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体自排水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89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体自排水窗户,其包括窗框和沿着窗框设置的玻璃。窗框包括内型材框和外型材框,玻璃被卡接于窗框中。在内型材框和外型材框的中间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隔热隔音腔体,在内型材框和外型材框中间位于靠近外型材框一侧还设置有多个相连通的排水腔体,玻璃的边缘设置于排水腔体内,在外型材框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腔体可与排水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腔体自排水窗户结构设计合理,将通过玻璃边缘渗入的雨水及时排入排水腔体并经过排水孔被快速排出,其不会在窗框中产生积水或是雨水反渗入室内的情况。

Multicavity self draining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腔体自排水窗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腔体自排水窗户。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窗户均为框架式窗体。框架式窗体包括直接设置于窗户玻璃外部的内边框和与建筑固定连接的外边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窗户玻璃与内边框之间的密封胶出现老化因而造成雨水慢慢渗入窗框内,此外,雨水还可通过内、外边框之间的缝隙进入外边框内,如不及时排出,将会使窗框处的渗水现象愈发严重,因而降低了窗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进入窗框中的雨水进行及时排出的多腔体自排水窗户。本技术的多腔体自排水窗户,包括窗框和沿着所述窗框设置的玻璃,所述玻璃与所述窗框的边缘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窗框包括内型材框和外型材框,所述内型材框和所述外型材框中间设置有多个隔热隔音腔体,在所述内型材框和所述外型材框中间位于靠近所述外型材框一侧还设置有多个相连通的排水腔体,所述玻璃的边缘位于所述排水腔体内,在所述外型材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腔体可与所述排水孔相连通。通过在窗框内部设置排水腔体,且将玻璃边缘设置于排水腔体内,因而,从玻璃表面流下的雨水在沿着窗户边缘处进入排水腔体后可经过排水孔被快速排出。进一步的,所述隔热隔音腔体由卡接于所述内型材框和所述外型材框中部的若干隔热条与所述内型材框和所述外型材框围合而成,所述隔热隔音腔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隔热隔音腔体、第二隔热隔音腔体和第三隔热隔音腔体。利用隔热条与内型材框和外型材框形成的隔热隔音腔体使得本技术的窗户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音效果,第一隔热隔音腔体、第二隔热隔音腔体和第三隔热隔音腔体依次连接,使得在窗框上形成一条隔热隔音带,避免因为在外型材框上设置排水结构而影响窗户的静音和隔热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隔音腔体在靠近所述第二隔热隔音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向所述第二隔热隔音腔体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连接末端呈钩状,所述第二隔热隔音腔体在靠近所述第一隔热隔音腔体的一侧的隔热条具有向所述第一隔热隔音腔体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连接部可与所述延伸部相互卡接。因而,第一隔热隔音腔体和第二隔热隔音腔体通过连接部和延伸部相互连接并形成封闭的隔离层,避免雨水向内型材框方向流入并进入室内。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可相对所述第一隔热隔音腔体摆动,在所述第一隔热隔音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连接部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口开设宽度小于其内部的宽度,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可插入所述卡接槽内,所述连接头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接槽的槽口宽度。因而连接部可第一隔热隔音腔体配合紧密,确保本技术的多腔体自排水窗户内部的密封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连接颈部,所述连接头通过连接颈部与所述连接部本体连接,所述连接颈部与所述卡接槽为过盈配合,所述连接颈部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的腔体。通过在连接颈部内部设置中空的腔体既能确保连接颈部与卡接槽的紧密卡合也便于将连接部与卡接槽卡合。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末端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可抵靠在所述窗框的外型材框上。因而,在支撑部与外型材框相抵触时,可使连接部的连接末端与延伸部相互抵靠,不会松动,确保密封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窗框包括固定窗框和开启扇,所述开启扇与所述固定窗框可相互卡接,所述玻璃与所述开启扇连接。通过推拉开启扇实现对窗户的开关。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窗框和所述开启扇的所述内型材框的相交处和所述外型材框的相交处均设置有密封连接件。因而,在窗户关闭时,固定窗框和开启扇可完全密封连接,有效减少甚至杜绝了雨水直接从窗户边缘处渗入窗框或室内。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内型材框上的窗户锁,所述窗户锁包括设置于所述内型材框内侧的推手和可插入所述窗框内部的锁紧件。