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移动建筑,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建筑本体,建筑本体包括沿建筑本体轴线延伸预定距离的骨架,固定于骨架外周至少部分区域的GRC板,以及固定于骨架内侧至少部分区域的保温层和内装饰层;至少部分骨架沿绕轴线的周向形成闭环连接。通过采用GRC板和骨架结构形成建筑本体的主要部分,防水防火隔音效果好,同时GRC材质具有质量轻、物理性能好的优点,同时便于移动,使建筑本体既具有良好的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移动性能。
An outdoor mobil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移动建筑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建筑,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可移动的户外建筑。
技术介绍
现有的户外移动房、阳光房、帐篷酒店等结构和配置较为简单,无法提供高质量的用户体验,而固定建筑成本高,土地审批困难,移动位置极其不便,随着国内外高端旅游,体验式旅游的发展,需要更为高质量的服务。现有的户外移动房,存在的问题是移动式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即防火防水隔音效果差,私密性差,因此导致体验较差,而固定式建筑,防火防水隔音效果较好,用户体验好,但是其体积大、重量大,运输安装和移动困难,土地审批困难。因此如何使户外移动建筑同时具有固定建筑的防水防火隔音效果好的优势,以及移动建筑便于安装运输的优势,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简单地讲,如何实现固定式建筑所拥有的高质量的服务品质,同时又便于安装移动和拆卸,是一个相互矛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户外移动建筑,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以期使建筑同时具有便于运输、安装、拆卸的优点,以及防水防火隔音的优点。技术方案:一种户外移动建筑,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建筑本体,建筑本体包括沿建筑本体轴线延伸预定距离的骨架,固定于骨架外周至少部分区域的GRC板,以及固定于骨架内侧至少部分区域的保温层和内装饰层;至少部分骨架沿绕轴线的周向形成闭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架,固定于支撑架底部的调节螺杆,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距离地面预定高度,安装架与地面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GRC板与骨架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形成透气层和穿线管。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GRC板通过预埋固定连接件与骨架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建筑本体为至少两个,相连建筑本体通过连接板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骨架的侧面分别固定有连接板,相邻骨架上的连接板上对应设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并锁紧。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建筑本体为至少两个,相邻建筑本体的GRC板具有弯折部,当建筑本体安装在一起时,通过密封组件覆盖并密封弯折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为玻璃纤维保温层或岩棉。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安装在弯折部内的密封条、与弯折部适配的盖板、穿过盖板和弯折部之间间隙并通过垫片和螺帽锁紧的螺栓,以及扣合在盖板外侧的外板。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GRC板覆盖骨架的周壁的部分区域、覆盖至少一个端部的部分区域。有益效果:通过采用GRC板和骨架结构形成建筑本体的主要部分,防水防火隔音效果好,同时GRC材质具有质量轻、物理性能好的优点,同时便于移动,使建筑本体既具有良好的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移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竖梁1、横梁2、调节螺栓3、地面4、建筑本体5、斜撑6、支撑组件b、移动建筑a、GRC板501、骨架502、连接板503、焊接504、连接钢板505、垫片506、连接螺栓507、保温层508、装饰层509、射钉510、弯折部511、密封条512、盖板513、锁紧螺栓514、外板515。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为本技术户外移动建筑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主要包括建筑本体5,建筑本体采用轻钢骨架作为主体,钢骨架的外侧固定GRC板,GRC板通过预埋固定件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钢骨架上。钢骨架中的至少部分方管在横截面方向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从而支撑建筑本体的荷载,钢骨架沿轴线方向,即本实施例中位于建筑结构本体中心并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延伸预定的距离,形成一定的纵深,钢骨架内侧形成收容空间,用于安装室内设备,钢骨架整体呈笼状或筒状。通过该结构承载建筑本体内外的荷载。钢骨架的边角处为弧角过渡部。