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08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包括内衬管和外套管,内衬管的管壁外侧设有不锈钢条,内衬管的首部设有两片第一固定钢片和硅胶弹性密封圈,硅胶弹性密封圈上设有首部注浆孔,内衬管尾部设有第二固定钢片和半环型硅胶条,两块硅胶条上设有尾部注浆孔,外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加强肋条,外套管的顶部对称设有机械高压灌注孔和浆液手动灌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快速对排污阀井损坏的排污管道进行防渗加固改造处理,改造施工方法快捷全面,适合推广。

A kind of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of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维护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2013年~2016年城市供水工程停水检修期间均发现,工程沿线箱涵排污阀井管道漏水是因为排污管道的管壁锈蚀漏水导致,考虑到沿线其他排污管道为同期产品,可能存在锈蚀损坏漏水等相同问题,为确保供水工程运行安全,结合近几年停水检修期沿线箱涵检测情况及往年处理经验,根据2018年度供水工程停水检修工作大纲方案的要求,计划开展对箱涵排污阀井、排污管进行补强加固处理,其中涉及内衬加固处理、外包加固处理及内外同步加固处理的情况,整体更换成本高昂,工期较长,为提升施工工程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检修工期,我们提出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箱涵排污井的排污管维护涉及内衬加固处理、外包加固处理及内外同步加固处理,但整体更换成本高昂、工期较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包括内衬管和外套管,所述内衬管和外套管分别设置在排污管道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内衬管的管壁外侧等距均分固定设有若干不锈钢条,所述内衬管的首部端部固定设有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钢片,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钢片间通过胶接固定设有两块左右对称的半环型硅胶弹性密封圈,两块所述硅胶弹性密封圈相对的顶部及底部间均设有首部注浆孔,所述内衬管尾部固定设有第二固定钢片,所述第二固定钢片的一侧通过胶接固定设有两块左右对称的半环型硅胶条,两块所述硅胶条相对的顶部及底部间均设有尾部注浆孔,所述外套管为两个半圆形治具对合可拆卸式连接形成,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等距均分固定设有若干加强肋条,所述外套管的顶部对称设有机械高压灌注孔和浆液手动灌入孔。优选的,所述内衬管为外径380mm、厚度为2mm、长度为2500mm的不锈钢管结构,所述不锈钢条宽度为100mm、厚度为2mm,相邻的所述不锈钢条间距为550mm,所述内衬管两端的不锈钢条均端口的距离为100mm,所述不锈钢条紧贴所述内衬管的外壁并以垂直内衬管轴心方向进行无缝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硅胶弹性密封圈的宽度为30mm、压缩最小厚度为10mm,所述首部注浆孔的间隙宽度为20mm。优选的,所述硅胶条设置在距离所述内衬管尾端面100mm处,所述硅胶条的宽度为30mm、压缩最小厚度为10mm,所述尾部注浆孔的间隙宽度为10mm。优选的,所述外套管为外径为460mm、厚度1.5mm的半圆形治具结构,所述加强肋条的宽度为12mm、厚度为2mm,所述机械高压灌注孔的直径为14mm,所述浆液手动灌入孔的注入直径为50mm,所述浆液手动灌入孔的封口直径为14mm,两个所述外套管的边侧均固定设有对接边,两个相对接的所述对接边间夹接设有PVC密封条,所述对接边上及所述PVC密封条上均设有若干贯穿的螺栓孔,两个所述外套管通过所述对接边和锁紧螺栓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套管的两端与砼墙壁接触的部位用纳米微晶快速堵漏剂做刚性密实加固处理且在交接部分做成一个R=100的斜坡角结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施工工艺简单,维修成本低廉且通过在排污管道内外壁分别设置内衬管和外套管并填充复合高分子弹性防水灌浆料,维护排污管道锈蚀漏水的同时提升了排污管道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内衬管1、排污管道2、不锈钢条3、硅胶弹性密封圈4、首部注浆孔5、第一固定钢片6、外套管7、机械高压灌注孔8、加强肋条9、浆液手动灌入孔10、对接边11、锁紧螺栓12、PVC密封条13、硅胶条14、尾部注浆孔15、第二固定钢片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4,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包括内衬管1,所述内衬管1设置在排污管道2的内侧,内衬管1的管壁外侧等距均分固定设有若干不锈钢条3,内衬管1的首部端部固定设有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钢片6,两个第一固定钢片6间通过胶接固定设有两块左右对称的半环型硅胶弹性密封圈4,两块硅胶弹性密封圈4相对的顶部及底部间均设有首部注浆孔5,硅胶弹性密封圈4的宽度为30mm、压缩最小厚度为10mm,首部注浆孔5的间隙宽度为20mm,内衬管1尾部固定设有第二固定钢片16,第二固定钢片16的一侧通过胶接固定设有两块左右对称的半环型硅胶条14,两块硅胶条14相对的顶部及底部间均设有尾部注浆孔15,硅胶条14设置在距离内衬管1尾端面100mm处,硅胶条14的宽度为30mm、压缩最小厚度为10mm,尾部注浆孔15的间隙宽度为10mm,内衬管1为外径380mm、厚度为2mm、长度为2500mm的不锈钢管结构,不锈钢条3宽度为100mm、厚度为2mm,相邻的不锈钢条3间距为550mm,内衬管1两端的不锈钢条3均端口的距离为100mm,不锈钢条3紧贴内衬管1的外壁并以垂直内衬管1轴心方向进行无缝焊接固定。