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纱窗,所述纱窗通过与所述内型材框一体成型的铝型材固定于所述多腔体自排水窗户的内部。将纱窗设置于内型材框的内部避免了在雨天时,雨水经纱窗飘入窗框内,且纱窗不易于被雨水打湿从而延长了纱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1-开启扇、12-固定窗框、13-内型材框、14-外型材框、2-玻璃、31-第一隔热隔音腔体、311-卡接槽、32-第二隔热隔音腔体、321-延伸部、33-第三隔热隔音腔体、4-排水腔体、5-排水孔、6-隔热条、71-连接头、72-连接颈部、73-连接末端、74-支撑部、8-密封条、91-推手、92-锁紧件、10-纱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多腔体自排水窗户包括相互卡接的开启扇11和固定窗框12以及沿着开启扇11的边缘的中部设置的玻璃2。开启扇11和固定窗框12均包括内型材框13和外型材框14,玻璃2被设置于其与内型材框13中间和其与外型材框14中间的密封条8而紧密卡接于开启扇11中。在内型材框13和外型材框14的中间设置有多个隔热隔音腔体,在内型材框13和外型材框14中间位于靠近外型材框14一侧还设置有多个排水腔体4,玻璃2的边缘设置于排水腔体4内,在固定窗框12的外型材框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5,排水腔体4可与排水孔5相连通。因而,在玻璃2的边缘伸入窗框内部的雨水可进入排水腔体4并经排水孔5排出,雨水按照图1中所示的虚线箭头的方向依次经过各个排水腔体4后排出。本技术的多腔体自排水窗户的隔热隔音腔体由卡接于内型材框13和外型材框14中部的若干隔热条6与内型材框13和外型材框14围合而成。本技术的隔热隔音腔体包括设置于开启扇11内部的第一隔热隔音腔体31和设置于固定窗框12内部的第二隔热隔音腔体32和第三隔热隔音腔体33。第一隔热隔音腔体31在靠近第二隔热隔音腔体32的一侧设置有向第二隔热隔音腔体32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连接头71、连接颈部72、连接末端73和支撑部74,连接末端73呈钩状,第二隔热隔音腔体32在靠近第一隔热隔音腔体31的一侧的隔热条6具有向第一隔热隔音腔体31延伸的延伸部321,在连接部随着开启扇11向固定窗框12靠拢关闭时,连接末端73的钩状结构与延伸部321相互抵靠密封,由此可将第一隔热隔音腔体31和第二隔热隔音腔体32之间的空间密封,防止排水腔体4中的水流入窗框内部。在第一隔热隔音腔体31的靠近第二隔热隔音腔体32的隔热条6上设置有用于卡接连接部的卡接槽311,卡接槽311的槽口开设宽度小于其内部的宽度,连接部的连接头71可插入卡接槽311内,连接头71为半球形,因而连接头71可在卡接槽311内转动一定角度,连接部可相应的相对第一隔热隔音腔体31摆动,连接颈部72与卡接槽311过盈配合设置。连接颈部72中部设置有中空的腔体,因而便于将连接部插入卡接槽311内。与连接末端73相对的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腔体自排水窗户,包括窗框和沿着所述窗框设置的玻璃,所述玻璃与所述窗框的边缘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窗框包括内型材框和外型材框,所述内型材框和所述外型材框中间设置有多个隔热隔音腔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型材框和所述外型材框中间位于靠近所述外型材框一侧还设置有多个相连通的排水腔体,所述玻璃的边缘位于所述排水腔体内,在所述外型材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腔体可与所述排水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体自排水窗户,包括窗框和沿着所述窗框设置的玻璃,所述玻璃与所述窗框的边缘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窗框包括内型材框和外型材框,所述内型材框和所述外型材框中间设置有多个隔热隔音腔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型材框和所述外型材框中间位于靠近所述外型材框一侧还设置有多个相连通的排水腔体,所述玻璃的边缘位于所述排水腔体内,在所述外型材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腔体可与所述排水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体自排水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隔音腔体由卡接于所述内型材框和所述外型材框中部的若干隔热条与所述内型材框和所述外型材框围合而成,所述隔热隔音腔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隔热隔音腔体、第二隔热隔音腔体和第三隔热隔音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体自排水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隔音腔体在靠近所述第二隔热隔音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向所述第二隔热隔音腔体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连接末端呈钩状,所述第二隔热隔音腔体在靠近所述第一隔热隔音腔体的一侧的隔热条具有向所述第一隔热隔音腔体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连接部可与所述延伸部相互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腔体自排水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可相对所述第一隔热隔音腔体摆动,在所述第一隔热隔音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连接部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口开设宽度小于其内部的宽度,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辰鹏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