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U型下水器,包括塑托杯,所述塑托杯底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一紧固螺母底部连接有T型三叉管,所述T型三叉管底部连接有U型连接管,所述U型连接管左侧连接有去水管,所述T型三叉管右侧连接有防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下水器,通过下水器的,塑托杯、T型三叉管、U型连接管、去水管和防臭管依次连通设置,塑托杯从T型三叉管的顶部进水,然后T型三叉管内的水从底部排入U型连接管,然后U型连接管内的水能够隔绝防臭管内的臭气进入U型连接管,U型连接管的底部安装有50塞头与第二紧固螺母,便于清理U型连接管内的污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下水器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而且能消除掩藏堵塞、下水顺畅、防污效果好。
A new type of U-type water ej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U型下水器
本技术属于下水管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U型下水器。
技术介绍
下水器是指洗碗槽、面盆、浴缸等水槽在下水道等处常用的排水装置。水槽下水器连接管连接于水槽下水器头子和下水道之间进行排水。传统的S型的下水管下排水不流畅,容易积累食物残渣和水混合物,使S弯管由防臭弯变成生臭弯,容易堵塞,而且S型下水器接头处多相互存在扭力,容易渗漏。而且因S型下水器管件折弯大,需要缠绕管才满足需求,多溢流接头时需用转接头造成溢流管长,连接更复杂,空间更不简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U型下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U型下水器,包括塑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托杯底部连接有管口平垫,所述管口平垫底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一紧固螺母底部连接有T型三叉管,所述T型三叉管底部连接有U型连接管,所述U型连接管口上设有50塞头,所述50塞头上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所述U型连接管左侧连接有去水管,所述T型三叉管右侧连接有防臭管。优选的,所述T型三叉管通过第一螺母与U型连接管连接。优选的,所述去水管通过第二螺母与U型连接管连接。优选的,所述U型连接管底部通过50塞头与第二紧固螺母连接。优选的,所述防臭管左侧通过螺母与T型三叉管连接。优选的,所述塑托杯通过管口平垫和第一紧固螺母与T型三叉管顶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U型下水器,通过下水器的,塑托杯、T型三叉管、U型连接管、去水管和防臭管,均以弯管的形式进行设置并依次连通,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塑托杯从T型三叉管的顶部进水,然后T型三叉管内的水从底部排入U型连接管,然后U型连接管内的水能够隔绝防臭管内的臭气进入U型连接管而起到防臭的效果。U型连接管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的50塞头与第二紧固螺母,便于定期清理U型连接管内积存的污物,从而达到了防止堵塞以及防臭的效果。本技术下水器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而且能消除掩藏堵塞、结构紧凑、下水顺畅、防污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托杯;2、管口平垫;3、第一紧固螺母;4、T型三叉管;5、防臭管;6、U型连接管;7、50塞头;8、第二紧固螺母;9、去水管;10、第一螺母;11、第二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U型下水器,包括塑托杯1,所述塑托杯1底部连接有管口平垫2,所述管口平垫2底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母3,所述第一紧固螺母3底部连接有T型三叉管4,所述T型三叉管4底部连接有U型连接管6,所述U型连接管6口上设有50塞头7,所述50塞头7上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8,所述U型连接管6左侧连接有去水管9,所述T型三叉管4右侧连接有防臭管5。具体的,所述T型三叉管4通过第一螺母10与U型连接管6连接,便于污水的排放。具体的,所述去水管9通过第二螺母11与U型连接管6连接,便于污水排放的统一。具体的,所述U型连接管6底部通过50塞头7与第二紧固螺母8连接,便于清理污物。具体的,所述防臭管5左侧通过螺母与T型三叉管4连接,防臭效果。具体的,所述塑托杯1通过管口平垫2和第一紧固螺母3与T型三叉管4顶部连接,防止连接缝隙漏水。具体使用时,通过下水器的,塑托杯1、T型三叉管4、U型连接管6、去水管9和防臭管5,均以弯管的形式进行设置并依次连通,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塑托杯1从T型三叉管4的顶部进水,然后T型三叉管4内的水从底部排入U型连接管6,然后U型连接管6内的水能够隔绝防臭管5内的臭气进入U型连接管6而起到防臭的效果。U型连接管6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的50塞头7与第二紧固螺母8,便于定期清理U型连接管6内积存的污物,从而达到了防止堵塞以及防臭的效果。本技术下水器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而且能消除掩藏堵塞、结构紧凑、下水顺畅、防污效果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U型下水器,包括塑托杯(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托杯(1)底部连接有管口平垫(2),所述管口平垫(2)底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母(3),所述第一紧固螺母(3)底部连接有T型三叉管(4),所述T型三叉管(4)底部连接有U型连接管(6),所述U型连接管(6)口上设有50塞头(7),所述50塞头(7)上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8),所述U型连接管(6)左侧连接有去水管(9),所述T型三叉管(4)右侧连接有防臭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U型下水器,包括塑托杯(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托杯(1)底部连接有管口平垫(2),所述管口平垫(2)底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母(3),所述第一紧固螺母(3)底部连接有T型三叉管(4),所述T型三叉管(4)底部连接有U型连接管(6),所述U型连接管(6)口上设有50塞头(7),所述50塞头(7)上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8),所述U型连接管(6)左侧连接有去水管(9),所述T型三叉管(4)右侧连接有防臭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U型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三叉管(4)通过第一螺母(10)与U型连接管(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U型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灵,
申请(专利权)人:刘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