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空气调节器的送风控制问题。该空气调节器是在上、下两处装有送风口的。例如,图11是“特开昭59-191842”号公报所公开的先有空气调节器的室内装置断面图。该图中1是设置在室内装置7内部上侧的上部送风机;2是装置在室内装置7内部下侧的下部送风机;3是设置在上述的上部送风机1与下部送风机2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4是设置在室内装置7前面的上送风口、5是设置在前面的下送风口、8是设置在室内装置7前面中部的进风口、6表示空气的流动,由于上部送风机1与下部送风机2的作用,空气经由室内热交换器3被吸进,而后经上部送风口4及下部送风口5送出。图12示出的是图11中所示的先有空气调节器室内装置的送风机控制系统方框图。图中11是上、下送风机运转模式确定装置;12是上、下送风机运转控制器,它是根据上、下送风机运转模式确定装置11决定的模式进行工作;14是热交换器的温度测定器;15是送风温度测定器;16是负荷计算装置,该负荷计算装置是把热交换器温度测定器14检测的温度信号,同送风温度测定器15检测的温度信号作为输入并进行负荷计算,将计算结果再输给上、下送风机运转模式确定装置1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具备以上结构特征:a)根据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室内热交换器这样一个顺序配置的冷冻循环构成空气调节器,该空气调节器的室内装置中,上、下分别设置了送风口,在室内装置内部的上、下送风口处分别对置了两台送风机;b) 设置了检测下送风口送出空气温度的送风温度测定器;c)对应此送风温度测定器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设置了控制上述上、下送风机运转的控制器;d)至少在上述的上、下送风口的一个送风口处设置开、闭盖门(或称盖子构件);e)驱动此盖门开、闭的 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气调节器的送风控制装置就是以这些结构措施为特征的。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6-11-19 275812/86;JP 1986-12-11 295174/861.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具备以上结构特征a)根据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室内热交换器这样一个顺序配置的冷冻循环构成空气调节器,该空气调节器的室内装置中,上、下分别设置了送风口,在室内装置内部的上、下送风口处分别对置了两台送风机;b)设置了检测下送风口送出空气温度的送风温度测定器;c)对应此送风温度测定器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设置了控制上述上、下送风机运转的控制器;d)至少在上述的上、下送风口的一个送风口处设置开、闭盖门(或称盖子构件);e)驱动此盖门开、闭的驱动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空气调节器的送风控制装置就是以这些结构措施为特征的。2.根据权利要求1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上、下送风机运转的控制器是这样进行控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克之,梅村博之,冈田哲治,松田谦治,石冈秀哲,新井功,富健二,原正规,菅原作雄,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杵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