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化工厂雨水分离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3786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化工厂雨水分离收集系统,包括厂区,所述厂区分为办公管理区、公用设施区、辅助生产区、罐区、工艺装置区、运输装载区,还包括雨水收集池A、雨水收集池B,收集池A分为初期雨水池C、中后期雨水池D,收集池B分为初期雨水池E、中后期雨水池F;所述办公管理区、公用设施区四周均设有排水槽M,所述辅助生产区、罐区、工艺装置区、运输装载区四周均设有排水槽N。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可知,根据化工厂各个厂区污染程度对厂区进行划分,办公管理区与公用设施区的雨水可直接进行排放,而对其他区域的雨水进行分类处理,前期雨水汇集至雨水池E,中后期雨水汇集至雨水池F,最后汇集至收集池A进行统一分类处理。

A rainwater separation and collection system for large chemical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化工厂雨水分离收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厂环保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化工厂雨水分离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化工厂是从事化学工业的工厂,一般分为六大厂区:办公管理区、公用设施区、辅助生产区、罐区、工艺装置区、运输装载区,一般来说,办公管理区与公用设施区被污染性极小,而辅助生产区、罐区、工艺装置区、运输装载区被污染性较大。目前,这些厂区的雨水基本通过地下的排水沟进行排放,汇集到污水池中,并没有对雨水进行分类处理,给后期工作人员处理污水,使其达标排放标准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能源消耗巨大,与节能降耗标准背道而驰。由于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化工厂初期雨水(前15分钟)必须收集,不能直排。一场大雨时,如何将化工厂内的前15分钟雨水分类收集,而且与后面的雨水不混合,现有的排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化工厂雨水分离收集系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化工厂没有对雨水进行分类处理,给后期工作人员处理污水,使其达标排放标准带来巨大工作量,能源消耗巨大,与节能降耗标准背道而驰的问题。为了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化工厂雨水分离收集系统,包括厂区(1),所述厂区(1)分为办公管理区(2)、公用设施区(3)、辅助生产区(4)、罐区(5)、工艺装置区(6)、运输装载区(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水收集池A(8)、雨水收集池B(9),收集池A(8)分为初期雨水池C(81)、中后期雨水池D(82),收集池B(9)分为初期雨水池E(91)、中后期雨水池F(92);/n所述办公管理区(2)、公用设施区(3)四周均设有排水槽M(21),位于排水槽M(21)东侧竖槽均向东延伸与导流槽a(22)连通,导流槽a(22)与雨水池D(82)连通;/n所述辅助生产区(4)、罐区(5)、工艺装置区(6)、运输装载区(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化工厂雨水分离收集系统,包括厂区(1),所述厂区(1)分为办公管理区(2)、公用设施区(3)、辅助生产区(4)、罐区(5)、工艺装置区(6)、运输装载区(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水收集池A(8)、雨水收集池B(9),收集池A(8)分为初期雨水池C(81)、中后期雨水池D(82),收集池B(9)分为初期雨水池E(91)、中后期雨水池F(92);
所述办公管理区(2)、公用设施区(3)四周均设有排水槽M(21),位于排水槽M(21)东侧竖槽均向东延伸与导流槽a(22)连通,导流槽a(22)与雨水池D(82)连通;
所述辅助生产区(4)、罐区(5)、工艺装置区(6)、运输装载区(7)四周均设有排水槽N(41),位于辅助生产区(4)、罐区(5)、工艺装置区(6)西侧的排水槽N(41)向西延伸与导流槽b(42)连通,位于运输装载区(7)东侧的排水槽N(41)向东延伸与导流槽b(42)连通,所述导流槽b(42)向西延伸并在西端口设置岔流槽c(43)、岔流槽d(44),岔流槽c(43)与雨水池E(91)连通,岔流槽d(44)与雨水池F(92)连通;
所述岔流槽c(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峰孙伟春刘如峰张飞汤海潮周兆飞陈焕赵成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