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智能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4290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智能管理系统,其中,包括空压机,及与空压机连接的余热回收管理装置。余热回收管理装置包括底座、框架、保温水箱、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在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之间前后两侧开口上设有的密封板、在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之间顶部的开口上设有的风机,及在框架上设有与第一表冷器、第二表冷器和管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合理利用余热和保证空压机更优越的运转,使余热利用和散热达到最合理分配,原有空压机的冷却器取消掉了用余热回收器取代,把热量转换到水里,再通过智能系统调节,系统会优先把余热最大化利用后才把多余的热量散掉,余热可以利用完时,冷却也就完全停止,达到最节能效果。

A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waste heat recovery of air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智能管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喷油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的结构是采用余热回收器与原有换热器串联,存在的问题是当余热回收产水时,原有换热器还在使用,油温会偏低,为了维持油气分离器的温度,温控阀自动调节把大部分油直接回机头,这样通过余热回收器的油会减少,大大降低了回收效率;当用热量经常有波动时,余热回收器经常会承受急冷和急热工况,存在换热器里的水不流动,油仍然经过换热器,使得换热器的热量聚集过度,瞬间放热时换热器温度急降造成对换热器的热冲击较大,在反复的热应力作用下换热器的金属加速疲劳产生晶间腐蚀或应力腐蚀,严重时空压机油会泄漏到生活用水里面,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另外,原有空压机散热系统采用水冷却塔或者风冷方式,水冷式因为冷却塔与外界环境接触,如有腐蚀性气体或大量粉尘环境会使冷却水受到污染,冷却器便会腐蚀穿孔失效或结水垢严重,风冷式也会因为环境问题,使风通道堵塞,使换热器性能下降。传统空压机喷油螺杆式余热回收很难达到75度以上的高温水,即使达到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压机,及与空压机连接的余热回收管理装置;/n所述的余热回收管理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有的框架、在框架上设有的保温水箱、在保温水箱上方的框架上设有向两侧分开安装的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在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之间前后两侧开口上设有的密封板、在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之间顶部的开口上设有的风机,及在框架上设有与第一表冷器、第二表冷器和空压机分别连通的管路结构;/n所述的第一表冷器包括多条纵向间隔并排的第一迂回管、在每条第一迂回管上均设有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与每条第一迂回管上的第一进水口分别连通的第一半封闭分流管,及与每条第一迂回管上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压机,及与空压机连接的余热回收管理装置;
所述的余热回收管理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有的框架、在框架上设有的保温水箱、在保温水箱上方的框架上设有向两侧分开安装的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在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之间前后两侧开口上设有的密封板、在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之间顶部的开口上设有的风机,及在框架上设有与第一表冷器、第二表冷器和空压机分别连通的管路结构;
所述的第一表冷器包括多条纵向间隔并排的第一迂回管、在每条第一迂回管上均设有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与每条第一迂回管上的第一进水口分别连通的第一半封闭分流管,及与每条第一迂回管上的第一出水口分别连通的第一半封闭汇流管;
所述的第二表冷器包括多条纵向间隔并排的第二迂回管、在每条第二迂回管上均设有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与每条第二迂回管上的第二进水口分别连通的第二半封闭分流管,及与每条第二迂回管上的第二出水口分别连通的第二半封闭汇流管;
所述的第一半封闭分流管与第一半封闭汇流管相互连通;
所述的第一半封闭汇流管与第二半封闭分流管相互连通;
所述的第二半封闭汇流管与第二半封闭汇流管相互连通;
所述的管路结构包括与第一半封闭汇流管连通的第一进水管、与第一进水管分别连通的第二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在第二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上分别连接有的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杰廖卓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焕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