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20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两内侧固定连接设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之间固定连接且中间部分相互连通,所述散热片的内部设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和支架连接,所述散热片内部填充设有加热油,所述支架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设有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包括:电预热管、阀门一、阀门二、温度控制板、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和靠近所述预热装置的散热片连通,所述支架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设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可预热的电取暖器可进行取暖的预热处理,同时方便移动转场。

A preheat electric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电取暖器
,具体是指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电取暖器进行冬季的取暖,目前,传统的电取暖器一般采用通过加热水或者加热油进行循环散热,但是启动时,温度升高缓慢,不能及时升温,同时由于电取暖器往往重量大,不方便移动,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所以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预热的、方便移动的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两内侧固定连接设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之间固定连接且中间部分相互连通,所述散热片的内部设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和支架连接,所述散热片内部填充设有加热油,所述支架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设有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包括:电预热管、阀门一、阀门二、温度控制板、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和靠近所述预热装置的散热片连通,所述支架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设有万向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两内侧固定连接设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之间固定连接且中间部分相互连通,这样可以进行使得加热油在内部进行循环散热,所述散热片的内部设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和支架连接,所述散热片内部填充设有加热油,这样通过电加热管加热加热油实现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取暖,所述支架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设有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包括:电预热管、阀门一、阀门二、温度控制板、进油管和出油管,这样可以通过预热装置保证预热,能够快速升温,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和靠近所述预热装置的散热片连通,所述支架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设有万向轮,这样可以方便进行移动。作为改进,所述阀门一和阀门二分别设在进油管和出油管上,所述阀门一和阀门二均设为电磁阀,这样通过阀门一和阀门二控制预热装置内部的加热油和散热片内部的加热油相互交换。作为改进,所述电预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预热装置的上端和下端,这样可以减小预热装置的体积,同时预热效果好。作为改进,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设有支撑板,这样可以提高支撑的强度和稳定性。作为改进,所述万向轮上设有脚刹,这样可以方便进行固定。作为改进,所述温度控制板上设有位于所述预热装置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板控制阀门一和阀门二的开闭和电预热管的启停,这样可以实现根据温度控制,节省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的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支架,2、散热片,3、电加热管,4、预热装置,5、电预热管,6、阀门一,7、阀门二,8、温度控制板,9、进油管,10、出油管,11、万向轮,12、支撑板,13、脚刹,14、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两内侧固定连接设有若干个散热片2,所述散热片2之间固定连接且中间部分相互连通,所述散热片2的内部设有电加热管3,所述电加热管3的两端分别和支架1连接,所述散热片2内部填充设有加热油,所述支架1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设有预热装置4,所述预热装置4包括:电预热管5、阀门一6、阀门二7、温度控制板8、进油管9和出油管10,所述进油管9和出油管10分别和靠近所述预热装置4的散热片2连通,所述支架1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设有万向轮11。所述阀门一6和阀门二7分别设在进油管9和出油管10上,所述阀门一6和阀门二7均设为电磁阀。所述电预热管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预热装置4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设有支撑板12。所述万向轮11上设有脚刹13。所述温度控制板8上设有位于所述预热装置4内部的温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控制板8控制阀门一6和阀门二7的开闭和电预热管5的启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的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可进行预热处理,同时方便移动,目前,传统的电取暖器一般启动时,温度升高缓慢,不能及时升温,同时由于重量大,不方便移动,针对这些情况,本可预热的电取暖器,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两内侧固定连接设有若干个散热片2,所述散热片2之间固定连接且中间部分相互连通,所述散热片2的内部设有电加热管3,所述电加热管3的两端分别和支架1连接,接通电源后,所述散热片2内部填充设有加热油,通过电加热管3加热内部的加热油实现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可以使得加热油在内部进行循环散热,并通过散热片2进行散热取暖,所述支架1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设有预热装置4,所述电预热管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预热装置4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阀门一6和阀门二7均设为电磁阀且分别设在进油管9和出油管10上,所述进油管9和出油管10分别和靠近所述预热装置4的散热片2连通,所述温度控制板8上设有位于所述预热装置4内部的温度传感器14,而通过预先的程序设定,所述温度控制板8控制阀门一6和阀门二7的开闭和电预热管5的启停,当达到设定的温度后,关停或者打开电预热管5,当需要使用散热片2取暖时,通过阀门一6和阀门二7控制预热装置4内部的加热油和散热片2内部的加热油相互交换,可以通过预热装置4保证预热,能够对散热片2快速升温,从而实现根据温度控制,节省能耗,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架1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设有万向轮11,所述万向轮11上设有脚刹13,可以方便进行移动,并利用脚刹13稳定固定。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两内侧固定连接设有若干个散热片(2),所述散热片(2)之间固定连接且中间部分相互连通,所述散热片(2)的内部设有电加热管(3),所述电加热管(3)的两端分别和支架(1)连接,所述散热片(2)内部填充设有加热油,所述支架(1)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设有预热装置(4),所述预热装置(4)包括:电预热管(5)、阀门一(6)、阀门二(7)、温度控制板(8)、进油管(9)和出油管(10),所述进油管(9)和出油管(10)分别和靠近所述预热装置(4)的散热片(2)连通,所述支架(1)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设有万向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两内侧固定连接设有若干个散热片(2),所述散热片(2)之间固定连接且中间部分相互连通,所述散热片(2)的内部设有电加热管(3),所述电加热管(3)的两端分别和支架(1)连接,所述散热片(2)内部填充设有加热油,所述支架(1)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设有预热装置(4),所述预热装置(4)包括:电预热管(5)、阀门一(6)、阀门二(7)、温度控制板(8)、进油管(9)和出油管(10),所述进油管(9)和出油管(10)分别和靠近所述预热装置(4)的散热片(2)连通,所述支架(1)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设有万向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热的电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一(6)和阀门二(7)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爱付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美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