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198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包括:石墨烯发热管、风扇、NTC感温探头、外壳、限温温控器和高温陶瓷蓄热砖,所述石墨烯发热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部,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石墨烯发热管的下部,所述限温温控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的上部,所述NTC感温探头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高温陶瓷蓄热砖设置在所述石墨烯发热管的上方,所述石墨烯发热管表面喷涂有远红外石墨烯辐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高温陶瓷蓄热砖作为储能元件,释放储存的热能,在用电低谷时蓄能,降低电网负载,达到废弃电能充分利用,节省能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节能、环保、体感更舒服,而且温度可调,运用推广的空间很大。

Graphene electric heater with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energy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
本技术涉及电暖器
,特别涉及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暖器大多数是通过电热丝加热,然而电热丝的自身温度过高,长期使用加速周围的电气元件老化速度,是电暖器的寿命变短,且电热丝的热损耗较大,长期使用会浪费大量电能,特别是启动时,耗费了大量能效,也给用户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不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石墨烯取暖技术由于购买价格上已经比传统地暖的价格更低,安全系数更高,因此得到广泛运用。而石墨烯取暖器热转换率能达到98%,温升快,但是,石墨烯发热的缺点是热量利用率并不高,从而使得石墨烯发热的整体安装成本和耗电量较高。因此,需在现石墨烯电暖器上进一步改进,提高取暖效果,充分利用夜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节省用电费用,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操作方便且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包括:石墨烯发热管、风扇、NTC感温探头、外壳、限温温控器和高温陶瓷蓄热砖,所述石墨烯发热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部,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石墨烯发热管的下部,所述限温温控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的上部,所述NTC感温探头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高温陶瓷蓄热砖设置在所述石墨烯发热管的上部,所述石墨烯发热管表面喷涂有远红外石墨烯辐射层。优选的,所述高温陶瓷蓄热砖为两块,两块所述高温陶瓷蓄热砖分别位于所述外壳两侧。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多个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孔为长条形,多个所述进风孔均匀设置。优选的,所述风扇为多上,多个所述风扇分别位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管和所述进风口之间。优选的,所述NTC感温探头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外侧,所述NTC感温探头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面,所述NTC感温探头、石墨烯发热管、限温温控器、风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高温陶瓷蓄热砖作为储能元件,释放储存的热能,达到用电低谷时蓄能,降低电网负载,达到废弃电能充分利用,节省能源。本技术所述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下部设有风扇,温度上升速度比传统的取暖设备快数倍,热效率和热量利用率高,并且温度可控,体感舒适度比空调环境下更好,极大地降低了热损耗,相比传统的电暖器,本技术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体感更舒服,而且温度可调,运用推广的空间很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的剖视图。图中,1-石墨烯发热管,2-风扇,3-NTC感温探头,4-外壳,5-限温温控器,6-高温陶瓷蓄热砖,7-前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包括:石墨烯发热管1、风扇2、NTC感温探头3、外壳4、限温温控器5和高温陶瓷蓄热砖6,石墨烯发热管1固定设置在外壳4的下部,风扇2设置在石墨烯发热管1的下部,限温温控器5固定设置在外壳4内侧的上部,NTC感温探头3设置在外壳4的底部,高温陶瓷蓄热砖6设置石墨烯发热管1的上部,石墨烯发热管1表面喷涂有远红外石墨烯辐射层。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石墨烯发热管1表面喷有远红外石墨烯辐射涂层,增强发热管热辐射能力。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限温温控器5固定在外壳4的上部并邻近进风孔,当进风孔或出风孔被覆盖等异常,起到高温保护产品的作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高温陶瓷蓄热砖6为两块,两块高温陶瓷蓄热砖6分别位于外壳4两侧。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两块高温陶瓷蓄热砖6固定设置在外壳4两侧边,且置于石墨烯发热管1上方,在夜晚高温陶瓷蓄热砖6通电存储热能,在白天电高峰时,高温陶瓷蓄热砖6释放储存的热能,达到用电低谷时蓄能,降低电网负载,达到废弃电能充分利用,节省能源。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外壳4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多个进风孔和出风孔,进风孔为长条形,多个进风孔均匀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出风孔密集排列。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风扇2为多个,多个风扇2分别位于石墨烯发热管1和进风孔之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风扇2设置在石墨烯发热管1和进风孔之间,加速石墨烯发热管1对外部的散热效果,多个风扇2分别与外壳4螺丝连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NTC感温探头3位于外壳4的底部外侧,NTC感温探头3与外壳4固定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通过NTC感温探头3感知石墨烯电暖器外部的环境温度,来控制石墨烯发热管1是否发热工作,保持室温恒定,使用户感受到舒适的环境,同时降低取暖费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外壳4的侧面,NTC感温探头3、石墨烯发热管1、限温温控器5、风扇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前面板7,前面板7活动设置在外壳4的前面,前面板7与外壳4相匹配,前面板7两侧分别设有提手,前面板7两侧分别设有与外壳4相匹配的卡位。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烯发热管、风扇、NTC感温探头、外壳、限温温控器和高温陶瓷蓄热砖,所述石墨烯发热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部,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石墨烯发热管的下部,所述限温温控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的上部,所述NTC感温探头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高温陶瓷蓄热砖设置所述石墨烯发热管的上部,所述石墨烯发热管表面喷涂有远红外石墨烯辐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烯发热管、风扇、NTC感温探头、外壳、限温温控器和高温陶瓷蓄热砖,所述石墨烯发热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部,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石墨烯发热管的下部,所述限温温控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的上部,所述NTC感温探头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高温陶瓷蓄热砖设置所述石墨烯发热管的上部,所述石墨烯发热管表面喷涂有远红外石墨烯辐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陶瓷蓄热砖为两块,两块所述高温陶瓷蓄热砖分别位于所述外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动控温储能的石墨烯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克兵肖志军叶红明薛镔李伟田正才陈金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益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