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位特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46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位特性测试装置,包括防反向输入端、第一稳压模块以及第二稳压模块;第一稳压模块一端与防反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有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第二稳压模块一端与防反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脉宽调节模块连接;防反向输入端还连接有复位电压模块;脉宽调节模块和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均与输出端连接,输出端和测试对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为了保证输入电压的稳定性,还设置了第一稳压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保护了中央控制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输出端还设置了二极管进行滤波,保护测试对象。

A reset characteristic te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位特性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磁兼容测试领域,具体为一种复位特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磁兼容检测项目中,可编程电源在此类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编程电源能对输出电压幅值和电压波形进行编程,然后再输出到被测产品进行测试,以此检验被测产品的复位性能指标,对于上述测试,需依照国家提供的ISO16750-2标准中的电压变化曲线图来调节电压的输出幅度和脉宽。但该项测试中使用的可编程电源价格非常昂贵,每一台可编程电源的市场价格在几万到十几万人民币不等,使得检测试验的成本大幅度提升,因此,直接购买市场上的可编程电源进行测试,对于企业来说是很不划算的,上述问题直接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复位特性测试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复位特性测试装置,包括防反向输入端、第一稳压模块以及第二稳压模块;所述第一稳压模块一端与防反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稳定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电压;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有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输出特定脉宽和特定幅值的测试电压;所述第二稳压模块一端与防反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脉宽调节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稳定脉宽调节模块的输入电压;所述防反向输入端还连接有复位电压模块,所述脉宽调节模块控制复位电压模块的通断,为测试对象输出复位电压;所述脉宽调节模块和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均与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端和测试对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反向输入端包括开关和全波桥式整流电路;所述开关控制输入电压的通断;所述全波桥式整流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整流。进一步地,所述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包括电子开关模块、取样电阻组以及第一可调降压模块;所述取样电阻组和第一可调降压模块均与电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电子开关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脉宽调节模块包括信号放大模块、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接收中央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放大后发送给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而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通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为MOS管。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电压模块为第二调压降压模块;所述第二调压降压模块与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第二调压降压模块的通断;所述第二调压降压模块为测试对象提供复位电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可调降压模块和第一开关的输出端均连接有二极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复位特性测试装置的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输出稳定递减的测试电压;脉宽调节模块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通断时间,实现对脉宽调节,同时也实现了复位电压的输出;整个复位特性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此外,为了保证输入电压的稳定性,还设置了第一稳压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保护了中央控制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输出端还设置了二极管进行滤波,保护测试对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复位特性测试装置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复位特性测试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连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采用的所有二极管的型号均为:F30UA60S,中央控制模块U1的型号为:STM32F107RCT6,第一可调降压模块U6和第二可调降压模块U3的型号均为17580409412,第一稳压模块U4和第二稳压模块U5的型号均为:L7805CV,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的型号均为:AO3401,信号放大模块U2的型号为:LM358,但不局限于上述型号,任何简单的替换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2为本技术提供的复位特性测试装置,其输入端为防反向输入端,即接入电源时不分正负极,防反向输入端包括一全波桥式整流电路D1和开关S1,开关S1控制输入复位特性测试装置的电源的通断,当接通开关S1时,利用全波桥式整流电路D1中二极管的整流特性和单向导电性,使得通过防反向输入端的电流更加稳定且无需注意输入的正负极;防反向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稳压模块U4,第一稳压模块U4与中央控制模块U1连接,为中央控制模块U1提供稳定的输入电压;中央控制模块U1为微电脑控制器,具有电源调压控制和周期时间控制功能,根据标准预写入程序,通电后自动运行,中央控制模块U1连接有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包括电子开关模块U7、取样电阻组以及第一可调降压模块U6,取样电阻组和第一可调降压模块U6均与电子开关模块U7连接,中央控制模块U1控制电子开关模块U7通断,实现对取样电阻组的控制,进而控制第一可调降压模块U6输出相应取样电压,取样电阻组由电阻R8-R27组成;脉宽调节模块包括信号放大模块U2、第一开关Q1以及第二开关Q2,脉信号放大模块U2一端与中央控制模块U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开关Q2连接,第二开关Q2与第一开关Q1连接,中央控制模块U1发送驱动信号给信号放大模块U2,信号放大模块U2控制第二开关Q2和第一开关Q1的通断,实现对采样电压脉宽的控制,第二稳压模块U5的一端与防反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信号放大模块U2连接,第二稳压模块U5稳定信号放大模块U2的输入电压;第二开关Q2和第一开关Q1均为MOS管;中央控制模块U1通过对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的控制,为测试对象提供不同的采样电压;防反向输入端还连接有复位电压模块,电压复位模块为第二可调降压模块U3,第二可调降压模块U3和第一开关Q1连接,第一开关Q1导通后,第二可调降压模块U3为测试对象提供复位电压;第一可调降压模块U6和第一开关Q1的输出端均连接有二极管,可对输出电压进行滤波,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本技术电路中还连接了若干电容和电阻,这些电容和电阻均为常规设置,目的是进行简单的滤波和电路保护,因此不进行进一步地描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接通开关S1后,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处于截止状态,中央控制模块U1控制电压幅值调节模块输初始测试电压,5s后,中央控制模块U1控制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导通,复位电压模块输出复位电压,10s后,中央控制模块U1控制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截止,第一次复位测试结束,此后,循环上述操作,共输出20组测试电压,但每次输出的测试电压均在上次的测试电压基础上下降初始测试电压的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位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反向输入端、第一稳压模块以及第二稳压模块;所述第一稳压模块一端与防反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稳定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电压;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有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输出特定脉宽和特定幅值的测试电压;所述第二稳压模块一端与防反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脉宽调节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稳定脉宽调节模块的输入电压;所述防反向输入端还连接有复位电压模块,所述脉宽调节模块控制复位电压模块的通断,为测试对象输出复位电压;所述脉宽调节模块和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均与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端和测试对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反向输入端、第一稳压模块以及第二稳压模块;所述第一稳压模块一端与防反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稳定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电压;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有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和脉宽调节模块输出特定脉宽和特定幅值的测试电压;所述第二稳压模块一端与防反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脉宽调节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稳定脉宽调节模块的输入电压;所述防反向输入端还连接有复位电压模块,所述脉宽调节模块控制复位电压模块的通断,为测试对象输出复位电压;所述脉宽调节模块和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均与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端和测试对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向输入端包括开关和全波桥式整流电路;所述开关控制输入电压的通断;所述全波桥式整流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整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幅值调节模块包括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莉毛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顺泰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