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体式防臭台盆下水器
本技术涉及台盆下水
,具体涉及一种连体式防臭台盆下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连体式台盆下水器和连体式防臭台盆下水器两种。前者采用直通式排水,没有防臭装置,也就没有防臭效果可谈。后者采用翻板式或硅胶自闭式防臭芯装置,虽然初期都能起到一定的防臭效果,可是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没有效果。翻板式防臭芯采用的是半片重力活动板,排水时,重力板打开;不排水时,重力板合上的方式防臭。缺点一:因为重力板活动角度有限所以排水量很小。缺点二: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当重力板上粘上污物或毛发后,就会翻动不灵活和关闭不到位,失去防臭效果。缺点三:安在整个装置中就是平放式的摆放,没有任何固定密封胶圈,很容易从摆放的缝隙间返出臭味。缺点四:由于加装了翻板式或硅胶自闭式防臭芯,整个装置的高度会增加5—7厘米,从而使得该装置在安装环节中有很大的局限性。缺点五:硅胶自闭式防臭芯虽然排水量稍大一点,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两片硅胶之间就会由于污垢造成的间隙,从而失去防臭效果。缺点六:硅胶片一旦老化变硬就失去自闭功能。鉴于上述缺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体式防臭台盆下水器,包括下水头和下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返水管,所述返水管的一端为进水端,其与所述下水头连接,另一端为出水端,其与所述下水管相连通,所述返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为用于形成存水区的折弯管,所述进水端的最高点到所述返水管的最低点的距离小于8厘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体式防臭台盆下水器,包括下水头和下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返水管,所述返水管的一端为进水端,其与所述下水头连接,另一端为出水端,其与所述下水管相连通,所述返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为用于形成存水区的折弯管,所述进水端的最高点到所述返水管的最低点的距离小于8厘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式防臭台盆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水管的进水端的最高点到所述返水管的最低点的距离为7.3厘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式防臭台盆下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连接管,所述过渡连接管用于连接所述返水管和所述下水管,使返水管和下水管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体式防臭台盆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管为一弯管,其能够与所述返水管组合共同形成存水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