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热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22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热移除装置,主要包括:装设于机壳底部后端开口处的散热器,设于散热器前端的风扇,连设于风扇另一端的抽水泵,水箱分置于风扇、抽水泵的上方及前方有效的空间内;该机壳前端设有管接至任一热体的一出水口、一入水口,该入水口管接至散热器,散热器管接至水箱,水箱管接至抽水泵吸水口,抽水泵的出水口管接至机壳上的出水口。其整体布局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成本低、散热效率高;既能充分利用有效空间获取最大的储水量,又可对箱体内的冷却水进一步降温冷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便携式散热装置,尤指一种水箱能充分利用有效空间,体积小,便于携带,采用闭式循环风-水热交换方式的便携式热移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习知热移除装置可区分为二种其一,利用一气冷式冰水机提供的冰水对热体进行散热;其二,利用气冷散热机构提供趋于室温的水进行散热。然而,上述不论那一种装置至少要设置盘管式散热器、风扇、抽水泵及水箱等部件;但是,一般习知热移除装置,由于对上述部件的设计及装置位置的不当,导致其能储存水的容量较少,且整体结构的体积却较为庞大,需占用较大的空间,故不便移动或携带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布局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便于观察水位高度;操作简单、成本低、散热效率高的便携式热移除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箱能充分利用有效空间获取最大的储水量,又可对箱体内的冷却水进一步降温冷却的便携式热移除装置。一种便携式热移除装置,主要包括在机壳内装设有水箱、风扇、抽水泵及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装设于机壳底部后端近开口处,风扇设于散热器前端,抽水泵连设于风扇的另一端,水箱分置于风扇、抽水泵的上方及前方的空间内;该机壳前端设有可管接至任一热体的一出水口、一入水口,该入水口管接至散热器,散热器管接至水箱,水箱管接至抽水泵的吸水口,抽水泵的出水口管接至机壳上的出水口。其中所述二个以上的水箱之间分别设有相应的连接口,并通过管路串联为一体,分别固定于机壳内可利用的空间内。所述水箱也可设为一体成型制成的L型箱体。所述水箱最高位置处设有一注水口,最低位置处设有一排水口。所述机壳前端设有具视窗开口的面板,并在对应面板的视窗开口处设有一透明的水位视窗。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由于风扇与抽水泵分别固装于同一马达两侧的轴端上,并充分利用空间设计的水箱,而使其整体布局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2、由于水箱的合理设计,既能充分利用有效空间获取最大的储水量,又可对箱体内的冷却水进一步降温冷却。3、由于采用外部管接热体(或靠近热源的热交换器)、以及采用闭式循环、风-水热交换方式,除了便于携带外,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散热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冷却管路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见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热移除装置,主要包括在一机壳10内装有水箱20、风扇30、抽水泵40及散热器50;其中散热器50,设于机壳10底座10a后端靠近上机壳10b后端的开口11处;风扇30,设置于散热器50前端,可直接对其吹风散热,抽水泵40,固结于风扇30马达的另一端而同步转动;水箱20,分别置于风扇30与散热器50等部件的上方及前方的空间内;另外,机壳10前端面板12上分别设有一出水口13、一入水口14及一视窗开口15,其中,出水口13与入水口14可与任一热体60管接,且入水口14的另一端管接至散热器50的入口,高温水在散热器50内进行热交换后,散发其热量形成低温水,再经散热器50流回水箱20,在水箱20内进一步降温冷却,再经抽水泵40抽送至出水口13,以形成一热移除循环系统。参见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冷却管路连接,在入水口14后端先以管线(如图3中虚线所示)连接到散热器50盘管的入口51,再由散热器50盘管的出口52管接至水箱20最高位置的进水口21,使水流入水箱储存,再由水箱20的出水口22管接至抽水泵40的吸水口41,最后,由抽水泵40的出水口42管接至机壳面板12上的出水口13上。如此,藉由抽水泵40的水压强制输送冷却水供任一热体60散热使用,并进行热交换,达到有效的移除热源之目的。本实施例中的水箱20为二分离的封闭箱体,分别装设于机壳10内所剩余的空间内,其一水箱20a以与散热器50等高的二ㄇ型支架16螺固在散热器50及抽水泵40上方的空间内;另一水箱20b则螺固在前一水箱20a及抽水泵40前方的空间内,该二水箱20a、20b之间分别设有相应的连接口23,并由管路串联成一体;即能充分利用有效空间获取最大的储水量,又可对箱体内的冷却水进一步降温冷却。另外,该水箱20也可设为一体成型制成的L型箱体,或由管路将二个以上的水箱体串联为一体,该水箱20在其最高位置处设有一注水口24,在最低位置设有一排水口25,并在对应机壳面板12的视窗开口15处开设一透明(或半透明)的水位视窗26;故可由水位视窗26观察水箱20内所储存的水位高度,可由注水口24适时补充添加冷却水,以及在冷却水产生水锈或不用时,可由底部的排水口25将水箱20内的水完全排尽或重新更换箱内的冷却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举凡熟悉此项技艺者,运用本技术的原则及技术特征,所作的各种变更及装饰,皆应涵盖于本权利要求书所保护的范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热移除装置,主要包括在机壳内装设有水箱、风扇、抽水泵及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装设于机壳底部后端近开口处,风扇设于散热器前端,抽水泵连设于风扇的另一端,水箱分置于风扇、抽水泵的上方及前方的空间内;该机壳前端设有可管接至任一热体的一出水口、一入水口,该入水口管接至散热器,散热器管接至水箱,水箱管接至抽水泵的吸水口,抽水泵的出水口管接至机壳上的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热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以上的水箱之间分别设有相应的连接口,并通过管路串联为一体,分别固定于机壳内可利用的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热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也可设为一体成型制成的L型箱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热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最高位置处设有一注水口,最低位置处设有一排水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热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前端设有具视窗开口的面板,并在对应面板的视窗开口处设有一透明的水位视窗。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热移除装置,主要包括装设于机壳底部后端开口处的散热器,设于散热器前端的风扇,连设于风扇另一端的抽水泵,水箱分置于风扇、抽水泵的上方及前方有效的空间内;该机壳前端设有管接至任一热体的一出水口、一入水口,该入水口管接至散热器,散热器管接至水箱,水箱管接至抽水泵吸水口,抽水泵的出水口管接至机壳上的出水口。其整体布局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成本低、散热效率高;既能充分利用有效空间获取最大的储水量,又可对箱体内的冷却水进一步降温冷却。文档编号F24F1/04GK2715019SQ20042006464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黄煌南 申请人:盛展股份有限公司, 贾纬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热移除装置,主要包括:在机壳内装设有水箱、风扇、抽水泵及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装设于机壳底部后端近开口处,风扇设于散热器前端,抽水泵连设于风扇的另一端,水箱分置于风扇、抽水泵的上方及前方的空间内;该机壳前端设有可管接 至任一热体的一出水口、一入水口,该入水口管接至散热器,散热器管接至水箱,水箱管接至抽水泵的吸水口,抽水泵的出水口管接至机壳上的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煌南
申请(专利权)人:盛展股份有限公司贾纬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