内衬管1加固时,将工作面通风照明工作面通风照明,现场使用30KW柴油机发电,进行工作面照明及动力设置,在工作面附近的箱涵底板两侧砌筑挡水围堰,箱涵内围堰工作面宽度为2.5米,排除围堰内的积水及淤泥后做整体清洁处理。之后将制作好的防护套管及工具、治具及材料等搬入工作面准备投入使用,对损坏的排污管道2内部的淤积污泥进行挖出清理,之后用高压水枪进行内壁面冲洗,冲洗干净后进行通风干燥处理,再进行机械打磨处理,用电动伸臂式手磨机将表面的污物及锈蚀部分磨掉并使得管道表面露出洁净的新面,达到平整光滑,之后用高压水枪再次清洗排污管内壁,并用碎布毛巾等将管内的积水擦拭干净,确认箱涵底板与排污管道2的平行度及平整度,如达不到要求,需对箱涵底板进行找平及打磨处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后,将端部硅胶弹性密封圈4密封好的内衬管1由箱涵接口一侧排污管道2中,应用重锤击打的方式将内衬管1打入排污管道2内,待插入到位后,用硅胶条14和硅胶弹性密封圈4并配合纳米微晶快速堵漏剂对内衬管的两端做二次密封处理,并分别钻首部注浆孔5和尾部注浆孔15,同时安装相应的注浆嘴,现场配制灌浆材料,从内衬管1两端的底部的注浆嘴用高压灌浆机分别注入复合高分子超强弹性防水灌浆堵漏剂,采用连续式注入的方式,一边注浆作业一边观察内衬管1里外及端头的情况变化,当注入的浆液达到设计用量,并且出现浆液从顶部注浆孔溢流时,在顶部注浆孔安装注浆嘴并从顶部进行浆液注入,同时观察压力表的上升变化,当注浆压力达到0.1Mp时,暂时停止注浆,观察压力表显示的内部浆液压力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包括内衬管(1)和外套管(7),所述内衬管(1)和外套管(7)分别设置在排污管道(2)的内侧和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1)的管壁外侧等距均分固定设有若干不锈钢条(3),所述内衬管(1)的首部端部固定设有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钢片(6),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钢片(6)间通过胶接固定设有两块左右对称的半环型硅胶弹性密封圈(4),两块所述硅胶弹性密封圈(4)相对的顶部及底部间均设有首部注浆孔(5),所述内衬管(1)尾部固定设有第二固定钢片(16),所述第二固定钢片(16)的一侧通过胶接固定设有两块左右对称的半环型硅胶条(14),两块所述硅胶条(14)相对的顶部及底部间均设有尾部注浆孔(15),所述外套管(7)为两个半圆形治具对合可拆卸式连接形成,所述外套管(7)的外壁上等距均分固定设有若干加强肋条(9),所述外套管(7)的顶部对称设有机械高压灌注孔(8)和浆液手动灌入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包括内衬管(1)和外套管(7),所述内衬管(1)和外套管(7)分别设置在排污管道(2)的内侧和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1)的管壁外侧等距均分固定设有若干不锈钢条(3),所述内衬管(1)的首部端部固定设有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钢片(6),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钢片(6)间通过胶接固定设有两块左右对称的半环型硅胶弹性密封圈(4),两块所述硅胶弹性密封圈(4)相对的顶部及底部间均设有首部注浆孔(5),所述内衬管(1)尾部固定设有第二固定钢片(16),所述第二固定钢片(16)的一侧通过胶接固定设有两块左右对称的半环型硅胶条(14),两块所述硅胶条(14)相对的顶部及底部间均设有尾部注浆孔(15),所述外套管(7)为两个半圆形治具对合可拆卸式连接形成,所述外套管(7)的外壁上等距均分固定设有若干加强肋条(9),所述外套管(7)的顶部对称设有机械高压灌注孔(8)和浆液手动灌入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的补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1)为外径380mm、厚度为2mm、长度为2500mm的不锈钢管结构,所述不锈钢条(3)宽度为100mm、厚度为2mm,相邻的所述不锈钢条(3)间距为550mm,所述内衬管(1)两端的不锈钢条(3)均端口的距离为100mm,所述不锈钢条(3)紧贴所述内衬管(1)的外壁并以垂直内衬管(1)轴心方向进行无缝焊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武李海军刘建新温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达凯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