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罐中斜温层隔热防紊流节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蓄热罐
,具体为蓄热罐中斜温层隔热防紊流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蓄热罐,是一种可以把低谷电转化成热能储存的装置,在蓄热罐内部,热水和冷水由于水温不同而密度不同,自然分层,中间会形成斜温层。现有的蓄热罐将低谷电转化为热能储存,在蓄热罐中热水或蒸汽与冷水混合会导致紊流,增加了热量散失,不够节能,因此保证蓄热罐进出水流量平衡并在冷热水液位上下变化时保持斜温层稳定,减少热量散失是影响蓄热罐热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现有的蓄热罐不具备防紊流结构,因此亟需设计蓄热罐中斜温层隔热防紊流节能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蓄热罐中斜温层隔热防紊流节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蓄热罐中热水或蒸汽与冷水混合会导致紊流,增加了热量散失,不够节能,现有的蓄热罐不具备防紊结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蓄热罐中斜温层隔热防紊流节能装置,包括蓄热罐,所述蓄热罐的上表面焊接有排气管,所述蓄热罐的右侧顶部焊接有溢流管与热水添加管 ...
【技术保护点】
1.蓄热罐中斜温层隔热防紊流节能装置,包括蓄热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罐(1)的上表面焊接有排气管(2),所述蓄热罐(1)的右侧顶部焊接有溢流管(3)与热水添加管(4),且热水添加管(4)设置于溢流管(3)的下方,所述蓄热罐(1)的右侧底部焊接有冷水添加管(6)与排污管(8),且排污管(8)设置于冷水添加管(6)的下方,所述热水添加管(4)的左侧焊接有第一分水盘(5),所述冷水添加管(6)的左侧焊接有第二分水盘(7),所述蓄热罐(1)的内侧设有隔板(9),所述蓄热罐(1)的左侧焊接有第一出水管(10)与第二出水管(11),且第二出水管(11)设置于第一出水管(10)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热罐中斜温层隔热防紊流节能装置,包括蓄热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罐(1)的上表面焊接有排气管(2),所述蓄热罐(1)的右侧顶部焊接有溢流管(3)与热水添加管(4),且热水添加管(4)设置于溢流管(3)的下方,所述蓄热罐(1)的右侧底部焊接有冷水添加管(6)与排污管(8),且排污管(8)设置于冷水添加管(6)的下方,所述热水添加管(4)的左侧焊接有第一分水盘(5),所述冷水添加管(6)的左侧焊接有第二分水盘(7),所述蓄热罐(1)的内侧设有隔板(9),所述蓄热罐(1)的左侧焊接有第一出水管(10)与第二出水管(11),且第二出水管(11)设置于第一出水管(10)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罐中斜温层隔热防紊流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与溢流管(3)的内腔与蓄热罐(1)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污管(8)的内腔与蓄热罐(1)的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罐中斜温层隔热防紊流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添加管(4)的内腔与第一分水盘(5)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分水盘(5)的整体结构与第二分水盘(7)整体结构相同,所述冷水添加管(6)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繁祥,金玉涛,任麒延,曹艺萌,郑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