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42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包括壳体,壳体开口上设有盖子,盖子上设有气体扩散进气孔,壳体内设有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与壳体底部之间设有内置腔室,内置腔室内填充有电解液,壳体内由盖子向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有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均为多孔电极,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设有分离层一,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之间设有分离层二,壳体底部设有分别与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连接的电极引脚。该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大大提高了对氨气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An electrochemical ammonia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电化学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
技术介绍
氨气是一种工业应用广泛的有毒气体,无色,有刺激性的恶臭,它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而且是一种吸附性很强的气体,常被吸附于皮肤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人若吸入700mg/m3持续300分钟,即导致中毒,若吸入1750~4000mg/m3可危及生命。由于氨气对涉氨领域作业人员的安全会造成威胁,需要在现场设置氨气检测仪来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检测氨气的氨气检测仪多使用气敏传感器,主要有金属半导体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导电高聚物传感器、纳米材料传感器等。电化学氨气检测仪因为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可现场直接好连续监测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电化学氨气传感器主要分为电位型、直接电流型和电容型三大类,是通过检测电极在通过氨气前后电位及电流的变化来确定氨气的浓度,从而起到定性或定量检测报警的功能。电化学氨气检测仪的核心部件是氨气传感器,而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电极。目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电极的制备方法使用较多的是电化学沉积法和丝网印刷法。化学沉积法制备的电极含有较多的杂质,传感器的信号不稳定。传统丝网印刷法制备的电极,由于气体只在电极表面发生反应,很难扩散到内部形成高活性的气液固三相界面,因此造成催化剂的浪费,灵敏度和响应速度的剧烈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其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缩短了材料的制备时间和制备成本,提高贵金属催化材料的利用率、工作电极的孔隙率、合适孔径、高导电率、高电化学活性,并且得到高稳定性的多孔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工作电极的制造工艺,并提高了催化层与疏水透气膜的粘合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氨气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包括壳体,壳体顶部开口,壳体开口上设有盖子,盖子上设有供外部气体进入壳体的气体扩散进气孔,壳体内设有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与壳体底部之间设有内置腔室,内置腔室内填充有电解液,壳体内由盖子向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有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均为多孔电极,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设有分离层一,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之间设有分离层二,壳体底部设有分别与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连接的电极引脚。进一步地,盖子背离壳体的一面设有第一气体扩散控制层,盖子朝向壳体的一面设有第二气体扩散控制层。进一步地,内置腔室内设有脱脂棉保液球,脱脂棉保液球上设有与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相连的灯芯棉条,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上设有连通孔。进一步地,分离层一包括全片四级定性滤纸片,分离层二包括贴近参比电极的圆形四级定性滤纸片和贴近对电极的中心孔四级定性滤纸片,所述参比电极中部设有通孔。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其电极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缩短了材料的制备时间和制备成本,提高贵金属催化材料的利用率、工作电极的孔隙率、合适孔径、高导电率、高电化学活性,并且得到高稳定性的多孔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工作电极的制造工艺,并提高了催化层与疏水透气膜的粘合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氨气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图1是本技术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2方法制备多孔电化学氨气传感器(1~100ppm)区别于无造孔剂的线性曲线结果图;图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2方法制备多孔电化学氨气传感器的区别于无造孔剂电极的响应曲线图。附图标记:1、壳体;2、盖子;21、第一气体扩散控制层;22、气体扩散进气孔;23、第二气体扩散控制层;3、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4、内置腔室;41、脱脂棉保液球;42、灯芯棉条;51、工作电极;52、参比电极;53、对电极;6、电极引脚;71、全片四级定性过滤纸片;72、圆形四级定性滤纸片;73、中心孔四级定性滤纸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开口,壳体1开口上设有盖子2。盖子2上设有供外部气体进入壳体1的气体扩散进气孔22,盖子2背离壳体1的一面设有第一气体扩散控制层21,盖子2朝向壳体1的一面设有第二气体扩散控制层23。通过三层扩散限制使气体有限的且比例一致的进入传感器,达到对氨气的选择性检测。壳体1内设有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3,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3中部具有连通孔。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3和壳体1底部之间设有内置腔室4,内置腔室4内填充有电解质,壳体1内由盖子2向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3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有工作电极51、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工作电极51、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均采用多孔电极。壳体1底部设有分别与工作电极51、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连接的电极引脚6。工作电极51和参比电极52之间设有分离层一,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之间设有分离层二,分离层一包括四级定性滤纸片,分离层二包括贴近参比电极52的圆形四级定性滤纸片72和贴近对电极53的中心孔四级定性滤纸片73。内置腔室4内设有脱脂棉保液球41,脱脂棉保液球41上设有与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3相连的灯芯棉条42,脱脂棉保液球41通过孔道放置到内置腔室4中,形成电解液传输的通道。电化学催化反应在工作电极51和电解液层,三相界面处发生反应,在工作电极51和对电极53之间产生微电流,通过外部电路的放大器显示出相应的电流值信号,氨气的浓度值与电流信号值的大小成线性对应关系,从而检测氨气的浓度。实施例2,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的多孔电极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造孔剂1g(乙二醇0.5g,碳酸氢钠0.5g),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到混合分散液(氮甲基吡咯烷酮:丙醇=5:1)中,待造孔剂完全溶解后,加入0.5g聚偏氟乙烯乳液和聚偏氟乙烯粉末于上述的混合溶液中。待多聚物完全溶解后,加入2g的Pt-Ir/C贵金属催化剂,抽气,在-0.5MPa的负压条件下,搅拌时间12h后,制备得到多孔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工作电极的电极浆料。S2:步骤(2):通过滚涂的方式将上述所得到的电极浆料固定在多孔的电极膜片上,此膜主要成分为聚偏二氟乙烯。S3:将制得的含造孔剂的电极膜片至于烘箱中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分两步。先在真空干燥箱中55℃低温烘干60min。转移到鼓风干燥箱中进行二次烘干,在60℃条件下鼓风烘干30min,然后阶梯升温至85℃,继续鼓风烘干90min。停止电源,使电极膜片在鼓风干燥箱中自然冷却至室温。S4:裁剪膜片,按照现有公开的专利技术组装成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实施例3,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的多孔电极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造孔剂1g(聚乙二醇0.5g,草酸铵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开口,所述壳体(1)开口上设有盖子(2),所述盖子(2)上设有供外部气体进入壳体(1)的气体扩散进气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3),所述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3)与壳体(1)底部之间设有内置腔室(4),所述内置腔室(4)内填充有电解液,所述壳体(1)内由盖子(2)向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3)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有工作电极(51)、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所述工作电极(51)、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均为多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51)和参比电极(52)之间设有分离层一,所述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之间设有分离层二,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分别与工作电极(51)、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连接的电极引脚(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氨气传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开口,所述壳体(1)开口上设有盖子(2),所述盖子(2)上设有供外部气体进入壳体(1)的气体扩散进气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3),所述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3)与壳体(1)底部之间设有内置腔室(4),所述内置腔室(4)内填充有电解液,所述壳体(1)内由盖子(2)向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3)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有工作电极(51)、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所述工作电极(51)、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均为多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51)和参比电极(52)之间设有分离层一,所述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之间设有分离层二,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分别与工作电极(51)、参比电极(52)和对电极(53)连接的电极引脚(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庆马俊平张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艾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