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占国钦专利>正文

一种电热前床自动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278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前床自动控温装置,包括上位机、设置在电热前床炉体内的测温元件、以及用于驱动伸入前床炉体内的石墨电极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测温元件通过变送器与上位机电信号连接,升降机构与上位机信号连接。上位机通过测温元件输出的信号对膛内温度进行判断,若炉膛熔体温度低于上位机内设置的温度低点时,上位机给出信号控制升降机构带动石墨电极伸入电热前床炉体内,在恒定电压的条件下增大石墨电极与炉膛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对炉膛熔体进行加温;若炉膛熔体温度高于设置的温度高点,上位机给出信号控制升降机构带动石墨电极上升,减小石墨电极与炉膛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对炉膛熔体进行降温或者保温。

An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ic heating front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前床自动控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增加有价金属回收率的冶炼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热前床自动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对有价金属如:铜、镍、铅等的回收通常用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炉来熔炼回收。该工艺成熟可靠,生产成本低,投入小,见效快。缺点是这种炉型决定了它的熔炼温度低,金属与渣的分离困难,有价金属回收率低。故有单位使用电热前床来提升有价金属回收率,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炉熔炼的熔体能够在电热前床中随着电极加热,熔体温度的升高粘稠度就变稀更有利于金属与渣液的分离,熔体经过电热前床加热的同时延长熔体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渣液的沉降分离时间,使金属与渣液分离更彻底。但是电热前床的石墨电极的升降装置都采用采用手动或恒电流、电压控制,这样对炉体加热的温度难以精准的控制,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热前床自动控温装置,以实现对电热前床炉体的温度进行精准的控制,并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电热前床自动控温装置,包括上位机、设置在电热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前床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17)、设置在电热前床炉体(13)内的测温元件(14)、以及用于驱动伸入所述前床炉体(13)内的石墨电极(12)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测温元件(14)通过变送器(15)与所述上位机(17)电信号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上位机(17)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前床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17)、设置在电热前床炉体(13)内的测温元件(14)、以及用于驱动伸入所述前床炉体(13)内的石墨电极(12)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测温元件(14)通过变送器(15)与所述上位机(17)电信号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上位机(17)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前床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14)为热电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前床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17)为电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前床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站(18)、支撑座(1)、液压油缸(2)、立柱(4)、连接横臂(10)和导向机构;
所述支撑座(1)侧壁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液压油缸(2)安装于所述安装槽(3)内;
所述支撑座(1)顶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槽(3)的导向孔(5),所述立柱(4)的下端竖直穿过所述导向孔(5)伸入所述安装槽(3)内与所述液压油缸(2)的活塞端固定连接,上端与所述连接横臂(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横臂(10)的另一端与所述石墨电极(12)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导向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座(1)顶部,并引导所述立柱(4)由所述液压油缸(2)驱动在竖直方向上往复位移;
所述液压站(18)与所述液压油缸(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位机(17)与所述液压站(18)的驱动电机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国钦卢小华徐继元杨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占国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