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插式排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071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插式排水管,其包括管道、承口、插口、橡胶圈;管道为一个筒状结构,承口和插口设置在管道的两端,管道、承口和插口一体成型;承口设置在管道的一端上,承口的内径大于管道的内径;插口位于管道上与承口相对的一端,插口的内径与管道的内径相同,其外径小于管道的外径;橡胶圈套设在插口上,与插口的侧面以及端面贴合;在管道与承口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呈环形;橡胶圈上与密封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块,插口插入承口后,密封块嵌入密封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密封槽和密封块,提升了排水管接口处的密封性,降低出现漏水情况的可能性。

A kind of socket drain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插式排水管
本技术涉及排水管道,特别涉及一种承插式排水管。
技术介绍
承插式排水管是一种将管道两端分别设置为承口和插口的排水管,在铺设管路时将插口插入到承口中并进行密封处理,依次连接多根排水管完成管路的铺设。参照图3,为一种承插式排水管,包括管道1、承口2、插口3、橡胶圈4;管道1为一个筒状结构;承口2和插口3分别设置在管道1的两端,管道1、承口2和插口3三者使用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承口2为一圆环状结构,其内径大于管道1的内径;插口3位于管道1上与承口2相对的一端,插口3内圈直径与管道1内圈直径相同,外圈直径略小于管道1的外圈直径;橡胶圈4套设在插口3上,与插口3的侧面以及端面贴合,橡胶圈4的侧面与管道1的侧面平齐;在使用承插式排水管进行铺设时,首先将管路起始处的排水管安装好,在另一根排水管的插口3上套设橡胶圈4,然后将插口3插入承口2内,橡胶圈4与承口2的内壁贴合,然后从承口2外侧处涂抹水泥,将排水管接口处用水泥密封。然后依次进行排水管的铺设,最后进行填埋。这种排水管道一般是铺设在地下,挖好铺设道之后,铺设地基,将排水管依次连接,在将相邻两根排水管连接时,要对排水管进行转动对准以及之后要进行封口的操作将相邻两根排水管密封连接,在连接过程中,两根排水管会存在一定的晃动,晃动使得排水管对接的不会十分严密;排水管设置处的地基的松软程度不同,可能会使某一段的排水管出现下陷的问题;在排水管路铺设处上方存在道路或是一些施工场所的话,会造成地表沉降。以上三种情况都会造成相接的排水管之间出现错位,参照图4,两根排水管的轴线存在一定的偏差,橡胶圈4与承口2上部分之间为由两个面的贴合变为线与面的配合,若是橡胶圈4上存在缺口,排水管内的水会从缺口处流出,排水管容易出现漏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插式排水管,通过设置密封槽和密封块,提升排水管连接口处的密闭性,减小排水管道出现漏水现象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承插式排水管,包括管道、承口、插口、橡胶圈;管道为一个筒状结构,承口和插口设置在管道的两端,管道、承口和插口一体成型;承口设置在管道的一端上,承口的内径大于管道的内径;插口位于管道上与承口相对的一端,插口的内径与管道的内径相同,其外径略小于管道的外径;橡胶圈套设在插口上,与插口的侧面以及端面贴合;在管道与承口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呈环形;橡胶圈上与密封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块,插口插入承口后,密封块嵌入密封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排水管安装时,将橡胶圈套设在插口上,将插口插入前一根排水管,密封块嵌入密封槽内,然后从排水管接口的外侧涂抹水泥进行密封,在安装过程中以及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前后相连的两根排水管之间出现错位,两根排水管的轴线之间出现偏差,而此时密封块能够保持有一部分嵌在密封槽内的状态,保持管路接口处的密封状态,不易出现漏水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槽的开口方向与管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位于橡胶圈上向外侧张开,连接时通过挤压会使密封块向外扩张,能够更方便的将密封块插入密封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口的内侧面呈喇叭状,开口较大的一侧朝向管道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插口插入到对应的承口之后,承口内壁与橡胶圈外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需要使用水泥填充进行密封,设置承口的内侧面呈喇叭状,在填充水泥时更方便将水泥向内部填充,使水泥在缝隙中填充均匀,能够增强水泥封口的牢固程度,进一步提升接口处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圈与插口接触部分的外圈呈弧形,中部的厚度大于两侧的厚度,其两侧与管道的外壁平滑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连的两根排水管出现错位,轴线存在一定的偏差时,橡胶圈外侧的弧面能够保持和承口的内壁贴合,形成一个密封面,在出现错位时能够保证密封性,减少出现漏水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口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