卡座电路接收外部智能终端或服务器的数据信号,其中,如图5所示,ESD保护电路设计目的是提供瞬间大电流的快速泄放通路,避免工作电路成为ESD放电通路而遭到损害。如图6所示,通信电平转换电路通过三极管进行电平装换,将通信模块的串口电平和MCU的串口电平进行匹配,实现通信。如图7所示,通信模块将MCU与通信模块串口相连,通过通信模块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实现硬件电路与后台的通信。LED在通信过程中将闪烁,意为有数据正在进行交互。如图8所示,MCU及其外围电路用于整个硬件电路的系统控制,通过连接外围电路,实现各个功能的驱动和控制。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主要用于整个电路的供电,为MCU和通信模块等供电,保证电路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SIM为通信模块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础。通信模块和MCU通过串口相连,保证数据能够从后台准确可靠的传递到硬件系统。电源模块、MCU与设备端相连,SIM和通信模块与软件端相连。本实施例实现设备智能控制板与软件端交互的高效通信电路,通过消息队列的形式,进行操作指令的交互。用户端通过外部智能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APP或小程序,进行线上使用操作、线上购买支付等,即可实现并获得设备所提供的服务功能。较佳的,本技术,作为“协调多方”的角色,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充换电”共享设备中,通过消息队列的高效通信电路,能够实现客户端选择使用套餐、购买套餐、领取共享电池、进行共享电池充电服务。较佳的,本实施例通过搭建电路,解决通信过程电平不匹配的问题,减小通信延迟,提高数据的可靠性,确保数据高效稳定的进行传输。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保护的是硬件结构,至于控制方法不要求保护。以上仅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方案。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凡按本技术方案所做的任何均等变化和修饰,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控制的高效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通信电平转换电路、SIM卡座电路和MCU;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电性相连,用以将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外接的12V电压转化为5V电压并传输到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MCU电性相连,用以将所述5V电压转换成3.3V电压为所述MCU供电;所述第三电源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电性相连,用以为所述通信模块提供电能;SIM卡座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电性相连;所述通信电平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MCU电性相连,用以将通信模块的串口电平和MCU的串口电平进行匹配,实现通信;所述SIM卡座电路与外部智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和所述MCU均与外部设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控制的高效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通信电平转换电路、SIM卡座电路和MCU;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电性相连,用以将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外接的12V电压转化为5V电压并传输到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MCU电性相连,用以将所述5V电压转换成3.3V电压为所述MCU供电;所述第三电源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电源滤波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电性相连,用以为所述通信模块提供电能;SIM卡座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电性相连;所述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晖欧阳悠龚洪金刘神佳刘竣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聚能动力电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