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线仪,包括主体、安装于主体内的激光器、开设于主体上的出光口及安装于出光口处的窗口组件,激光器经由出光口凸伸至窗口组件内,窗口组件包括环绕出光口外周的基座、至少部分覆盖出光口的盖板、连接基座和盖板的支架及由基座、盖板和支架围置形成的数个激光窗口,激光器经由激光窗口向外发射激光,窗口组件还包括枢转连接于窗口组件的挡板,挡板具有暴露激光窗口的第一状态和遮蔽激光窗口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激光窗口处设置挡板,且每个挡板均可单独打开或关闭,有效隔绝无用的激光线,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干扰且避免对操作人员的眼睛造成伤害。
Line proj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线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投线仪,特别涉及一种发射激光并用于室内装潢或设备安装的投线仪。[
技术介绍
]投线仪能够发出垂直或水平的可见激光,是一种用于在目标面上标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仪器,投线仪通过激光线条将工作准线精确地投射于工作对象上,方便校准,且使得施工过程更为方便和省时。现有的12线投线仪具有3个激光窗口,3个激光窗口内均设置有能够发射激光的激光器,由此,投线仪能在三维空间内投射出3条360°的可视激光线,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自己所需的激光线组合。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经常只需使用这360°激光线中的某一部分,其余无用激光线的存在反而会对用户形成干扰,用户在使用时会被这部分无用的激光线刺激到眼睛,长时间甚至会对眼睛造成伤害。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投线仪,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投线仪。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投线仪,包括主体、安装于所述主体内的激光器、开设于所述主体上的出光口及安装于所述出光口处的窗口组件,所述激光器经由所述出光口凸伸至所述窗口组件内。所述窗口组件包括环绕所述出光口外周的基座、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出光口的盖板、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盖板的支架及由所述基座、所述盖板和所述支架围置形成的数个激光窗口,所述激光器经由所述激光窗口向外发射激光。所述窗口组件还包括枢转连接于所述窗口组件的挡板,所述挡板具有暴露所述激光窗口的第一状态和遮蔽所述激光窗口的第二状态。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挡板枢转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挡板包括遮蔽所述激光窗口的遮光部,所述遮光部的形状与所述激光窗口的形状大致形同。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基座包括自外缘向内凹陷的第一凹部及自所述第一凹部侧壁向内凹陷的第二凹部,所述挡板包括自所述遮光部外缘向外凸伸的第一凸起及自所述第一凸起的侧边向外突伸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一凹部内,且所述第二凸起枢转安装于所述第二凹部内。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基座包括自外缘向内凹陷的第三凹部及自所述第三凹部的内壁面突伸入所述第三凹部内的第一安装部,所述挡板包括自所述遮光部外缘向外凸伸的第三凸起、开设于所述第三凸起上的第一通孔及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销轴,所述销轴枢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基座包括自外缘向内凹陷的第四凹部及自所述第四凹部的内壁面突伸入所述第四凹部内的第二安装部,所述挡板包括自所述遮光部外缘向外凸伸的第四凸起及连接于所述第四凸起之间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枢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卡槽,所述销轴和所述第三安装部卡合于对应的所述卡槽内。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窗口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激光窗口内的玻璃罩,所述玻璃罩遮挡所述激光窗口,所述遮光部设置于所述玻璃罩外侧。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窗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遮光部外侧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切换所述挡板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主体包括自所述出光口周侧向外凸伸的连接部,所述窗口组件的基座套设于所述连接部外侧,且所述基座和所述连接部通过胶水粘合连接。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激光窗口和挡板呈两对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挡板均可单独打开或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激光窗口处设置所述挡板,且每个挡板均可单独打开或关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选择打开或关闭所述激光窗口,有效隔绝无用的激光线,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干扰且避免对操作人员的眼睛造成伤害;在所述主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支撑脚,确保所述投线仪工作时不发生滑移,持续稳定工作;同时在所述遮光部外侧设置操作部,使得挡板的切换操作更为便捷;通过将所述挡板枢转连接于基座,结构简单稳固,且方便打开或关闭所述激光窗口。