GRC沿钢骨架的外侧布设,至少覆盖周向的部分区域和一个端部的部分区域,从而对建筑本体的四周进行封闭,使其获得防火防水隔音等物理性能。对于GRC板未覆盖的区域,通过加设门、窗、落地窗等方式实现对建筑本体周围的封闭。在建筑本体内侧,即与GRC板相对的一侧,在钢骨架上设置保温层和内装饰层,保温层为玻璃纤维岩棉或石棉,通过射钉固定木条简洁固定保温层或直接固定保温层,内装饰层通过射钉固定在保温层上。在该实施例中,通过GRC板和钢结构形成建筑物本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在内部设置保温层和内装饰层的方式,其质量比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小很多,质量轻,便于移动和运输。GRC板、保温层和内装饰层,使得建筑本体具有优异的防水防火和隔音效果,大大优于现有的户外移动建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建筑物本体放置在地面或设置了承重柱的位置。例如在公园或类似具有平坦地面的地方,将建筑物本体安放在上面即可。在该实施例中,没有支撑座,其可能会存在空调、排水装置不好安装,以及接触地面较为潮湿的情况,对于环境允许的地方,可以按照此方式设置。GRC板与钢骨架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其能够形成通风通道,且电气管线及水管均可以安装在此空间中,形成隐蔽式设计,为内部装修提供更多的空间。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包括横梁2和竖梁1,如果需要,可以设置斜撑,横梁和竖梁可以采用方管焊接而成,在竖梁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螺栓3。通过调节各螺栓的长度,对支撑座进行调平。在该实施例中,竖梁的顶面距离地面预定的高度,形成通风透气和容置空间,有利于排水除潮,同时,空调和下水装置等均可以安装在该空间中,例如挂在支撑座上。通过此方式,可以将空调等装置安装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其更加美观和节省土地资源,减少了土地的使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建筑本体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建筑本体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固定,GRC板通过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具体地,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在图3中,建筑本体的剖面图主要显示了钢骨架502、固定连接在钢骨架上的GRC板501,固定在钢骨架内侧的保温层508和内装饰层509,在连接部钢骨架上焊接504有连接板503,连接板的末端焊接有连接钢板505,当相邻的连接板连接时,在连接钢板之间加设垫片506,并通过连螺栓507锁紧。通过锁紧,建筑本体的柱体结构形成一体,其强度能够符合建筑要求。对于GRC板,其端部设置有弯折部511,弯折部大致成凵形,当相邻的GRC板连接时,其形成E形的空间,通过一凵形的盖板513进行密封,弯折部内加设密封条512。盖板的长度方向,开有若干通孔,锁紧螺栓514穿过该通孔和GRC板之间的空隙,延伸至钢骨架一侧,并通过垫片和螺帽锁紧。盖板的外侧设置有外板515。通过盖板压紧密封条,能够对内外形成较好的水封和气封结构。密封条可以为橡胶条或硅胶条。在该实施例中,内装饰层通过射钉510固定在钢骨架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建筑本体可以为椭球形、球形、半球形,伞形或底部为长方体,顶部为半球体的组合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移动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建筑本体,建筑本体包括沿建筑本体轴线延伸预定距离的骨架,固定于骨架外周至少部分区域的GRC板,以及固定于骨架内侧至少部分区域的保温层和内装饰层;至少部分骨架沿绕轴线的周向形成闭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移动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建筑本体,建筑本体包括沿建筑本体轴线延伸预定距离的骨架,固定于骨架外周至少部分区域的GRC板,以及固定于骨架内侧至少部分区域的保温层和内装饰层;至少部分骨架沿绕轴线的周向形成闭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移动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架,固定于支撑架底部的调节螺杆,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距离地面预定高度,安装架与地面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移动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GRC板与骨架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形成透气层和穿线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移动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GRC板通过预埋固定连接件与骨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移动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为至少两个,相连建筑本体通过连接板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秋冬,聂毅宁,徐敏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冠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