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转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46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转换板,其包括电路板体,电路板体的两端设置有电装配孔,通过电装配孔实现与二极管正向电老化板和/或二极管高温反偏板的装配电连;电路板体上还集成有转换电路,转换电路包括三组跳线口,可通过改变三组跳线口的插接方式,即实现串联回路与并联回路之间的更替,使其既适用于二极管正向电老化板,又适用于二极管高温反偏板。该通用转换板安装拆卸操作便捷,一板多用,满足多道工序的使用,减少了加工难度与加工工序,降低了成本;且具有较高集成度,更加小巧,实用性更强,便于推广运用。

A general conversio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转换板
本技术涉及电子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转换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电子元器件(二极管)进行反偏和老化测试时,针对于二极管正向电老化板和二极管高温反偏板需要制作相适配的板件,然而这两种属于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的构造的板件与其配合,因此通常需设置两种版型的板件,制作生产成本高,提高了加工的工序与难度。且在进行老化测试时,需将夹持有二极管的测试座与适配于二极管正向电老化板的板件装配连接后,再与该电老化板进行固接。在老化测试完成后,进行反偏测试时,又需将测试座、适配于二极管正向电老化板的板件和该电老化板分别拆卸后,再将测试座与适配于二极管高温反偏板的板件装配连接后,再与该反偏板进行固接。其操作复杂不便,且在测试座的多次插接后,会易造成测试座插脚损坏,影响测试精度,降低其使用寿命,提高整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转换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用转换板,其包括电路板体,电路板体的两端设置有电装配孔,通过电装配孔实现与二极管正向电老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转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体,所述电路板体的两端设置有电装配孔,通过电装配孔实现与二极管正向电老化板和/或二极管高温反偏板的装配电连;所述电路板体上还集成有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三组跳线口,分别为A组跳线口、B1组跳线口和B2组跳线口;/n所述A组跳线口的a端口分别与第一电子元件的负极和B1组跳线口的a端口相接,所述A组跳线口的b端口分别与第二电子元件的正极和B2组跳线口的b端口连接;所述B1组跳线口的b端口分别与第二电子元件的负极和输出端口相连,所述B2组跳线口的a端口和第一电子元件的正极均与输入端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转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体,所述电路板体的两端设置有电装配孔,通过电装配孔实现与二极管正向电老化板和/或二极管高温反偏板的装配电连;所述电路板体上还集成有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三组跳线口,分别为A组跳线口、B1组跳线口和B2组跳线口;
所述A组跳线口的a端口分别与第一电子元件的负极和B1组跳线口的a端口相接,所述A组跳线口的b端口分别与第二电子元件的正极和B2组跳线口的b端口连接;所述B1组跳线口的b端口分别与第二电子元件的负极和输出端口相连,所述B2组跳线口的a端口和第一电子元件的正极均与输入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转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体与二极管正向电老化板装配连通时,将A组跳线口的a端口与b端口相连,使A组跳线口导通,并使B1组跳线口和B2组跳线口处于断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转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体与二极管高温反偏板装配连通时,将B1组跳线口的a端口与b端口相连,B2组跳线口的a端口与b端口相连,并使A组跳线口处于断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转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均为二极管,第一电子元件表示为二极管D1,第二电子元件表示为二极管D2。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网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优导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