[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投线仪的整机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投线仪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投线仪中挡板和窗口组件的第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投线仪中挡板和窗口组件的第二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挡板和窗口组件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1所示投线仪中挡板和窗口组件的第三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挡板和窗口组件B-B方向的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00、投线仪1、主体11、连接部2、出光口3、激光窗口31、基座311、第一凹部312、第二凹部313、第三凹部314、第一安装部315、第四凹部316、第二安装部32、盖板33、支架34、激光窗口35、挡板350、遮光部351、第一凸起352、第二凸起353、第三凸起354、第一通孔355、销轴356、第四凸起357、第三安装部36、操作部4、激光器5、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投线仪100,该投线仪100包括大致呈长方体状的主体1、开设于主体1的三个面上的三个出光口2、安装于出光口2处的窗口组件3、安装于主体1内的激光器4及设置于主体1底部的支撑脚5。激光器4经由出光口2凸伸至窗口组件3内,并通过窗口组件3向外发射360°激光线;支撑脚5分别设置于主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并在支撑脚5底部设置防滑件,以确保投线仪100工作时不发生滑移,持续稳定工作。请参阅图2所示,上述窗口组件3包括环绕出光口2外周的基座31,至少部分覆盖出光口2的盖板32、连接基座31和盖板32的支架33、由基座31和盖板32及支架33围置形成的数个激光窗口34、枢转连接于窗口组件3的挡板35及安装于激光窗口34内的玻璃罩。主体1包括自出光口2周侧向外凸伸的连接部11,基座31套设于连接部11外侧,且基座31和连接部11之间通过胶水粘合,以形成稳固连接。激光器4经由窗口组件3的激光窗口34向外发射360°激光线;玻璃罩遮挡激光窗口34,在透光的同时,有效防止灰尘杂质经由激光窗口34进入主体1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挡板35包括遮蔽激光窗口34的遮光部350及设置于遮光部350外侧的操作部36。遮光部350设置于玻璃罩外侧,且遮光部350的形状与激光窗口34的形状大致形同;挡板35枢转连接于基座31,并具有暴露激光窗口34的第一状态和遮蔽激光窗口34的第二状态;操作部36用于切换挡板35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使得切换操作更为便捷。优选的,激光窗口34和挡板35呈两对相对设置,且每个挡板35均可单独打开或关闭。通过在激光窗口34处设置挡板35,且每个挡板35均可单独打开或关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选择打开或关闭激光窗口34,有效隔绝无用的激光线,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干扰且避免对操作人员的眼睛造成伤害。请参阅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线仪,包括主体、安装于所述主体内的激光器、开设于所述主体上的出光口及安装于所述出光口处的窗口组件,所述激光器经由所述出光口凸伸至所述窗口组件内,所述窗口组件包括环绕所述出光口外周的基座、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出光口的盖板、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盖板的支架及由所述基座、所述盖板和所述支架围置形成的数个激光窗口,所述激光器经由所述激光窗口向外发射激光;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组件还包括枢转连接于所述窗口组件的挡板,所述挡板具有暴露所述激光窗口的第一状态和遮蔽所述激光窗口的第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线仪,包括主体、安装于所述主体内的激光器、开设于所述主体上的出光口及安装于所述出光口处的窗口组件,所述激光器经由所述出光口凸伸至所述窗口组件内,所述窗口组件包括环绕所述出光口外周的基座、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出光口的盖板、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盖板的支架及由所述基座、所述盖板和所述支架围置形成的数个激光窗口,所述激光器经由所述激光窗口向外发射激光;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组件还包括枢转连接于所述窗口组件的挡板,所述挡板具有暴露所述激光窗口的第一状态和遮蔽所述激光窗口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枢转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挡板包括遮蔽所述激光窗口的遮光部,所述遮光部的形状与所述激光窗口的形状大致形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自外缘向内凹陷的第一凹部及自所述第一凹部侧壁向内凹陷的第二凹部,所述挡板包括自所述遮光部外缘向外凸伸的第一凸起及自所述第一凸起的侧边向外突伸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一凹部内,且所述第二凸起枢转安装于所述第二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自外缘向内凹陷的第三凹部及自所述第三凹部的内壁面突伸入所述第三凹部内的第一安装部,所述挡板包括自所述遮光部外缘向外凸伸的第三凸起、开设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东,吴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