环绕插口的外侧面一圈设置;在橡胶圈上与固定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凸起绕橡胶圈内侧面一圈设置,橡胶圈套设在插口上之后,凸起完全嵌入到固定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凸起和固定槽对橡胶圈的轴向位置进行固定,在排水管出现频繁错动的情况下,承口的内壁会对橡胶圈产生摩擦,对橡胶圈产生拉力,使橡胶圈在插口上滑动;通过凸起与固定槽,能够使橡胶圈与插口的连接更加紧固,保证了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棱,间隔且环绕设置在承口端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排水管的连接口外侧进行水泥封口时,水泥与承口端面处的凸棱接触,增大接触面积,在水泥凝结后与承口端面处粘连的更加牢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将插口插入到承口中时,通过挤压排水管能够使密封块产生向外扩的趋势,能够更方便将密封块插入到密封槽中;而相接的两根排水管之间出现错位后,两根排水管的轴线出现偏差,会带动密封块有一部分会抽出密封槽,但始终能够有一部分密封块位于密封槽内,此时,水流的阻碍路径较长,有较好的密封性,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出现漏水情况的可能性。2.设置凸起和固定槽对橡胶圈的轴向位置进行固定,在排水管出现频繁错动的情况下,承口的内壁会对橡胶圈产生摩擦,对橡胶圈产生拉力,使橡胶圈在插口上滑动,通过凸起与定位槽,能够使橡胶圈与插口的连接更加紧固,保证了密封性;3.设置橡胶圈的外侧面呈弧形,在相连的两根排水管出现错位时,其轴线存在偏差,此时橡胶圈的弧形部分能够与承口的内壁保持贴合,形成密封面,保证了密封性,不易出现漏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排水管连接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现有排水管连接示意图;图4是现有排水管出现错位情况的示意图。图中,1、管道;11、密封槽;2、承口;21、凸棱;3、插口;31、固定槽;4、橡胶圈;41、密封块;42、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承插式排水管,包括管道1,承口2、插口3、橡胶圈4;管道1为一个筒状结构,承口2和插口3设置在管道1的两端,管道1、承口2和插口3三者使用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承口2为一圆环状结构,其内径大于管道1的内径;插口3位于管道1上与承口2相对的一端,插口3的内径与管道1的内径相同,其外径略小于管道1的外径;橡胶圈4套设在插口3上,与插口3的侧面以及端面贴合。参照图1、2,承口2的内侧面呈喇叭状,开口较大的一侧朝向管道1的外侧,在管道1与承口2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槽11,密封槽11的开口方向与管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一个锐角,密封槽11呈环形;橡胶圈4套设在插口3上之后,与插口3的外侧面和端面贴合;在橡胶套4上与密封槽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块41,密封块41环绕橡胶圈4一圈设置,插口3插入到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插式排水管,包括管道(1)、承口(2)、插口(3)、橡胶圈(4);管道(1)为一个筒状结构,承口(2)和插口(3)设置在管道(1)的两端,管道(1)、承口(2)和插口(3)一体成型;承口(2)设置在管道(1)的一端上,承口(2)的内径大于管道(1)的内径;插口(3)位于管道(1)上与承口(2)相对的一端,插口(3)的内径与管道(1)的内径相同,其外径小于管道(1)的外径;橡胶圈(4)套设在插口(3)上,与插口(3)的侧面以及端面贴合;其特征在于:在管道(1)与承口(2)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槽(11),密封槽(11)呈环形;橡胶圈(4)上与密封槽(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块(41),插口(3)插入承口(2)后,密封块(41)嵌入密封槽(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插式排水管,包括管道(1)、承口(2)、插口(3)、橡胶圈(4);管道(1)为一个筒状结构,承口(2)和插口(3)设置在管道(1)的两端,管道(1)、承口(2)和插口(3)一体成型;承口(2)设置在管道(1)的一端上,承口(2)的内径大于管道(1)的内径;插口(3)位于管道(1)上与承口(2)相对的一端,插口(3)的内径与管道(1)的内径相同,其外径小于管道(1)的外径;橡胶圈(4)套设在插口(3)上,与插口(3)的侧面以及端面贴合;其特征在于:在管道(1)与承口(2)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槽(11),密封槽(11)呈环形;橡胶圈(4)上与密封槽(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块(41),插口(3)插入承口(2)后,密封块(41)嵌入密封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插式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11)的开口方向与管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宝军曹爱清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密云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